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阿里上市後 馬雲身家逾1700億 華人第2富 僅次李嘉誠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5-08 11:25


图片说明 
按市場對阿里巴巴最新估值計,馬雲的身家將達到222.5億美元,成全球華人「第二首富」。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棄港赴美上市的阿里巴巴集團受到全球矚目,按市場最新的2500億美元(約1兆9500億港元)估值計,創辦人馬雲的身家將達到222.5億美元(約1735億港元),一舉超越老對手騰訊(0700-HK)主席馬化騰,成為大陸首富,還超越銀河娛樂(0027-HK)主席呂志和,成為僅次於香港「超人」李嘉誠的全球華人「第二富」。


香港《文匯報》報導,阿里上市昨(7)日終於邁出實質性步伐,集團宣布正式向美國證券監管委員會首次遞交上市註冊登記書。文件指,阿里尚未確定是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還是在納斯達克上市。據外電披露,上市最終募資額可能達到200億美元,令集團的最大估值達到2500億美元。備案文件顯示,馬雲持有阿里巴巴8.9%股份。

阿里巴巴集團的IPO規模及上市後的市值,是市場最關注的焦點。據《華爾街見聞》報導,招股文件披露阿里巴巴計劃IPO募集10億美元。集團發言人昨日對此回應稱,該數額僅是「作為計算上市費用之用」。英國《金融時報》則引述知情者披露,以預計估值算,阿里巴巴的IPO規模可能增加到200億美元,將是美國史上最大IPO。

《華爾街見聞》隨後又報導稱,阿里巴巴最終募資額可能達到200億美元(約1560億港元),最大估值達到2500億美元。又披露備案文件顯示,馬雲持有阿里巴巴8.9%股份。以該兩項數據計算,上市後馬雲的身家將達到222.5億美元。而在上個月最新公布的《2014福布斯華人富豪榜》中,馬雲的身家剛好100億美元,排名第15位,遜於騰訊主席馬化騰的134億美元(排名第6)、百度董事長李彥宏的121億美元(排名第8),亦不及香港4大富豪。

但若上市成功,馬雲的身家將大漲1.225倍,將上述對手幾乎全部超越,且以2.5億美元的輕微優勢,險勝現任「亞軍」呂志和的220億美元,成為於僅次於李嘉誠的新一代「第二富」。而「超人」的身家是310億美元,仍有較大的領先優勢。

雖然如此,馬雲身家暴漲的速度,已隱隱然威脅到「超人」的寶座。教師出身的馬雲曾豪言如果阿里成功上市,其市值會比香港4大地產商加起來還多,被解讀為暗諷「李嘉誠時代已過去」。而李嘉誠卻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盛讚馬雲年輕有為,並稱對民族來說,最重要是代代有傑出企業家,能夠投資社會,推動社會進步,「絕不會因一句話而介懷,可能人家也誤會他」。之後馬雲也澄清指「我哪吃得消說我比李嘉誠厲害,那天是想說明一個問題,世界變化多麼快」。

不過,彭博報導馬雲的身家淨值目前為125億美元,又稱根據其4月17日匯總的12位分析師的平均估算,阿里巴巴的估值為1680億美元,雖然高於Facebook,但僅為Google(谷歌)市值的一半。如以該數據計算,則馬雲的身家在上市後僅為149.5億美元。在華人富豪榜的最新排名將是第6名,雖然不及此前的算法亮麗,但仍然超越馬化騰。

事實上,阿里巴巴上市將會令集團的高管身家普遍高漲,催生出更多億萬富豪。《華爾街見聞》指,馬雲的第一副手、集團副董事長蔡崇信持有3.6%的股份,以市值2,500億美元計,他的身家將達90億美元(約702億港元)。此外還有5名高管持股份額可能接近1%,包括首席執行官陸兆禧,首席運營官張勇,首席財務官武衛,首席技術官王堅,以及法律總顧問Timothy A. Steinert,即他們的身家都將接近25億美元(約195億港元)。 (接下頁)

[NT:PAGE=$]

阿里巴巴IPO有望成為美國史上最大規模IPO,主要是由於其盈利前景被各界看好。據外電引述集團提交的招股書披露,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九個月,實現總營收為65億美元,營收成本為16億美元。歸屬阿里巴巴集團的淨利潤為177.13億元人民幣,約合28.49億美元。

