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迪樺:恒康醫療初期布局以二、三線城市為主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9-19 16:49
恒康醫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秘 薛迪樺
「本期導讀」近年來國家不斷出臺醫改政策以及開放民營醫院準入制度,讓醫藥行業逐漸打破舊有壟斷,引入市場化活水,進而更好的服務民生。有遠見的企業紛紛順應國家政策與市場潮流,對自身經營體制與發展模式進行變革,擴大企業規模向多領域進發。恒康醫療(行情,問診)作為一家傳統中藥企業,抓住了民營醫院改革的政策,不斷並購醫院轉型醫療服務領域,本期《金融界走進上市公司》專訪恒康醫療董秘薛迪樺,探尋其轉型的規則與未來目標。
? 編者按:近年來,國務院等相關機構陸續頒布了一系列醫療機構改革的指導意見和發展規劃,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在政策上得到了更多的鼓勵和支援,一些企業也由此展開了轉型之路。
金融界:恒康醫療近兩年頻繁進行醫院並購,公司的發展思路是什么?
薛迪樺:恒康醫療2014年之前名字叫獨一味,是做中藥起家的。但在中藥這個領域規模並不大,每年營收4個億左右。2008年上市后我們經過2-3年的穩定發展和認真思索后,決定做醫藥全產業鏈模式,重點向新藥研發和下游醫療服務延伸。考慮通過內延增長和外延並購擴大公司實力,中藥增長很穩定,每年能達到10%以上增長速度,而外延並購的思路就不再限於中藥領域,而是希望通過並購醫院切入醫療服務市場。這個思路在2010年后逐步形成, 2012年開始有了實質性的動作。
金融界:國家出臺的哪些改革政策促使了公司的轉型?
薛迪樺:比如說2010年國務院出臺的《關於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意見》,即業內統稱的“58號文”,正式允許民營資本參與醫療改革,我們正是順應國家的政策才開始進行並購運作,過去還是一個大的框架,隨著2012年以后相關政策細則的出臺,社會資本辦醫院在政策上得到了更多的鼓勵和支援,我們也抓住了民營醫院發展契機,與一些醫院接洽。
我們是做醫藥的企業,因此對醫院相當熟悉,但是大的公立醫院合作的可能性很小,事業單位的體制因素有比較強的制約影響,而且我們剛剛進入醫療服務行業了,大型公立對於雙方合作的模式還有疑慮,於是我們就從民營醫院著手,尤其是那些通過國有企業改制的醫院,這樣的醫院產權清晰,不存在身份轉換問題。像萍鄉贛西醫院、遼漁醫院、瓦房店第三醫院等,這些醫院前身要么是企業的職工醫院,要么是二三線城市的地方改制醫院。
金融界:恒康的並購主體為何以二三線城市的醫院為主?
薛迪樺:這也是從市場與投資可行性角度考慮,一線大城市的醫療供給比較飽和,實際上醫聯體的存在讓強者更強,人們不管大病小病都去大醫院,因此二、三線區域的小醫院迫切需要擴大規模,提升醫療服務水平。而二三線城市的醫院存在很大的就醫需求群體,但是他們缺乏資金、技術,醫生待遇也較低,因此我們與這類醫院接觸,通過我們的管理與制度建設,提高醫院的硬體水平與影響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