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王鐵峰:兼并才可以維持企業持續擴張和并購

鉅亨網新聞中心


吉林大學商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花聞投資控股公司副董事長王鐵峰
吉林大學商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花聞投資控股公司副董事長王鐵峰

和訊網訊息 由廈門國家會計學院聯合和訊網主辦,網上投洽會(www.icifit.com)承辦的首屆“中國首席財務官(cfo)峰會-企業並購與價值創造論壇”,於9月10日在廈門舉行。和訊網全程圖文直播此次峰會。吉林大學商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花聞投資控股公司副董事長王鐵峰在論壇致辭中表示,資金流的流速越來越快,以至於資產和金融危機原來十多年來一次,現在變成十年來兩次,又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當我們有了新技術和新的idea的時候要找到新技術和資金變成市場份額。我們要將資金迅速變成產品和占領市場份額,制造市場的遊戲規則和標準,把潛在的競爭對手以龐大的現金流去收購,兼並才可以維持這個企業的長期持續的擴張和並購。


以下為王鐵峰發言實錄:

吉林大學商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花聞投資控股公司副董事長王鐵峰:我做了20年投資並購來談談我的思路和理解。企業並購和價值論壇寫的題目是emba四天課的課程,今天要濃縮在半個小時。我們非常同意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新經濟常態”。新經濟常態在我的理解就是發生了一個重要、重大的三大經濟環境的變化。什么變化?就是我們已經從流動歷史的運動速度變成了量子力學的光速運動。為什么?因為是我們的資訊流足夠快,資訊流我們原來的理解是有時差的。特別是出現了谷歌、安卓平臺,使我們的資訊處理和資訊可以做到客戶的精準銷售,從而讓資訊速度無死角。然后又有移動互聯網又帶來了資訊速度流的變化。我們原來理解和認知金融市場的資訊從流動的速度變成了離子的光速運動,這就導致了不常態。我們從全球經濟來看,特別是經濟一體化和金融一體化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我們從八十年代到2008年全球經濟高速發展維持了黃金般高速發展,背后是什么推動?是全球的經濟一體化的貿易流增速,是全球經濟增速的兩倍。用6.4的速度維持了全球經濟高速黃金般的增速。這就又帶了第二個重要的經濟變化,物流速度從原來的流動力學變成了量子力學的離子光速運動。這個當代的變化又帶來了企業什么樣的變化?企業不需要自己親自去生產,不需要自己去采購和自己去組裝,自己去銷售,企業需要的是在全球進行物流整合和全球供應鏈的整合。整合什么?企業只有抓住研發技術和抓住新產品,迅速全球版面,迅速全球采購,迅速全球代理加工,迅速全球代理生產,迅速組裝,迅速加盟,搶份額,就是搶未來規模。物流速度在全球經濟增速中遠高於經濟增速。物流遠高於經濟增速兩倍的原因就是全球版面、全球代理生產、全球代理組裝和全球安裝銷售。這又是一個重大的經濟環境的變化。企業不需要在供應鏈上自己去做作業成本,一定要進行橫向並購和進行橫向戰略。帶來了一個問題?全球生產組裝和銷售可以幾何性的生產出來,怎么規模化,大工業化生產的代工大規模的生產又帶來了一個問題,供應源大於需求,沒有辦法沒有有效需求,就被迫就變成為了刺激有效需求就資產表擴張,我們變成了全球經濟體系。我們要進行瘋狂的擴張,來讓銀行負債表擴張來讓企業增長,讓居民增長的,從而刺激有效需求,這就帶來了第三個現象,資金流的流速從1986年到2008年資金流的流速是全球物流增速的速度的兩倍。資金流的增速達到了12.7%,物流的速度達到6.4%,經濟增速只有3%,要維持全球經濟的高速增長,背后的是維持兩倍的物流增長速度和貿易流的增長速度。背后意味著四倍的資金流的增長速度。這就必然帶來了如果美元盯緊黃金黃金每年的生產速度只有15%,這就會帶來通縮經濟。這就導致美元會放棄美元本位。我們就有了新貨幣時代,政府想到的唯一的就是瘋狂的通過央行負債表的擴張投給實體經濟。這就帶來了一個偉大得新現象,資金流的流速遠快於貿易流的增長速度,遠快於經濟增長的速度,經濟多得不得了,經濟根本消化不了,貨幣創造出來的資金流速度,這就造成了金融投機。金融投機為這個市場作效率的提升,他們做了什么工具?為了不讓經濟快速的出現通脹,資產通脹和物價通脹,他們被迫把泛濫的貨幣去刺激有效的貨幣。這就是為什么會有大規模體系的金融衍生品。金融衍生品是全球經濟,全球gdp的價值的十倍,這就意味著帶來一個新現象,我為了提高效率,提高規避通貨膨脹,為了規避資產通貨膨脹,我要設計衍生品,從而消化實體經濟消化不了的貨幣。我們回到價值,我們根本測不到價值的精確的絕對的靜態值,價值變成了一個虛值。我們做的工作是無限的壁壘未來價值。商業銀行的信用擴張必然是利用央行資產負債表的擴張來大規模的進行商業銀行的擴張,商業銀行的信譽擴張必然帶來了背后質押物等一系列,房地產瘋狂的質押物的擴張。看到銀行的負債表好得不得了,盈利好得不得了,但帶來了一個非常大的風險,是因為我們實體經濟主要的貨幣來源當變成了商業銀行瘋狂的信用擴張遠超過基礎貨幣的投放速度的時候,我們背后是瘋狂的惡化了銀行的資產負債表,這就會導致以金融危機的方式消化過渡杠桿的資產負債表。背后是一個質押物資產的上升,是一個抽鴉片的痛苦。這個抽鴉片的痛苦好象人人都獲得增產的增值,是老人占的壓制了年輕人的資金。帶來的是一個全要素生產力,大規模資產的下降,可能為這個經濟體貢獻的創新,創業的機會。必然帶來的是一個假象gdp的增長,背后是生產要素的下降。最後企業資產負債表惡化的時候,會以金融危機的方式來摧毀銀行的貨幣資產負債表,摧毀居民和企業的資產負債表。這就導致資訊流的時代為這個貨幣供應學派培養了為美國聯儲的供應學派的覺悟人才,投機額是實體gdp的十幾倍,凱恩斯貨幣學不再是供求關係決定實體經濟的價格,變成了更多的是金融工具的決定實體經濟的命脈。

