紐約時報:蘋果進入庫克時代
鉅亨網新聞中心
導語:6月15日出版的美國《紐約時報》印刷版刊登題為《蒂姆·庫克打造自己的蘋果》(Tim Cook, Making Apple His Own)的評論文章稱,在蒂姆·庫克(Tim Cook)接替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出任蘋果CEO后,引發了很多爭議。但他仍在堅持自己的風格,在這家科技巨頭身上打下自己的烙印。
以下為文章全文:
1970年代初,蘋果CEO蒂姆·庫克生活在阿拉巴馬州的一個小鎮上,那時的他還只是一個青春懵懂的男孩兒。彼時,他看到了一件令他一生難忘的事情。
那一天,庫克正騎嶄新的10速自行車回家。他路過了一間房子,前面有一個巨大的十字架正在燃燒——他知道那是一個黑人家庭。十字架周圍是一幫3K黨成員,他們穿白色的斗篷,帶白色的頭套,嘴裏念種族歧視的口號。庫克聽到玻璃破碎的聲音,可能是有人向窗戶上扔東西發出來的。“住手!”他喊道。
其中一個人摘下了圓錐形的頭套,庫克發現,他原來是當地教堂的一名執事。庫克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轉身而逃。
庫克在去年12月的演講中提到了那件事情:“那幅畫面永遠定格在我的腦海中,它將徹底改變我的一生。”
庫克在那次演講中表示,那件事給了他新的認知,讓他明白,無論從事什麼工作,人權和尊嚴都必須得到尊重。而他現在所掌舵的蘋果公司,就深深信仰“超人性化”的理念。
大約3年前,在蘋果的傳奇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去世后,現年53歲的庫克開始執掌帥印。與華特·迪士尼(Walt Disney)和亨利·福特(Henry Ford)一樣,喬布斯與他的公司完美交織在一起——喬布斯就是蘋果,蘋果就是喬布斯。
彼時,庫克在蘋果的幕后運營工作得到了廣泛的認可,但在公司外部,他卻鮮為人知。庫克極度看重隱私:例如,有關那次十字架事件的詳細信息,比如他的反應和那位執事的外貌,他都只與好友分享過,但從未公開談論。然而,即便只是在聽眾面談前起那件事的概況,但仍然表明,他正在展示自己的個性和風格,並以他的模式定義蘋果的領導方式。
與此同時,庫克發現,他本人不僅站到了聚光燈下,他的一舉一動也備受關注。最近,該公司遭遇了一個潛伏多年的困境:它的銷售額過於龐大,以至於很多投資者擔心它已經無法實現以往那種高速增長:2010財年至2013財年,該公司的營收從650億美元增至1710億美元。而到了2013財年,營收卻僅增長9%,遠低於2004至2013財年的40%。利潤同樣在下滑,與2012年的最高點相比,其2013年中的股價也慘遭腰斬,表現遠遜於大盤。
投資者都在期待“蘋果魔法”,希望它能推出備受期待的iWatch或iTV。在批評人士看來,庫克缺乏新意,只會做表面功夫,而他們真正需要的,是施展一場驚天動地的魔法。
“偉大的設計在哪裏?”投資研究公司Oracle Investment Research首席市場策略師勞倫斯·巴爾特(Laurence I. Balter)問。巴爾特認同庫克的卓越運營技能和供應鏈管理水平,但卻批評他缺乏足夠的想象力來推出一流的設計。“庫克總是說,我們即將推出卓越的產品。”巴爾特。
巴爾特將坐擁1506億美元現金的蘋果稱作“直布羅陀岩山”,但他很懷疑該公司能否繼續保持超高速增長。巴爾特問:它吸引的投資對象究竟是增長型投資者,還是寡婦?