由於阿里的財政年度截止在每年3月31日,因此其最新的財務數據有不同版本。大陸媒體引述招股書披露,集團在2013全年(截至12月31日)的淨利潤為220.08億元人民幣(約273.6億港元),總營收為491.47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來自中國市場營收為424.09億元,國際市場46億元,雲計算和互聯網基礎設施為7.26億元,其他業務營收為14.12億元。

雖然以營收水平計,阿里目前僅與facebook相當,遠不及谷歌和亞馬遜。但去年第2至第4季度,其營收增幅高達57%,去年「雙十一」期間集團更曾創下電子商務銷售神話,第4季淨利同比增長達110%。這些強勁的增長幅度,不僅遙遙領先內地競爭對手,在全球亦首屈一指,加上內地市場尚未飽和,業界普遍認為集團未來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因此願意給予較高的估值。

招股書也顯示,阿里擁有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交易平台,涵蓋零售與批發貿易兩大領域。截至2013年底,淘寶和天貓的活躍買家數超過2.31億,活躍的賣家數大約為800萬。2013年,「中國零售平台」的交易總額(GMV)達到15,420億元,約合2,480億美元。這一規模,遠超eBay和亞馬遜,成為全球第一。

另外,由於集團本身並不直接售賣商品,也沒有庫存。在純粹的平台模式下,毛利率水平一直很高。2009年以來,集團毛利率一直在70%上下浮動,最低66%,最高78%。而且隨平台交易額的放大,收入規模亦水漲船高。

图片说明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令阿里巴巴棄港赴美IPO的合夥人制,昨天也終於招股書內揭曉真貌!據文件顯示,阿里自1999年一直以合夥人精神運營及管理公司,並於2010年將之確立為「阿里巴巴合夥人」或「湖畔合夥人」。目前其合夥人組織共28名成員,包括22名阿里管理層及6名關聯公司及分支機構管理層,合夥人必須維持「有意義的股東權益水平」,合夥人將獨享提名多數董事會成員的權利。

招股書顯示,除馬雲和蔡崇信為永久合夥人外,其餘合夥人在離開阿里或關聯公司時,即從阿里合夥人退休。每年合夥人可提名選舉新合夥人候選人,新合夥人需滿足在阿里工作或關聯公司工作5年以上,對公司發展有積極的貢獻,高度認同公司文化,願意為公司使命、願景和價值觀竭盡全力等條件。而為確保合夥人與阿里巴巴股東利益一致,制度要求在作為合夥人期間,每個合夥人都必須持有一定比例的公司股份。

招股書同時提到,阿里合夥人將擁有獨家提名多數董事會成員的權利,但董事提名候選人,必須在一年一度的股東大會上獲得大部分票數支持,方可成為董事成員。

和一般意義上的雙重股權結構有所不同,阿里巴巴合夥人制度並非將高投票權股份集中於幾個創始人手上,而是一個每年不斷吸收新的合夥人成員團隊來管理。此管理結構可保證團隊的創新能力,又可確保管理持續性及穩定性,不會因個別創始人退休或身份變動而影響公司營運。

阿里於申請文件中披露,雅虎和軟銀總共持有公開上市前阿里巴巴57%的股權,軟銀是阿里最大股東,在IPO後軟銀將仍持有阿里逾30%股權。而據馬雲、蔡崇信、軟銀及雅虎達成的投票協議,軟銀及雅虎已進一步同意投票支持合夥人提名。但按此前一份協議,雅虎持股比例料將下降,因雅虎將於IPO過程中出售手中約40%的持股。

阿里巴巴董事會現時有4名成員,分別為馬雲、蔡崇信、軟銀首席執行長孫正義(Masayoshi Son)以及雅虎(Yahoo)首席開發長杰奎琳.雷瑟斯(Jacqueline Reses)。IPO後,董事會成員將增至9名。

图片说明 
1999年馬雲在杭州自家湖畔公寓裡創辦了阿里巴巴,所以阿里的合夥人又叫「湖畔合夥人」。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合夥人制度由來則追溯至1999年,阿里巴巴創始者們一直以合夥人的精神運營及管理公司。為保持公司這種合夥人精神、確保公司的使命、願景、和價值觀的持續發展,於2010年7月決定將此種合夥人協議正式確立下來,取名「湖畔合夥人」,取自馬雲和創始者們創立阿里巴巴的地方,即馬雲當時的公寓「湖畔花園」,亦稱作「阿里巴巴合夥人」。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