我們舉一個例子,我們看到黃金每年的產量有3000多噸,但一年的黃金期貨交易可以達到5.6萬億美金黃金是由中國大媽供求關係決定的,是由金融投機決定的。原油的零售價格不是由實體經濟供求關係決定的,是由金融投機者決定的,我們的股票市場根本不反映當前的經濟形勢,反映了投機為了領先一步的預期去做的投機,股票市場反映的根本不是當前的經濟形勢和歷史經濟形式,反映的是預期的經濟形勢,這就導致並購越來越前置,投資越來越前置。我們投資的模型更多的是工藝成本補償三大因素的變化,利率的變化,負債結構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變化和匯率體系的變化。這才導致了我們能夠投對,我們才可以前置的投資。所以我們在歷史上可以保證賺到1千億的收益。我們就是等大家都在悲觀的貨幣收縮的時候不投高負債率的銀行保險的時候,虧損的銀行保險你們都不愛投,你們要投的是虧損的銀行的保險,我們投了交行、工行,平安保險、人壽,我們收購太平洋保險(601601,股吧),花了25億,最後買了100億的壞賬,你管得著嗎?我愿意投。我恰恰在2011年你們樂觀得不得了,銀行保險都好得不得了,我要拋光我2007年買入的銀行股票,站在這個角度,盈利好得了的銀行保險怎么讓我去拋光,因為我買虧損的銀行和保險。因為在2009年到2014年會瘋狂的擴張,我們的銀行負債表只有30億的總信貸額,我們發展了60年,銀行負債表也有30億的負債。我們銀行的負債表加上表外的我們已經瘋狂的惡化了我們的銀行資產負債表。所以李總理遏制了市場融資成本,用什么辦法?外債不再流,13年外匯的增速,給中國銀行(601988,股吧)提供了零成本。解決了銀行的流動性風險,但永遠讓銀行回不到2007年到2010年高速增長,零成本資金的時代。畢竟再貸款是13.5,三期期貸是4.3,起碼暫時解決了銀行的流動性風險,想讓實體經濟復甦和繼續高增長,我非常贊同李克強總理不改革門都沒有,不改革不讓無效的地方國有企業退出,哪來國會的錢,地方融資的錢都會被搶占,怎么可能真正到盈利的企業。只有改革讓地方融資平臺還錢退出市場,讓國有企業市場化。我覺得所有制要徹底市場化銀行的負債表才可以解決我們的問題。這個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從全球經濟體系看國際,所以我們在美國買了一堆現在統統都是虧損的公司,我有病?我怎么買的都是虧損的公司,我買的是預期和未來。因為站在今天去看美國的科技產業,更多的研發技術和知識產權攤銷必然帶來的是虧損,相當於我買過去的平安保險和太平洋(601099,股吧)保險,我買了一個賠付率都賠光,最後不就變成了凈利了。所以我們現在買企業的價值更多的是判斷預期的狀態的非壟斷的沒有競爭對手的價格維持的高毛利率,高銷售收入。我們並不在乎現在的業績增長和現在的盈利。這根本就顛覆了我們的過去投資價值。在這個地方,我們再總結三點,我們來說明未來企業的生存之道:第一個,資訊流的發展和資訊流的流速越來越快,它告訴我們,我們更多的客戶需求被互聯網化了,我們的客戶在哪,我們的消費客戶在哪,統統都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上。我們調研下來,在中國、美國,要投互聯網企業和未來的企業發展之路,我們的客戶從那里找,一定是消費和互聯網的因素。為什么?因為我們發現80後、90后他們在媒體的滯留時間,我們樣本統計下來之后,在中國60%的80後、90后的主流消費客戶他們都在互聯網。那個紙媒、電視、廣播占用的時間已經遠低於50%。這就導致資訊化的流速越來越快和資訊流的增長給我們帶來了企業最重要的發展是不斷的尋找和滿足80後、90后標新立異和個性化和追求喜新厭舊的心里。產品的周期就越來越短。企業怎么活下去?靠資訊流越近,靠資訊流去尋找資訊流的流動,通過互聯網的平臺挖掘出大眾和普遍性的新需求,這就導致企業能夠未來生存的價值,生命周期越來越低導致企業必須是滿足不斷的創新,去滿足新客戶,挑選喜新厭舊的新需求。這就是企業的生存之道。

