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提前進入“中年危機”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9-26 09:35
伊麗莎白(Elizabeth)受夠了在倫敦金融城當律師的工作,年屆35歲的她決定轉行。為此她頗為感慨地了一句老掉牙的話:“人生短暫!”
作為家裏第一個上大學的孩子,伊麗莎白(她不希望用自己的真名)感到有必要從事一份“現實”的職業。在20歲到30歲這段時期,她經常加夜班,兢兢業業地工作,努力證明自己的能力。步入而立之年后,雖然工作依然忙碌,但她覺得可以緩一口氣,評估一下自己的職業。她若有所思地道:“我不像其他同事那樣投入工作了。”如果她想成為合伙人,就要更加拼命,而她就是受不了這麼拼命。因此她在暇時間學習心理學,期待有朝一日能夠轉行。
她承認自己瀕臨抑鬱,但認為這樣的情緒是“有益的暗示”,表明自己不想再當律師了,而是想要一份“更有意義”的工作。她認為這是一種“中年危機”。
“中年危機”並非一種臨床上的疾病。然而,在倫敦金融城工作的諮詢心理學家邁克爾辛克萊博士(Dr Michael Sinclair)發現,在30多歲這個群體中,越來越多的人對自己的職業選擇和生活深感焦慮。“這些問題在45歲左右的人身上更為常見,這個年齡的人會思考人必有一死這樣的問題。人們剛剛經歷了經濟衰退——那是一個必須老老實實工作的時期。現在他們感到疲倦不堪,自問‘工作的意義是什麼?’”
經常寫有關工作與生活的博客、曾在招聘和保險行當做過個人助理的路易斯馬修斯(Louise Matthews)認為,“如今中年危機開始得更早了”。她表示,這可能是“因為我們有太多的選擇和信息”,從而導致不滿足感,但同時也讓人麻木。“它可能會把人壓垮。”
“中年危機”的概念存在爭議。心理學家埃利奧特雅克(Elliot Jaques)在1965年發明了這個詞,他將其描述為“成年人遇到了人生的概念,人生就是個體在不斷接近的死亡到來前度過的那段時間”。按照流行的觀念,它通常的特徵是四十多歲的人不惜犧牲家庭和工作來換取跑車、植髮和年輕女友——都是相當愚蠢的事。
然而,今年早些時候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中年人幸福感——或者是經濟學家所稱的“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下降一般發生在40歲到42歲之間。納塔武鮑德塔威(Nattavudh Powdthavee)表示,這證實了以前的研究結果,即年齡與抗抑鬱藥的使用存在“山型曲線”的關係。鮑德塔威與人合作在3個國家開展了這項縱向研究,該研究基於2012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即黑猩猩和猩猩的幸福感也經歷了U型曲線(這是由動物管理員而不是猩猩自己報告的)。鮑德塔威表示,這表明中年低谷背后可能有生物學上的原因。他認為這個發現給了人們樂觀的理由。“當你知道這一點的時候,你就可以想,總有一天會好起來的,從而安然度過這一時期。”
中年危機可能有不同的表現形式。英國紐卡斯爾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的心理學家德裏克米爾恩博士(Dr Derek Milne)表示:“這是一個過渡階段。它可能是間歇性的,或者表現為隱約的心神不寧。”米爾恩博士著有《如何應對中年危機》(Coping With a Mid-Life Crisis)一書。
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的漢內斯施萬特博士(Dr Hannes Schwandt)認為,與針對兒童和老年人的研究不同,有關中年的研究明顯不足。去年他發表了關於“未實現的期望”的研究報告。該報告發現,年輕人很樂觀——甚至是“過度樂觀”——而四五十歲的人總是抱有遺憾,然后再老一些才會內心平和。他表示:“或許中年人可以向那些不再懷有強烈遺憾心理、已經適應現實的老年人學習。”
施萬特博士指出,中年危機的影響可能導致人們的勞動效率下降。為此雇主可能會重視這個問題。他:“如果我們承認這個問題,就有可能提高人們的幸福感。”
職業指導顧問喬迪羅傑斯(Jodie Rogers)表示,對她的那些中年客戶來,工作是一個危機感的源頭。“他們問自己能給后世留下什麼。這種不滿足感開始讓他們感到不安。他們有工作,有薪水,但不知道是否有權尋求更多。他們左右為難,不知道是應該安於現狀,還是應該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的行為科學教授保羅多蘭(Paul Dolan)著有《設計幸福》(Happiness by Design)一書,他認為,要真正感到幸福,我們既要懷目標,也要保持心情愉悅。他在一篇即將發表的論文中提出,許多關於中年危機的經濟學文獻聚焦於我們自認為的幸福理由,而不是我們實際的體驗。比如,我們告訴自己,體面的工作讓我們感到幸福,即便實際上我們的日常工作讓我們感到痛苦。
然而,有些專家對年齡和危機存在聯繫的法不以為然。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的蘇珊克勞斯惠特伯恩(Susan Krauss Whitbourne)教授認為,年齡是一種“社會建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人”。她表示,認為中年容易出現危機的法具有像星座學一樣的吸引力:“它帶給你確定感,提供一種藉口,一種預期。”
然而,惠特伯恩也認為,如今更多的人希望在工作中展現對自我的真實感知。
伊麗莎白對此表示贊同,她,父母不理解自己為何對職業感到不滿:“他們,職業滿足感是我們這代人的奢侈品。他們從未想過在職業上獲得享受,他們只是按部就班地工作。”
惠特伯恩表示,許多人幻想突然辭職。但她表示,“一點一點地做出改變會更好”。
辛克萊對此表示贊同:“人們可能過於看重目標,在完成賺錢和職業方面的目標后,他們不知道下一個目標是什麼?”辛克萊幫助人們明白,人生的意義不在於完成一堆目標,而是要活出價值來。與其辭職,還不如在工作中做出小改變,比如與同事合作或者指導初級員工,這可能讓人覺得工作更有意義。(FT中文網)
譯者/鄒策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