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用益信托:私募稱發行公募產品仍很難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一周陽光私募動態

1、私募合格投資者門檻下調至100萬 風險識別待


事件:對於私募產品的最低認購限額,考慮到業內現狀,《暫行辦法》規定合格投資者投資於單只私募基金的金額不得低於100萬元人民幣

點評:而對個人投資者自有資產的認定方面則有更明確的要求,“自有資產包括現金、銀行存款、國債、股票、債券、期貨合約或期權合約、集合投資計劃及其他投資性權益,以及除首要居所之外的房地產等不動產”。證監會對“首要居所”的界定是“個人自有或夫妻共有的房地產中最常用的房地產”,這意味著,只有個人投資者擁有的唯一房產並不在自有資產計算范圍之內。不過,對於私募基金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是否能夠真實按照此要求執行,對投資者進行風險承受能力的識別尚待觀望。

2、私募稱發行公募產品仍很難 自建后臺成本高昂

事件:去年6月1日新基金法頒布后,星石投資在準備公募業務上十分高調,不過由於相關細則遲遲未出,星石的公募業務一拖再拖。

點評:深圳、上海兩地的多位私募人士都曾向記者表示,“私募發行公募產品仍有很大困難”。據了解,除了細則未出臺等政策上的限制,私募發行公募產品需自建后臺,而自建后臺成本高昂,私募行業人士估計,自建后臺一年約花費3000萬元,而如果不自建,只能尋求“外包”,即把業務“外包”給券商、銀行等機構,這其中又涉及合作的細節。

點擊檢視完整版《用益信托:私募稱發行公募產品仍很難》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