第二個:物流速度越來越快,資訊流速度越來越快,已經顛覆了我們的企業原來發展的通過流出收入作為再收入,慢慢的建立我們自己的產業鏈和自己發展的作業成本,管理的最標準化,最根本的作業成本的最低化。這個發展戰略已經落后了。未來企業物流速度發展越來越快,導致了企業不能夠大規模的去投縱向一體化的發展戰略,企業一定要進行橫向一體化的全球並購,橫向一體化的並購是研發和技術成本的周期越來越短,意味著必須迅速的通過全球版面,全球采購,全球代理組裝,全球代理生產,全球銷售迅速占領市場份額,這就導致了輕資產和資產周轉率才是企業唯一的生存之道。為什么?因為,金融危機和貨幣流增速帶來的是瘋狂衍生化,衍生化背后的信譽擴張一定帶來的是用金融危機的方式來讓經濟再平衡。所以固定資產的價值越來越弱了,金融危機就是消滅了資產負債持有資產人的價值。而信譽貨幣的超發又是消滅了我們哪有現金和貨幣人的價值。我們一定要跟政府玩的貨幣政策相反的去看,我們要在通貨膨脹超過4,我們要堅決把自己不值錢,未來要貶值的錢迅速變成最值錢的資產。我們恰恰要在經濟通縮的時候,把最值錢的錢變成不值錢的資產。因為,金融投機玩的是預期經濟,現在似乎我在貶值的錢未來會變成值錢的錢。因為通貨膨脹超過4,意味著全球央行的收縮,意味著錢值錢,讓資產下跌,導致了未來變成值錢的錢資產變得不值錢。同樣在通貨膨脹的時候,政府一定會瘋狂的進行基礎貨幣的超發,這就一定會為值錢的錢變成不值錢的錢。所以我們只有在金融危機的時候,只要銀行資產負債表修復,千萬要記得瘋狂得到那個地方去投資,去那個地方並購。哪個地方瘋狂的資產再上漲,一定要觀察商業銀行的信譽擴張是不是超過了廣義貨幣的增速,就必然在遏制全要素生產,一定是以金融危機的方式讓經濟再平衡,讓經濟再衰退,從而消滅生產。這就導致供應價值越來越靠,資產價值會形成一致性行為的上漲,就導致靠不住。要長期和維持就必須走輕資產和資產周轉率的戰略和進行全球橫向的一體化的代理組裝,代理生產和銷售。這就是小米和現在的樂視、阿里巴巴和騰訊、百度和美國的谷歌,和美國的亞馬遜他們的生存之道。

第三:資金流的流速越來越快,以至於資產和金融危機原來十多年來一次,現在變成十年來兩次,又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當我們有了新技術和新的idea的時候要找到新技術和資金變成市場份額。我們要將資金迅速變成產品和占領市場份額,制造市場的遊戲規則和標準,把潛在的競爭對手以龐大的現金流去收購,兼並才可以維持這個企業的長期持續的擴張和並購。

這就是我在這個主題上我想到的和我要說的邏輯。謝謝大家!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