“給我看看你的產品,”他說,“看看你的創造力。”[NT:PAGE=$]
為了提振投資者信心,庫克拆分了蘋果股票,不僅增加了股息,還制定了90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這些措施几乎徹底扭轉了蘋果股票的頹勢。他還通過其他措施加強了公司業績,包括在龐大的中國市場推廣蘋果產品,並斥巨資獲取人才,最近還花費30億美元收購了Beats——這家音樂公司可以為蘋果引入Dr. Dre和吉米·艾歐文(Jimmy Iovine)兩位音樂大亨。
為了反應自己的意志,庫克還在擴大蘋果的品牌影響力,利用Twitter和其他公開渠道表達對環保主義和同性戀的支持。他還十分重視對可持續產品的使用。在掌舵蘋果之初,庫克就效仿其他企業建立了一個慈善項目——只要員工捐出一定金額的慈善捐款,蘋果也會捐出同樣的金額。不僅如此,他還提高了蘋果自身的捐款額。
擁有多瘋狂粉絲的蘋果設計主管喬納森·艾維(Jonathan Ive)認為,庫克並未忽視蘋果的創新使命。“實話,我不認為有任何變化。”他說。這也包括外界對令人振奮的新產品的渴求。“現在的感覺與當初研發iPhone時完全一樣。”艾維補充。
“很難讓所有人都保持耐心,”他,“對史蒂夫如此,對蒂姆同樣如此。”
蘋果的靈魂
有一種說法認為,喬布斯是蘋果設計的靈魂,是該公司的首席創新者。據曾經參與iPhone瀏覽器開發的蘋果前工程師弗朗西斯科·托爾馬斯基(Francisco Tlmasky)介紹,開發第一代iPhone時,喬布斯每周都會了解工程師的進程。
“史蒂夫真的很固執。”托爾馬斯基。他透露,喬布斯會:“這應該像魔法一樣。回去重做,它的魔力還不夠。”
几乎每天,員工們都會看到喬布斯在蘋果園區內與艾維共進午餐。艾維,他現在每周會與庫克見三天面,通常都在各自的辦公室裏。但艾維表示,設計流程基本沒有什麼變化。
“史蒂夫建立了一套價值,不僅確立了當務之急,還定下了長久基調。”艾維說。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依靠一個小型創意團隊,其中的成員至今保持不變。材料與品相互交織的理念,也在庫克的治下得以延續。例如,當該公司決定使用鈦設計筆記本時,艾維、庫克和喬布斯都會思考如何突破這種金屬的局限,實現他們渴望的品外觀和使用感受。艾維還指出了蘋果的另外一個不朽的價值:完全專注於產品。
艾維表示,如果喬布斯為設計而狂熱,那麼庫克的表達則更顯含蓄。庫克總會花時間仔細消化各種事情,這表明“他知道設計的重要性”。
級別較低的蘋果員工盛贊庫克平易近人、才智過人。但有人卻認為,他對產品開發的參與度不及喬布斯。例如,知情人士透露,盡管iWatch智能手錶被業界寄予厚望,但庫克卻很少參與這款產品的細節開發,而是將這一職責委派給艾維等其他高管。但蘋果公司拒對此置評。
知情人士表示,庫克似乎對智能手錶的宏觀影響更感興趣——例如,該手錶可能會具備心率監測和其他重要功能,從而改善用戶的健康狀況,減少去醫院的次數。知情人士稱,iWatch智能手錶有望於今年第四季度發布。
庫克還在招攬外部人才。他招募了多個行業的高管,包括讓博伯利前CEO安吉拉·阿倫茨(Angela Ahrendts)負責該公司的實體和在零售業務,以及讓伊夫·聖·洛朗前CEO保羅·蒂尼維(Paul Deneve)負責特殊項目。他還邀請Adobe前CTO凱文·林奇(Kevin Lynch)和醫療監控設備開發商Masimo Corporation高管邁克爾·奧萊利(Michael O’Reilly)加盟。當然,還包括Beats的兩位聯合創始人。
與喬布斯私交甚篤,而且參與過U2品牌iPod開發的U2樂隊主唱波諾(Bono)表示,庫克已經組建了一個創意智囊團。他認為,庫克並不准備靠自己來取代喬布斯,而是希望用一個團隊來取代他。“這完全可以解釋蘋果為何要收購Beats。”波諾說。[NT:PAGE=$]
這並不意味庫克不參與產品決策。自從他掌舵蘋果以來,該公司已經升級了多款產品,包括推出了小尺寸的iPad mini。迪士尼CEO兼蘋果董事羅伯特·伊格爾(Robert Iger):“庫克認為人們應該會喜歡尺寸較小、價格較低的平板電腦。”而在之前,喬布斯卻不認同這類產品的市場價值。
據分析師測算,iPad mini的銷量很快超過了全尺寸iPad。美國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和ABI Research都估計,該產品上市不到一年,就為iPad貢獻了60%的銷量。
不過,某些產品升級后卻喜憂參半。去年,蘋果首次同時推出兩個版本的iPhone:面向高端市場的iPhone 5s和價格較低的iPhone 5c,前者銷量猛增,后者卻令人失望。
