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社科院:珠海最宜居 港深滬經濟競爭力最強 台北居第4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9日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在中國城市的宜居程度排名中,珠海成為中國最宜居城市,而首都北京位列第41位;經濟競爭力方面,香港、深圳、上海名列前3,進入前10名的城市還有台北、廣州、北京、蘇州、天津、佛山、澳門。

中新網報導,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和社科文獻出版社今(9)日共同發佈了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報告課題組根據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宜居城市、宜商城市競爭力指數以及可持續競爭力指數,分析了包括港澳台在內中國294個城市的綜合經濟競爭力的現狀與格局,以及港澳和大陸289個城市宜居、宜商競爭力以及可持續競爭力。


在報告通過數據分析得出的2013年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排名中,香港、深圳、上海名列前3,進入前10名的城市還有台北、廣州、北京、蘇州、天津、佛山、澳門。

根據報告,在中國經濟前10強的城市中,港澳台地區佔3席,東南沿海的大陸城市佔5席,環渤海地區佔兩席,而廣大中西部地區沒有一個城市進入綜合經濟競爭力10強。中部地區排名最靠前的城市武漢列第13位,而西北地區排名最靠前的西安僅列第34位。「可見,區位優勢對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的影響十分明顯。」報告指出。

從城市的行政等級來看,特別行政區、直轄市、副省級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的綜合經濟競爭力要明顯高於其他地級城市。

從全國及各大區域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來看,港澳台城市、東南沿海城市、環渤海城市的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均值高於全國平均水準,其他區域均低於全國平均水準,各大區域排名依次是港澳臺地區、東南地區、環渤海地區、東北地區、中部地區、西南地區和西北地區。

除了經濟競爭力排名比較,這份報告還專設章節綜合分析了中國城市的「宜居」程度。

根據房價收入比、環境生態等指標的綜合分析,這份報告將2013年中國宜居城市前10強排列為:珠海、香港、海口、三亞、廈門、深圳、舟山、無錫、杭州和上海。

從報告給出的宜居排名來看,中國東部沿海城市特別是海濱城市的宜居城市競爭力指數較高,而「京津滬穗渝」這國家5大中心城市中僅有上海位居宜居城市競爭力10強。

比如,擁有2000多萬人口的北京,其在中國城市中的宜居排名僅列41位。「宜居方面的短板已成為制約北京市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制約,如不儘快加以解決,最終必將危及北京市的整體發展。」報告稱。

「霧霾和房價成為城市宜居面臨的標誌性難題。」報告比較2013年中國城市的宜居程度時,特別將居民對於空氣品質和住房訴求特別分析。

「2013年霧霾已經波及25個省份、100多個大中型城市,全年全國平均霧霾天數達29.9天,創52年來之最。」報告稱,「十面霾伏」何時破解成為中國宜居城市建設面臨的重要挑戰。

在住房方面,報告稱,在中國,房價收入比與宜居競爭力整體排序存在趨勢一致性,宜居城市建設的關鍵在於使市民具備在城市「居得起」和「居得住」的能力。中國百城房價持續整年上漲,北京、上海和深圳新建住宅均價已超過3萬元人民幣,「居不易」問題更加突出。

在評價比較2013年中國城市的生態環境時,這份報告特別指出,2013年,在政府重拳治理的前提下,中國城市環境污染引發的重大事件仍呈爆髮式增長,霧霾、水污染、植被破壞等問題也都呈現常態化趨勢。生態環境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中國城鎮化的品質。

報告在以環境品質、資源節約和生態狀況作為主要指標的中國生態城市競爭力排名中,香港、黃山和澳門,依次列為前三甲。除此之外,鄂爾多斯、十堰、揚州、南寧、咸寧、大連、三明,進入中國生態城市競爭力的前十強。

在區域表現上,東南地區表現優異,西北、環渤海和東北地區總體水準很低。報告特別提出,「生態城市競爭力是京津冀城市共同的短板。」

例如,儘管北京市的綜合經濟競爭力位列全國第6位,但是,北京的生態競爭力在全國排名卻在第92位。天津市的綜合經濟競爭力位列全國城市第8位,然而在城市的生態競爭力方面,天津在全國位列第151位。河北省省會城市石家莊的生態排名更是僅排第236位。

作為霧霾重災區,空氣品質無疑是拉低京津冀生態排名的主要原因。報告特別舉例,環保部2014年的發佈資料顯示,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中,京津冀的空氣污染最為嚴重,2013年環保部監測了74個大中城市,空氣品質最差的10個城市中,京津冀佔了7個。「這反映出在可持續競爭力方面的就是生態城市競爭力是京津冀城市共同的短板。」報告稱。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