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45噸鈈可造5500枚核彈頭 核材料漏報日本須交代清楚

鉅亨網新聞中心


據日本共同社等媒體近日報導,日本政府向國際原子能機構提交的報告中漏報了640千克鈈。這些鈈足以製造80枚核彈,這一漏報行為引發國際社會懷疑和擔憂。有關人士表示,日本必須如實地向國際原子能機構報告,否則將失信於國際社會,也會遭到全世界的譴責。

據《人民日報》10日報導,6月9日傍晚,近400名來自日本各地的民衆冒著小雨來到首相官邸門前,反對安倍內閣試圖通過修改憲法解釋來解禁集體自衛權。已年逾花甲的櫻井女士說,日本堅持重啓核電站的目的就是不想放棄擁有核武器,要實現核武裝的夙願,就連作為日本盟國的美國都對日本持有如此大量核材料表現出與日俱增的擔憂,要求日本歸還核材料。


櫻井表示,當前世界上有不少國家都在試圖擺脫對核電的依賴,然而對於像日本這樣一個國土面積狹小,又經常發生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的國家而言,發展核電的危險不言而喻,因此對於日本政府試圖重啓核電的行為不得不抱有疑問。深入思考就可得知,日本政府重啓核電站的重要目的就是獲取用於製造核武器的鈈等核材料。「日本政府漏報核材料,必須向全世界交代清楚。」

日本目前實際擁有45噸鈈,總共可生產約5500枚核彈頭,成為無核武器國家中擁有核材料最多的國家,已遠遠超過了民用核技術的需求。

日本每日新聞社前駐德國記者村田信彥表示,日本早在1976年6月就批准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但是近日曝光的日本漏報640千克鈈一事卻是明顯違反該條約的行為。雖然日本政府試圖將該問題作為「單純的申報遺漏」來處理,但實際情況卻非常嚴重。村田信彥說,此前已有不少日本政治家以及自衛隊成員都提及推動日本的核武裝,安倍政權的真正意圖是「讓日本實現核武裝」。

日本「繼承和發展村山談話會」理事長藤田高景說,日本政府明知福島核泄漏事故後難以重啓核電站,卻向國際原子能機構遞交「虛假報告」,難辭其咎。之所以出現此次「漏報」,是因為日本政府一直以來對核電等相關資訊缺乏透明度。日本政府必須忠實地向國際原子能機構報告,否則將失信於國際社會,也會遭到全世界的譴責。

曾遭受原子彈轟炸的長崎市,寫有「和平」二字的碑隨處可見,不少中學生在原子彈爆炸地參觀。當問及參觀之後的感受時,一名女學生表示,日本一定要吸取歷史教訓,擺脫對核電的依賴,同時永遠不能發展核武器。

日本外務省前國際情報局局長孫崎享表示,受福島核事故影響,日本6成以上的國民都希望減少利用核能。放棄核電政策是日本應該採取的政策,因此日本也不應該再持有鈈。

日本前駐瑞士大使村田光平說,經歷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以及福島核事故的日本具有真正實現「零核」的歷史使命。然而日本政府卻擁有大量與需求不平衡的核材料,希望日本政府切實從過去的慘痛經歷中吸取教訓,避免核災難再次降臨日本。

「對日本人來說,當前重要的是反對安倍政權強行解禁集體自衛權,否則全世界將面臨戰爭,甚至是核戰爭的危險。」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日本國會議員說。

中新網報導稱,有資料顯示,日本已成為世界上唯一可以進行乏燃料後處理的無核武國家,擁有世界第一大後處理工廠。日本以和平利用核能的名號,大力開展核聚變、快中子增殖反應堆等尖端核技術研究,製作核聚變實驗裝置和核聚變反應堆,同時以民用核電需要為名,不遺餘力大量收購、儲存、提煉核原料。近來,日本加快了濃縮鈾製造「本土化」步伐,新建了離心法鈾濃縮工廠和鐳射鈾濃縮工廠,其鈾原料的分離處理能力可達年產1500噸。

在無核武器國家中,日本擁有最多的核材料,遠遠超過其民用需求。幾十年來,日本刻意保持「離製造核彈頭只有一個螺絲刀的距離」,難怪其盟友美國都得表示,防止日本進行核武裝是美國外交的要點。

一段時間以來,在軍事力量發展、歷史認知等諸多關鍵問題上,日本政客總是愚蠢地企圖以假亂真,給自身增加可疑之處。南韓媒體曾指出,在事先知道存在明確闡述強制徵召從軍慰安婦資料的情況下,一些日本政客卻矢口否認慰安婦問題是國家犯罪。在面對南京大屠殺等事實確鑿的昔日侵略罪行時,日本政府同樣遮遮掩掩,甚至修改歷史教科書來毒害本國青少年。前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檢察官羅伯特·多尼海博士得出這樣的結論:「我相信,日本是在刻意掩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和二戰前所犯下的暴行。」日本政客玩弄的種種伎倆,自然會加重「瞞報」的疑點。

人們不會忘記,日本在二戰期間就曾秘密研製核武器,並初步掌握了原子彈的製造技術,當時之所以未造出實彈,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核原料。二戰結束近70年的今天,安倍晉三主政的日本政治右傾化不斷加劇,安全領域打破現狀、尋求擴張呼聲漸高。日本640千克鈈「被蒸發」,無疑不是並非故意漏報的說辭就能遮掩過去的。國際社會需要保持高度警惕,追查到底。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