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美國就業市場未全面復蘇 勞工市場萎縮原因多

鉅亨網新聞中心


緊接著上周四美國聯儲局議息保持常態,即繼續減少買債100億美元及維持聯邦基金利率指標於零至0.25%后,周五美國公布了近期最亮眼的就業報告,4月份非農職位增長達28.8萬份,失業率“大幅”下跌0.4個百分點至6.3%。

周五數據公布后,兩年期至10年期美國國債利率隨即上升4至6個基點,但后因烏克蘭緊張局勢升溫,在避險需求推動下,長期利率回落,10年期利率收報5.585%,比數據公布前低3個基點,也是兩個月內的最低水平。對短期利率較敏感的兩年期利率則收報0.424%,微升約兩個基點。同日明年12月的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則只下跌0.05%至99.25,反映市場預期至明年底美國聯儲局加息兩次至0.75%,此預期較周四只上升約6%左右,與1月初的預期相當。就業市場復甦加速,但美國利率不升,看似矛盾,但仔細分析,仍然合理。


就業市場未全面復甦

第一點,4月份職位增長雖然是兩年來最高,但是自12月至2月份的暴風雪與極寒冷天氣,曾經令新增職位下跌至10萬以下的較惡劣水平,去年12月新增職位就曾創下3年最低水平的8.4萬,過去5個月的平均增長為18.82萬,並不足以證實就業市場已經全面復甦。況且,此次職位增長以建筑及零售居多,似是天氣因素平穩的追加結果,並不是企業長遠規則使然。聯儲局在極惡劣的職位增長報告后的12月及1月都堅持不變得特別鴿派,不停止減少買債,現在自然也不應該對一個月份的“回補性”增速,作過度反應而加大減少買債額度或暗示提早加息。

勞工市場萎縮原因多

第二點是造成失業率急跌的主要原因是總就業參與率下降。4月份約有80萬人離開勞動力市場,令就業參與率再度下跌至36年低點的62.8%,失業率中的分母收縮,即使失業人數不變,失業率仍會下跌。

對於金融海嘯后的勞動力市場萎縮的原因眾說紛紜,但可概括為:一) 美國退休人數不斷增加,二次大戰后的嬰兒潮出生者(Baby Boomers)現正踏入退休年齡,低迷經濟也或許令某些未到退休年齡者提早退位;二) 美國可定義為“失去工作能力”(Disability)者激增,2007年12月前,每月新增“失去工作能力”者為6.89萬人,至2013年中增加至7.7966萬人,過去10年,收取“失去工作能力”保險賠償者增加310多萬人;三) 經濟低迷令職場失意者重回校園進修,或令準畢業生延長學業生涯;四) 連續多次求職失敗者離開職場。以上各因素,除已屆退休年齡多數要離開職場是結構性問題外,其余幾項都是“周期性問題”,可通過運用政策作刺激改善,也正是聯儲局主席耶倫一向所推銷的觀點。

企業對前境仍有保留

第三點是在職位增加的同時,薪酬並沒有上升,4月份的平均時薪與3月份相同,比去年同期只增長1.9%。金融海嘯前,美國平均時薪同比增幅約為3.5%,而二次大戰后美國的經濟復甦周期中,平均時薪增速一般接近4%。薪金增速低,也非因生產力上升,第一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只增長0.1%,其中商業投資就下跌2.8%,一般而言,在復甦前期企業多僱用較多勞工,在復甦穩固期才會作資本性投資,可見即使企業愿意增聘,並不意味著對前景非常樂觀。

聯儲局可以於1月及3月份不理會極惡劣的就業數據而堅持均速退市步伐,是希望繼續控制債市泡沫。但另一方面,聯儲局也不會理會單月份的就業報告而釋放出加快退市的訊號,因為“財富效應 同樣重要,不可讓市場走入股市及房市的下跌循環中。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