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祿料遭彈劾 禁參政5年 反對派籌組新政府 恐掀新衝突
鉅亨網新聞中心
英祿2011年5月角逐總理,事隔僅3年便極速遭趕下台。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泰國前看守總理英祿前日被法院裁定濫權違憲下台後,全國反貪委員會昨(8)日再以7比0通過認為有足夠證據指控她處理大米補貼計劃時貪污,將案件轉交上議院審議,若她被彈劾,將被禁止參政5年。反對派揚言今(9)日開始「籌組」新政府,分析憂慮此舉會觸怒親政府陣營,再掀起新一輪暴力衝突。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消息,反貪委發言人威猜稱,英祿擔任國家稻米政策委員會主席期間,未能阻止大米計劃帶來的巨額經濟損失及貪污問題,決定起訴她瀆職、玩忽職守等罪名。英祿一直否認反貪委指控,強調與案件無直接關聯。前商務部長汶嵩等14名政府官員亦同時受查。
大米補貼計劃助英祿領導的為泰黨爭取大批農民選票,但計劃成效不彰,不但推高米價,更造成嚴重囤積,損失達44億美元(約341億港元)。不少農民被拖欠補貼,「倒戈」加入反政府示威行列。
反對派「人民民主改革委員會」(PDRC)發言人阿卡納稱,憲法法院前日裁決後,新任看守總理尼瓦探隆及整個看守政府已無合法性,無法再管治國家,PDRC會按自己時間表籌組新政府。泰國憲法規定,上議院有權委任新的行政機構。
英祿兄長、前總理他信法律顧問諾巴東表示,他信指責憲法法院裁決不合法,下令多名閣員下台更是不公平,因他們無機會抗辯。
研究泰國政治的學者施特雷克富斯稱,反對派委任新總理是不可超越的「紅線」,否則親他信「紅衫軍」勢必反抗。
泰國PBS電視台報導,泰國前國會議長、現全國法治委員會成員烏吉表示,憲法第164條容許民眾收集2萬個簽名反對憲法法院裁決,並將全數9名法官撤職。他認為,憲法法院一開始就無權受理2011年英祿人事任命濫權違憲案。
烏吉指,英祿去年解散下議院後,看守總理及內閣是根據憲法第181條履行職責,直至新內閣組成,憲法法院解除英祿及9名內閣成員職務,亦可能違憲。
另據《星島日報》報導,反政府黃衫軍領袖矢言,定於周五(9日)發動「最後一戰」。而至少20萬挺政府的紅衫軍,正從外省湧向首都曼谷。
反政府團體「民主改革人民委員會」未因憲法法院的裁決而停止其抗爭活動。示威領袖素貼聲言,鑒於目前局勢已經轉變,他們將速戰速決,把原定於十四日舉行的大規模集會提前至今(9)日舉行。他說,今日上午他們將採取「討回民主政權行動」,其目標是他們一直倡導的建立「人民議會」和「人民政權」。
在泰國東北部城市孔敬,當地「紅衫軍」領袖普提蓬表示,多達10萬人將會乘搭巴士及農夫車從孔敬前往曼谷,參加周六的大集會。在北部的清邁市,英祿的支持者也表示有十萬人前往曼谷參加。
曼谷昨再傳出暴力事件,反政府示威領袖素貼在隆披尼公園帶領遊行起步時,兩度傳出槍聲,無人受傷。當局估計槍手乘坐的士經過附近天橋時開槍。一名參與英祿案審訊法官的寓所昨凌晨遭投擲手榴彈,車房頂輕微損毀,無人受傷。曼谷有醫院及銀行總部前晚亦遭手榴彈襲擊。
教育部長差徒龍稱,憲法法院裁決難免動搖看守政府威信,但大部分閣員仍留任,不存在權力真空,內閣將確保7月大選如期舉行。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呼籲各方展開建設性對話,解決問題,尊重民主、法制和人權。他多次表達關注泰國局勢,曾與英祿、民主黨黨魁阿披實等政要通電話,希望消除雙方分歧。(接下頁)
[NT:PAGE=$]
香港《明報》援引中央社報導,泰國政治亂局未止,作為泰國多年盟友與軍事伙伴的美國取態備受關注。不過美聯社指出,華府至今保持審慎應對,顯然不願蹚渾水,以免觸怒任何一方。
泰國憲法法院前日判決令首相英祿下台後,美國國務院僅發表聲明,敦促各方保持冷靜,呼籲透過民主方式解決危機,與過往美方回應泰國政壇動盪的方式並無二致。這既反映美國對這個亞太盟友的影響力有限,亦顯出美國同時面對大量外交難題而左支右絀。
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東南亞問題專家鮑爾(Ernie Bower)指出,泰國自2006年軍事政變推翻前首相他信後,便陷入政治動盪與暴力的循環,今次憲法法院罷黜英祿,實質亦是親他信的基層與親王室的精英就政治與經濟權力展開爭奪戰的一部分,華府的泰國政策亦因此陷入兩難,不論支持哪方,都會得罪另一方的民眾。
華盛頓曼斯菲爾德基金會亞洲專家揚努齊(Frank Jannuzi)稱,雖然華府避免介入別國內政是明智之舉,但與泰國維持良好雙邊關係亦很重要,美國仍將保持在泰國的存在,作為美國參與東南亞事務的中心。
《曼谷郵報》資深軍事記者納努娜昨發表評論指,當前泰國僵局反映政治解決方法未能奏效,令軍方政變的機會大增,還有幾個月便退休的陸軍總司令巴育會否發動政變,將成為焦點。
泰國實行君主立憲制以來,經歷過18次政變,納努娜認為,雖然現在社會已對政變有心理準備,不過軍方明顯有所猶豫。軍方遲遲不肯行動的原因之一是2006年推翻他信的教訓,同時也擔心國際社會、尤其是美國不會接受,而且還可能引發新一輪血腥衝突。
軍方過去幾個月都堅持擔當中間人和調停角色,然而一連串談判都無助化解雙方分歧。納努娜說,軍方似乎已傾向開始考慮政變,作為解決危機的最後手段,她更引述軍方將領消息說,軍方已準備好應對所有可能局勢。
納努娜指出,軍方是否發動政變的一大考慮,在於巴育個人取態。她指出,巴育若想當總理,早已發動政變,事實顯示他傾向和平引退,不願捲入政爭漩渦。不過納努娜認為,多番表示過不排除政變的巴育,在最後關頭也可能會黃袍加身,不得不採取行動。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