蘋果公司的挑戰之所以如此艱巨,都要歸結於“大數定律”。美國投資銀行Bernstein Research分析師托尼·薩科納吉(Toni Sacconaghi)表示,該公司的銷量已經如此巨大,即使推出強有力的新產品,也無法實現投資者早已習以為常的那種高速增長——除非是iPhone那種級別的突破性產品。
他表示,如果蘋果推出iWatch,並在第一年賣出1000萬台,那也只能增加0.50美元的每股收益,不到百分之一。
“多數人會,如果某件產品賣出了1000萬台,那肯定是件了不起的事情。”薩科納吉。但對蘋果來,“沒有多少東西能產生實質性影響。”
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教授邁克爾·庫蘇馬諾(Michael Cusumano)認為,蘋果已經無法再創造轟動全球的產品。他去年曾經造訪蘋果總部,與多名現任和前任蘋果員工就該公司的文化展開過溝通。他認為,沒有了喬布斯的蘋果,缺乏將不相干的創意整合為一個神奇整體的想象力。
“喬布斯有辦法將不同的部分組合到一起。”庫蘇馬諾說,“什麼都逃不過他的眼睛。”
“我認為他們很難再推出轟動性的產品,”他補充,“他們已經失去了靈魂。”
做該做的事
如果喬布斯是蘋果的靈魂,那麼庫克似乎是在尋找不同的定位。他的Twitter賬號中除了與蘋果有關的內容,還包括很多對人權和環保主義的宣傳。他還在《華爾街日報》上發表文章,支持美國政府通過立法保護同性戀和變性人的工作權利。
他經常引用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羅伯特·甘迺迪(Robert Kennedy)的名言,但卻很少談及自己政治觀點的起源。在去年12月的那次演講中,庫克透露了一些線索:“從早年開始,我就目睹過和經歷過很多其他類型的歧視。”他說,“這都源自人們對與不同之人間的恐懼。”蘋果拒透露庫克所遭遇的歧視究竟是什麼,但卻證實了“燃燒十字架”一事的細節。
那次演講的地點是聯合國總部,庫克在那裏接受了母校奧本大學頒發的終身成就。他1982年從該校畢業,獲得了工業工程學士學位。他后來前往IBM工作,並獲得了杜克大學的MBA學位,之后又效力於Intelligent Electronics和康柏。1998年,喬布斯找到他。雖然那時的蘋果困境重重,但2010年在奧本大學的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時,庫克卻將此稱作“為創意天才工作的難得機會”。
他2002年晉升為蘋果全球銷售和運營執行副總裁。在2011年出任CEO后,多科技公司都因為中國工廠的用工環境而廣受批評,其中就包括蘋果。2012年4月,在富士康在中國工廠出現了一系列自殺和其他事件后,有25萬人在Change.org網站簽名請願,呼籲蘋果改善這些工廠的用工環境。從2006年開始,蘋果每年都會針對多工廠的不當行為發布公開報告。2012年,它還列出了大型供應商的年度列表,不僅包括具體地址、業務範圍,還包括100多萬名員工的工作時間。[NT:PAGE=$]
美國總統奧巴馬的高級顧問瓦萊麗·賈勒特(Valerie Jarrett)表示,庫克在亞利桑那州和德克薩斯州建設高端Mac工廠的舉動,“為這家原本向海外輸出大量就業機會的企業贏得了巨大認同。”(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的大多數製造業務仍然位於海外,例如,iPhone約有90%的零件都是在海外生產的。)賈勒特還盛贊蘋果向各類學校捐贈1億美元,為其配備iPad和高速上網服務的舉動。
蘋果還在能源利用方面展開了快速轉型,以便在數據中心裏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綠色和平組織高級政策分析師加裏·庫克(Gary Cook),在該組織評估的多企業中,蘋果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最為激進。
非營利組織Causecast專門幫助企業創辦各種志願者和捐助項目,該組織CEO瑞恩·斯科特(Ryan Scott)認為,庫克的慈善項目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但斯科特也指出,該公司的慈善項目規模尚不及其他企業。他,以蘋果的財力和人力來看,“它的野心可以更大一些。”作為對比,微軟平均每天向非營利組織捐贈價值200萬美元的軟件。自1983年以來,微軟員工的慈善捐款已經超過10億美元(包括微軟針對員工捐款追加的同等數額捐款)。按照相同口徑計算,蘋果員工過去兩年間的捐款總額為5000萬美元。
