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面臨一道關鍵“選擇題”:習近平的理論資源是什么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9-29 09:30
習近平
沒有中國大陸生活經驗的人,對於中央官方在思想與理論話語上的變化,提不起什么興致;自然對其文字背后所隱含的不同擇決,缺少必要的敏感了。比如香港廣大的飲食市民。而在中國大陸,盡管已經不是“兩報一刊”社論治國的時代,但是高層在思想與理論層面的轉變,依舊可能會對國家,以及對個人生活,產生重大影響。最近一段時間,三件似乎代表了不同思想方向的事件,幾乎同時上演。而且都具有非同一般的官方背景,令很多觀察者,對其背后是否隱含著思想路徑的衝突而產生了好奇。這三件事分別就是紀念孔子、頌揚鄧小平、重提階級斗爭。這篇文章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按上面順序,我們從后往前講。九月二十三日,中央中央委員、中國社科院院長王偉光,在中央中央機關刊物《求是》雜志旗下的《紅旗文稿》發表文章《堅持人民民主專政,並不輸理》,重提革命經驗中“人民民主專政”這個法寶,表示:“今天,我們仍然處於……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個前途、兩條道路、兩種命運、兩大力量生死博弈的時代,這個時代仍貫穿著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階級斗爭的主線索,這就決定了國際領域內的階級斗爭是不可能熄滅的,國內的階級斗爭也是不可能熄滅的。”
重提階級斗爭,必然意味著要重新劃分階級成份,誰是資產階級?誰是無產階級?在改革開放之前,對於中國人來說,階級成份與尊嚴、地位、生活等等密切相關的。如果被劃入資產階級,或者同類的“地富反壞右”,那基本就是政治賤民了。自從九十年代初期以來,階級斗爭的提法在中國官方話語中,已經越來越淡了。鄧小平更有不爭論姓“資”姓“社”的呼吁。
王偉光多年以來一直任職於中央黨校,目前又掌控官方最大智囊機構中國社科院,而且這篇文章開明宗義、講的很清楚,所針對的就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這件事。所以,階級斗爭不能熄滅的觀點一出,立刻引發海內外輿論矚目。王偉光的意見,對於未來的政策走向,意味著什么?這不僅僅是一個學術問題,對於可能被打上“資產階級”身份人來說,這是性命憂關的大事。
第二件事,則是最近對於鄧小平的高調紀念。在一九七六年之后,鄧小平因為否定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文化大革命”,而成為了中央的核心領導。從八月八日開始,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播出了由中央文獻研究室所指導制作的的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此劇通過五個篇章,頌揚鄧小平在歷史轉折中的偉大作用。其中還特別講述道,粉碎“四人幫”,是毛澤東生前的布置,堪稱是對中央黨史敘述的逆轉。
因為這部電視劇是由官修黨史的權威機構中央文獻研究室指導,盡管劇情本身有很多地方荒誕不經,與真實歷史比起來近乎“戲說”,但依舊受到輿論議論。這預示著,未來還是要繼續走鄧的路線?
第三件事,則更出乎人們的意料,九月二十四日,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的開幕會議上,中央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出席,並發表講話。這是一九四九年中央建政以來,最高領導人首次出席孔子紀念活動。自從漢代董仲舒開始,孔子的學說,為中國歷代統治者提供統治合法性。而五四運動以來,在“革命”話語敘事之下,打倒“孔家店”,成為所有追求“進步”的政治與文化派別的新共識。中央自稱繼承五四,對於孔子學說自然是不屑了。
以上三件事,分別代表著三種思想方向。三者之間,存在巨大差異,未來,有人會將他們擰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新的思想體系嗎?現在已經看到有人強作解人,嘗試這樣做了,但解釋力遠遠不夠。那么,三者之間,會有辯論乃至衝突嗎?
自從十八大習近平上臺以來,中國政治中最核心的一件事就是打擊腐敗。但這只是“破”的一面。“破”之后,必然需要有“立”與之相隨。要想“立”,就需要有理論資源進行說服、解釋、指導,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那么,如果習近平要“立”,他的理論資源是什么?孔子、鄧小平、階級斗爭,是三個最現成的選項。所以,這道選擇題對於中國未來十分關鍵。其實,如果人民有權來選擇自己的答案,那么,這道選擇題的選項,肯定不止以上三項了。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