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NASA火星大氣與揮發分演化探測器成功入軌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22日消息,據美國宇航局網站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所屬“火星大氣與揮發分演化探測器”(MAVEN)已經於剛剛(北京時間9月22日10:30左右)順利實現點火制動併進入火星軌道,從而結束了其長達10個月4.42億英裏(約合7.11億公里)的漫長旅程。 NASA對這一事件進行了現場直播。


在整個過程中,設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空間系統分部將負責探測器健康狀態的監控。

北京時間9月22日上午9點50分前后,MAVEN飛船的6台小型發動機開始點火,從而讓探測器的速度下降,便於火星引力場捕獲,此時飛船位於火星北極上空大約380公里處。這一點火過程持續大約33分鐘,消耗大約一半的燃料儲備。一旦成功被火星引力捕獲,飛船將進入一個周期35小時的大軌道,之后將調整進入周期4.5小時的科學任務軌道。10時25分左右,點火順利結束,多普勒信號顯示MAVEN飛船已經安全進入火星軌道。

在成功執行火星軌道切入(MOI)機動后,MAVEN飛船將開始為期六周的調整期,在此期間飛船將逐漸進行微調,最終進入周期為4.5小時的科學工作軌道,同時還要對其搭載的各項設備和科學載荷進行測試。在那之后,MAVEN便將正式開始其為期1個地球年的科學探測工作使命,其主要任務包括對火星高層大氣的成分,結構,氣體散逸,以及火星大氣與太陽風之間的相互作用情況進行考察。

MAVEN項目首席科學家,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多分校大氣與空間物理實驗室(LASP)的行星科學家布魯斯·亞科斯基(Bruce Jakosky)。他表示:“MAVEN的主要科學任務是回答這樣一個問題:火星過去曾經存在的液態水現在都到哪裏去了?對於理解火星的歷史,氣候及其支持微生物生存環境方面,這都是一個關鍵性的問題。”

2013年11月18日使用宇宙神-5火箭發射。隨后“半人馬座”上面級點火,在低地球軌道運行27分鐘,隨后二次點火5分鐘,將飛船送入日心火星轉移軌道。該任務屬於NASA 火星偵察兵計劃,盡管到2010年該計劃被終結。但其孕育了鳳凰號,MAVEN以及其他許多項目。火星偵察兵計劃要求項目經費不超過4.85億美元(不包括發射費用),后者的費用一般為1.87億美元。

2013年10月1日,發射前7周,美國政府遭遇關門事件導致准備工作停滯兩天,差點導致任務推遲26個月進行。原計劃是11月18日發射,如果錯過,耽擱到12月7日以后,那麼MAVEN將錯過此次發射窗口。幸好,兩天之后NASA開始恢復發射前准備工作,因為MAVEN 很重要,可用於與在火星的機遇號/好奇號進行通訊,於是調撥了緊急資金,確保按時發射。

MAVEN由洛克希德·馬丁空間系統公司建造和測試,其設計基於此前的MRO以及火星奧德賽。探測器本體尺寸2.3×2.3×2米,有兩個太陽能帆板,末端是磁強計,總長度11.4米。JPL提供了無線電通訊中繼包,其數據轉發速率高達10 Mbit/s。但其大橢圓軌道將限制其為地面上火星車提供中繼服務的能力。

吉姆·格林(Jim Green)是美國宇航局華盛頓總部行星科學委員會主管,他:“MAVEN是美國宇航局的又一艘無人自動飛船,它將幫助我們鋪平前往火星的道路。最終,無人與有人的探測項目將會共同解答有關地球之外生命存在的本質問題。”(晨風)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