除此之外,蘋果還因為多棘手問題而面臨政府官員的指責,包括該公司的避稅政策。去年7月,一名美國聯邦法官裁決蘋果與出版商合謀推高電子書售價,但蘋果已經提出上訴。
哈佛商學院榮譽退休教授詹姆斯·奧斯汀(James Austin),庫克對社會問題的關注使之“位於價值和價值創造的企業領導力新思維最前沿”。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學院教授凱利·麥克艾爾哈尼(Kellie McElhaney)表示,當企業CEO不涉及具體商業案例就對事情的對錯下判斷時,她會感覺“緊張”。
“對誰來說是對的?”她問。
這一觀點也得到了部分投資者的認同。在今年2月舉行的股東大會上,一位蘋果股東問庫克:蘋果是否應該避免關注環境事業,因為這缺乏明確盈利點。
如果換成是其他企業高管,肯定會:環保很實際,對企業的利潤有好處。但庫克卻以道德作為切入點來回答問題。“我們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這都是該做的事情。”他。庫克話時總是慢慢吞吞,顯得十分冷靜,但當他回應“一切以利潤為重”的觀點時,言語中卻蘊含著一絲慍怒。他對股東:“如果你們想讓我制定具有明確投資回報的決策,那就應該賣掉蘋果股票。”
庫克的這番回應贏得了熱烈的掌聲,其中也包括蘋果董事、美國前副總統阿爾·戈爾(Al Gore)。但那位提問的股東卻略感憂傷地說:“我從沒見過有CEO這麼回答問題的。”隨后幾天,一些股票分析師也表達了同樣的擔憂。The Street專欄作家羅伯特·韋恩斯坦(Robert Weinstein)甚至質疑,庫克“是否要將蘋果從一家激進的奢侈科技品創新企業,變成一家以慈善為重的公司?”
列儂 vs 林格
兩周前,庫克站在蘋果WWDC(全球開發者大會)的舞台上,台下坐5000名蘋果軟件開發者。他們為iPhone和其他電子產品開發了各種各樣的應用,庫克向他們承諾,蘋果將推出“App Store發布以來最重大的軟件”。
但等到要向開發者介紹產品時,庫克卻說:“我要邀請我的同事,超人,回到台上來。”
多年以來,喬布斯始終都是蘋果唯一的“超級英雄”。而當庫克離開,留下空空蕩蕩的舞台時,現場頓時湧現出一股神秘感。隨后,蘋果軟件工程主管克雷格·費德裏奇(Craig Federighi)出現了。他徑直走到舞台中央,向人們介紹起這款最新產品。但這並非新款消費產品,而是一系列開發工具,可以幫助開發者設計更好的應用。
盡管其他人覺得很無聊,但開發者卻紛紛起立歡呼。
之后,25歲的果粉喬丹·布朗(Jordan Brown)和他的三位同事在會議中心周圍逛。這四個人供職於一家名為Orca Health的健康應用開發商。他們從鹽湖城來到舊金山。為了搶到一個好座位,他們前一晚就睡在路邊。他們蓬頭垢面、精疲力盡,但似乎仍然激情滿滿。布朗,他認為庫克在努力確保一切都很均衡,但卻不夠鼓舞人心,而費德裏奇卻說“很像喬布斯”。
布朗的同事、27歲的查德·澤魯夫(Chad Zeluff)曾在2007年目睹過喬布斯的演講,他:“喬布斯好比列儂,庫克好比林戈。”
不遠處,庫克被一群年輕開發者包圍,他們紛紛要求與這位CEO合影。畢竟,林戈也是披頭士的一員。
Orca Health的那幾位開發者普遍對庫克表示支持。他們,如果它能將不同的人凝聚在一起,就已經足夠了。他們認為,蘋果在軟件創新領域表現很好,盡管沒有推出新的硬件,但卻可以為現有設備增加新的功能。
他們對庫克在社會問題上表現出的激進思想所聞不多。“我很少聽這些,這很好,也很重要。”這四人中年齡最大的加裏·羅賓森(Gary Robinson),“但跟我們沒有多大關係,我們並不是為了這個來到這裏的。”
但在對話過程中,這些開發者還是透露出一絲擔憂。例如,他們的公司3年來一直在為iPhone開發獨家應用,但最近兩個月,他們也開始為Android設計應用。
他們發現,本次的主題演講中出現了最不和諧的一面:蘋果並沒有像以往那樣對軟硬件進行匹配。具體來,該公司推出了一款名為Health的程序,可以幫助用戶與醫生了解心率和血糖等健康數據,但卻沒有發布測量這些數據的硬件。而根據傳言,iWatch正是這樣一款硬件。
“他們只推出了軟件。”澤魯夫吃驚地說。
“喬布斯不會這麼干。”布朗。這種對比顯然無法得到驗證,但庫克必須要面對人們的評判,至少也要持續到他施展足夠的魔法時。(書聿)
- 關稅戰背後的經濟動能關鍵在?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