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余額寶們”征繳存款準備金應慎行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副部長 陳炳才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各類“余額寶們”把低利息的賬戶資金轉化為高收益率的同業存款,通過積沙成塔的貨幣為存款人創造了高收益。然而,近期市場對“余額寶們”也存在不少爭議,其中之一便是否應對同業存款征繳存款準備金。筆者認為,目前市場流動性充足,在資金效率下降、物價沒有上漲趨勢下,擴大存款準備金口徑范圍會帶來市場流動性緊縮,應慎重決策。
應該說,各類“寶寶們”確實抬高了利率,但因此而指責其是推高利率之主,則顯得不公平。“余額寶們”總量只有數千億人民幣,在整個資金市場中,即使是高利率,也不足以影響整體市場均衡利率。
而且,銀行存款不僅包括活期、定期存款,尚有其他各種期限的存款,如大量的信托資金、城投債,乃至民間集資、網絡借貸等,包括政策允許小額貸款公司,其年化利率都在10%以上。有些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利率在18%-24%。全國地方政府債務總量或高達18萬億元,如此抬高市場利率的行為,在貸款利率管制下就已經大量存在了。
在管制利率之外,為什么會有遠超過管制利率的高利率,原因復雜,但至少說明,高利率不是“余額寶們”所帶來的,而是體制和政策因素導致。余額寶之前,中國已經有了信托,有了理財產品,因為信貸規模數量管制和表內表外監管存在雙重標準。余額寶不過是諸多理財中的一種而已。余額寶不過是把全部存款資金的利率回報推向了資金供求平衡的利率而已。
在對余額寶的爭論中,大家集中討論是否應對同業存款繳納存款準備金。事實上,無論什么存款,是否應繳納存款準備金,與存款人沒有直接的利益關係,最敏感的是商業銀行。就如同個人存款在銀行,銀行繳納存款準備金,但不能因此而降低個人存款利率一樣。因此,即使對同業存款征收存款準備金,最多是影響商業銀行與余額寶們的協議簽訂和利率確定。
商業銀行之所以能夠承受高比率的存款準備金率,是因為財政存款、公積金存款等都是活期存款,可以補償其利率損失。此外,存款準備金率越高,商業銀行的存款成本分擔越多,其貸款利率也必然水漲船高,因為平均利差基本是固定的。另一方面,商業銀行可以進行貨幣創造,比如開具信用證和票據等。因此,總體來說,商業銀行不懼準備金率高低。
真正害怕高存款準備金率的是小型銀行,他們缺乏公積金存款和財政存款,貨幣創造力不足。當然,央行給了一些政策,目前農村信用社和村鎮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是13%,其他小型銀行16%左右。所以,也不必過分擔心存款準備金對銀行的影響。尤其是,如果大中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比較高,而小型銀行比較低,而其貸款利率高,“余額寶們”可以與村鎮銀行和小型銀行合作。應看到,征收存款準備金是央行對商業銀行流動性管理和控制的需要。因此,其范圍和口徑要根據資金的性質是否是存款來確定。而對於“余額寶們”與銀行簽訂的同業存款,在當前形勢下並不具備征收存款準備金的條件。
其一,當前高存款準備金率是高外匯占款帶來的。2002-2012年,我國外匯儲備不斷增加,導致外匯占款不斷增加,市場貨幣流通量增加,為了防止通貨膨脹,央行持續不斷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最近兩年,雖然外匯儲備也在增加,但資金效率下降,物價漲幅也不明顯,在保持存款準備金比率不變的情況下,甚至可以下調一些小型銀行機構的準備金率,以增加其流動性,支援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可見,目前不具備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的環境。
其二,擴大存款準備金的繳納口徑實際是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在存款準備金比率不變的情況下,交納存款準備金口徑范圍擴大,實際上就是提高存款準備金比例,應慎重決策。是否擴大存款準備金的存款范圍,要根據市場流動性來確定,而不是根據涉及事項的資金來確定。在存款增加的同時,存款準備金的絕對額在不斷補交,只是比率沒有提高。
從理論上來說,凡是吸收存款的金融機構,其存款口徑都應該繳納存款準備金,但以前沒有繳納的存款如同業存款等,今天突然繳納,就意味著存款范圍擴大,會影響市場流動性。對同業存款是否應該繳納存款準備金,要判斷當前市場的流動性總量是否過多,是否帶來通貨膨脹壓力。目前市場流動性充足,在資金效率下降、物價沒有上漲趨勢下,擴大存款準備金口徑范圍會帶來市場流動性緊縮,應慎重決策。
如果將同業存款看作一般存款,就不應該對同業本身再作區分。今天的同業和10年之間大不相同,體制也不同,區別對待就是政策不公。而且,同業存款應該是各類同業存款,而不只是針對“余額寶們”的同業存款,否則就會存在制度和政策套利漏洞,就會制造不公平的競爭和盈利環境。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