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中國高層優先推進改革 定向刺激政策隨行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高層領導人上月齊聚北戴河,他們一致認為年底前經濟工作的重點將是推進改革,優先於出台刺激增長措施,並接受了經濟增幅可能低於7.5%目標的現實。
據了解內部討論會情況的政策人士稱,這意味不大可能出台重大刺激舉措,比如下調指標利率或銀行存準率,但是一旦失業率上升,政府也做好了干預的准備。
消息人士稱,這一轉變反映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有關“新常態”的提法正在對決策過程生深遠影響。“新常態”是指在經歷了過去30年經濟井噴式增長后,中國應該適應相對較緩的經濟增速。
國家發改委的一名經濟學家表示:“改革反腐的優先順序是明顯高於短期政策調整。”
這位要求匿名的經濟學家稱:“在大的政治周期下,整個經濟思維有所變化。”
消息人士稱,政府的底線就是穩定就業以及不發生大範圍的債務違約;在這種情況下,今年經濟增長7.3%-7.4%是可以接受的,中國政府可能會下調2015年的增長目標。
這一立場在過去一周也遭受了考驗。數據顯示, 中國8月工業生同比增速降至近六年低點,房價連續第四個月下滑,其他數據也印證經濟增長動力不足。
中國8月還面臨資本外流。路透根據央行數據的計算顯示,中國8月金融機構外匯占款環比減少311億元人民幣。
媒體本周報導稱,人行將對五大商業銀行實施5,000億SLF(常備借貸便利)操作。
這筆資金將有助於保持市場在國慶假期前的流動性,化解新股發行以及中國銀監會對商業銀行月末存款偏離度管理新規的影響。
中國社科院高級經濟學家張斌表示:“年內降息和全面降準不見得(會有)。”
“經濟數據差不見得是壞事, 結構調整中這是很難避免的。”
**定向措施**
中國第一季經濟增長放緩至7.4%,觸及了18個月低點,4月政策面開始從推進改革向促進經濟增長傾斜,刺激性政策提振了第二季度增長,但經濟活動隨后再次走軟。
消息人士稱,鑒於就業市場平穩,服務業表現出相對的韌性,最新一輪的疲弱數據並未令決策者感到緊張不安。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讓消費和服務業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更強大動力。
今年前八個月,中國新增就業崗位970萬個,同比增加逾10萬,几乎實現了年度目標。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就業比增長更重要,現在增長數據不好,但就業還不錯。”
除了繼續注入資金,人行可能將定向降準擴大至規模更大的銀行,或者使用“抵押補充貸款”工具使選定的目標銀行獲得貸款。
**改革與反腐**
中國制定深化改革的藍圖已經將近一年,中國政府面臨交出成績單的壓力。最近幾周,中國政府公佈了改革財政體系和國有企業的計劃。
為避免損及經濟增長,中國政府在推動重大改革時依然小心謹慎。一名分析師稱,因擔心推高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期待已久的銀行利率市場化改革已被再度推后。
習近平還發起了全面的反腐敗鬥爭,稱腐敗問題事關中共的生死存亡。
反腐敗運動導致奢侈品行業和高端餐飲業的銷售受到重創,也讓地方政府上馬新投資項目的熱情冷卻下來。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經濟學家趙亞贇表示:“過於激進的改革也不會被政府所接受。世界上所有政府都是想讓經濟軟陸的。”(路透中文網)
編譯:靳怡雯 發稿:王鳳昌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