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棟:土地流轉是大禹節水新的發展契機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9-12 17:32
大禹節水(行情,問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棟
「本期導讀」中國的西北地區地廣人稀,擁有廣袤的土地和光照條件,卻因為降水稀少而土地荒蕪、風沙不斷,古人們在這里就發明了坎井等節水灌溉的設施。現如今這里的水資源依然貧乏,年均降水不足300mm,而年均蒸發量卻在1000mm以上,一邊治理一邊惡化的生態環境,讓水資源更顯得彌足珍貴。大禹節水是一個以水資源高效利用為己任的上市公司,節水、節肥、省人力成為它發展壯大的金字招牌,本期《金融界走進上市公司》專訪大禹節水董事長王棟,與他一同探討水資源利用的新契機。
編者按:廣西南寧節水灌溉項目是大禹節水的一次現代農業嘗試,承包20萬畝土地推廣高效糖蔗種植被很多人認為是不務正業,在傳統農業領域,跨界發展總是備受爭議。
金融界:廣西南寧土地流轉項目的管理運營都是大禹節水自己來做嗎?
王棟:是的,我們現在做了一些土地流轉,在我們自己流轉的土地上都是自己進行管理,通過大規模的節水灌溉設施,能夠實現水肥一體化,從而解放勞動力。過去甘蔗園后期因為植被密集無法很好的施肥,那么通過水肥一體化的滴灌系統,現在可以很自然、流暢的把肥料通過施肥器,溶解在滴管的水里面,作用於滴管的根部,肥料還能減少一半,畝產也能增長一倍。
金融界:土地流轉承包的這種模式,給大禹節水了帶來多大的發展空間?
王棟:土地流轉應該說是中國農業的革命,因為過去的聯產承包制,雖然發揮了農民積極性,但是它沒有更多效益,因為面積太小農民沒有長遠的投入動力。通過流轉以后,土地集約化讓規模效益擴大,像過去的農民一戶種十畝地,現在我們流轉過來的甘蔗園,500畝地只需要一個人管理,這種情況就需要現代化的農業技術,尤其是以滴灌為主的節水設施。
通過土地流轉,節水灌溉的設施有了歸屬,產權也很明細,這樣可以投入大量的設施,產品使用的壽命也可以延長,我們在廣西南寧使用地埋式滴灌管網,使用年限在五年以上。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