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馮孝忠:滬港通實施後 人民幣外匯日交易可增20%
鉅亨網新聞中心
馮孝忠預期,「滬港通」起步時候應帶來「先甜」效果。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恒生(0011-HK)執行董事兼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主管馮孝忠昨(14)日指出,「滬港通」正式實施後,有望帶動香港的人民幣外匯每日交易量增長約2成,並提升人民幣流轉速度。另外,該行旗下恒生證券正在積極準備參與「滬股通」,預計最快下月可以進行新交易系統測試工作,而恒生證券與廣州證券合資的廣州廣證恒生證券研究所將提供A股研究。
香港《文匯報》報導,馮孝忠昨出席記者會時表示,現時香港同業市場的人民幣外匯每日交易量約50-60億美元,「港股通」(大陸投資港股)每日投資額度大概相當於17億美元,若用盡每日額度,有望帶動本港人民幣外匯每日交易量增長約2成,令銀行外匯收益增加。
他並預期,隨著滬港通的實施,香港居民每日兌換人民幣兩萬元的上限有望放寬,意味著銀行客戶利用現有帳戶換匯投資A股的彈性加大,而毋須透過於券商的帳戶投資A股。
他直言現時未能預測股市在互通落實後的走勢,但認為屆時市場將處於「建倉期」,投資者在初步階段未有貨沽,兩地投資者對「互通股票」很有可能買多於賣,故此「滬港通」起步時候應該帶來「先甜」效果,不論A、H股均無受沽之虞。
馮孝忠表示,滬港通可令A股市場國際化, 個別大陸股票有望成為全球性指數其中一員,同時,大陸企業為求吸引更多境外機構投資者,或會主動改善其企業管治及會計制度,並形容此舉於大陸政府而言為「聰明做法」。被問及是否預示「滬港通」有助整頓大陸企業貪污問題,他回應指此說法「太遙遠」。
基於上海與本地市場交易制度各異,恒生旗下恒生證券另設電腦交易系統供客戶買賣A股,而此系統將與現行買賣H股的系統分開運作,預計最快下月可以進行新交易系統測試工作。他解釋,因為兩地股份代碼不一,法定假期不同,交收周期不一(本地為T+2,而上海則是T+0),兩系統必須獨立運行。另外,恒生證券與廣州證券合資的廣州廣證恒生證券研究所將提供A股研究,這是香港券商之中僅有的合資證券諮詢牌照。
被問及此種開發成本會否窒礙中小型券商參與互通制度,馮孝忠認為各券商可各施各法,視乎交易額與客戶數量而投放相應成本,交易量低者可設低數據流量的渠道,減省成本。
此外,「滬港通」的推出,進一步加強大陸與本港的互聯互通,但也引起本港中小券商憂慮,客戶會被中資券商所吸納。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峰表示,港交所(0388-HK)是「滬港通」的最大受益者,本港券商關注因參與滬港通而需提升電腦交易系統所產生的額外成本,現時未知所需金額,他希望可由港交所承擔。
對於業界的憂慮,張華峰對滬港通持樂觀態度,認為將為券商提供多一個生意門路,建議本地券商要提升對A股市場的認識,以爭取更多商機。另方面,目前滬港通設有頗多「關卡」,他期望當累積更多經驗後,可放寬部分限制,例如擴大每日130億元的交易淨額度、放寬現時港人每日只可兌換2萬元人民幣的上限。
另外,他又希望可放寬「港股通」現時大陸投資者需有50萬元人民幣資產的門檻,才可開戶的限制,建議限制可放寬至10萬元,讓更多大陸小投資者可參與港股市場。
他續說,滬港通最大賣點就是讓港股的闊度和深度大大增加,「闊度」是指參與買賣的投資者,大陸目前有3億多人參與股票買賣,他們將來都是港股的潛在客人。闊度增加有助吸引更多「人流」,全球投資者對港股的興趣亦會增加。
此外,本地上市公司的「深度」也會擴大,港股的集資能力可望顯著增強。日後有質素的國際大企業要上市,相信滬港通政策能起一個相當大的吸引力。
張華峰透露,早前曾與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會面,他提出希望能縮短滬港通6個月的落實時間。另外,他指交易所目前向大陸券商收取的股票資訊報價費用較便宜,大約較向香港券商收取的費用便宜一半,令每部機有約150元的價差,若有些香港券商有逾百部「大利市機」,每個月就要較大陸券商多付逾萬元,他希望,港交所可以將兩地券商的收費水平看齊。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