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
台灣政經
因應颱風造成花蓮重災,賴清德總統今 (25) 日前往花蓮國軍前進指揮所,關心受災民眾及災後復原情形。賴清德表示,針對遭沖毀馬太鞍溪橋,已指示交通部全力搶修,預計下 (10) 月底前,先搭建便橋,4 個月完成結構性便橋,在明 (2026) 年底前建好永久橋梁,也允諾總工程費 24.5 億元由中央全額負擔。
台股新聞
第一銀行致力於強化 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落實「永續金融,第一品牌」的長期價值,將自然風險納入授信與投資政策,也攜手產官學研推動瀕危動物保育、鳥類窗殺改善、海洋藍碳研究及環境教育等多項行動,今年再度獲環境部「國家企業環保獎」肯定,榮膺最高榮譽「巨擘獎」,9 月 5 日由環境部長彭啟明頒獎,第一銀行總經理周朝崇代表受獎,並由第一銀行董事長邱月琴代表接受副總統蕭美琴晉見表揚。
台股
媒體報導台亞風能計畫在東海岸開發 3 處陸域風場,因涉及景觀、噪音、環敏區域等環境議題,於環評蒐集意見階段,引發地方反彈。經濟部今(8)日強調依法嚴格把關陸域風場設置,台亞風能開發案未取得地方共識、釋疑生態影響前,經濟部不會同意開發。經濟部表示,目前已依法嚴格把關陸域風電設置,所有開發案都須依環評法規辦理環境影響評估及取得地方政府同意,再由經濟部正式轉送環境部進行實質審查,期間會公告環說書摘要並舉辦公開會議。
台灣政經
今(2)日全國工業總會發表 2025 白皮書,建議緩徵碳費。環境部回應指出,碳費制度以減碳為核心,透過優惠費率與高碳洩漏風險折扣,鼓勵低碳投資,推動產業升級。針對關稅衝擊,環境部已納入高碳洩漏風險評估,並與經濟部研議中。截至 8 月 31 日,已有 430 家工廠提出自主減量計畫,佔收費對象逾 9 成。
台灣政經
環境部今 (26) 日上午指出,針對近日網傳「小鳥喝光電板紅水後秒暴斃」影片,於 8 月 24 日第一時間即積極查證。經由專家進行比對,證實該影片係以人工智慧(AI)技術製作之假影片,內容與事實不符,已報請檢察機關追查來源,追究造假與散布不實訊息之責任。
台股新聞
由台灣民團發起的 726 大罷免失敗後,外界及執政、執政黨內外都有呼聲要求內閣改組,台北市長蔣萬安日前建議總統賴清德找和碩 (4938-TW) 電子董事長童子賢來組閣。三三企業交流會理事長林伯豐今 (20) 日指出,他認為只要是重視經濟發展、有利於發展遠景都會贊同,但他個人建議,未來不論是局部或全面內閣改組,盼能以經濟內閣為主,朝向經濟重點來進行思考。
台灣政經
近期英國、歐盟及美國陸續釋出碳邊境調整機制 (CBAM) 草案及修正方向,為維護台灣業者權益,環境部與相關部會積極參與公眾諮詢並反映我國意見。同時,為避免碳洩漏及維護產業競爭力,目前正與水泥、鋼鐵公會及相關單位討論列管產品、碳排預設值、計算邊界等試申報事宜,預計明 (115) 年上半年完備相關法規後啟動試申報,於 116 年第一季申報 115 年納管產品碳排放量,明年邁入台版 CBAM 元年。
台股新聞
環境部今 (18) 日正式公布「加強投資綠色成長淨零產業實施方案」首批 12 家搭配投資人名單,宣告「台灣綠色成長基金」邁入實質投資階段。環境部已從 140 餘家潛力的投資對象初步篩選出 60 多家進入評估,近期就將展開媒合。環境部強調,114 年第 3 季與第 4 季將陸續辦理搭配投資人遴選,持續擴展綠色投資陣容,與民間攜手建構完整的「綠色金融生態系」。
台灣政經
針對社會各界關切本次丹娜絲風災後太陽能板回收處理進度,環境部長彭啓明在個人社群網站強調,已在昨 (17) 日行政院院會已完整說明,太陽能板屬可循環資源,並非採焚化掩埋,他並重廢太陽光電模組為一般事業廢棄物,環境部要求光電業者於二週內務必儘速清除廢並復原現場,屆期若未完成清除將依廢棄物清理法規定裁處,最高可處 300 萬元以下罰鍰。
台灣政經
光電設施對環境衝擊成為今 (16) 日立法院焦點。立委揭露,過去 8 年多起大型光電案場變更土地使用卻未經環評。環境部長彭啟明坦言制度有漏洞,已著手檢討並研議修法。針對嘉南地區近期災損光電板約 14.5 萬片、重達 2,800 噸,他強調已安排 4 家專業處理業者清理,預計 1.5 個月內完成,且光電板非有毒廢棄物,日前至災區針對 10 項重金屬進行量測,結果顯示多數為零檢出。
台灣政經
環境部於今 (14)日發布服務業、運輸業、醫院及大專校院等 4 類溫室氣體盤查作業指引,以協助今 (114) 年公告擴大盤查對象執行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作業。環境部預計自 7 月中旬開始與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合作辦理一系列輔導說明會,並於今年 9 月進行申報系統試行填報,以確保所有受納管的事業能在 115 年 4 月 30 日前順利完成 114 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的盤查登錄。
台灣政經
交通部觀光署整合中央、地方政府及民間法人團體,舉辦第 2 屆「觀光亮點獎」,於今 (11) 日起開跑觀光署表示,此次共有 52 個單位,推薦 191 處景點進行網路票選,角逐十大亮點殊榮,網路票選活動至 7 月 31 日截止。觀光署副署長黃勢芳表示,評選機制幫民眾推薦觀光亮點,展現台灣觀光軟實力,盼透過票選活動,帶動地方觀光旅遊商機。
台股
當淨零轉型已成趨勢,綠領人才薪水有多高?環境部連續第二年與 104 人力銀行 (3130-TW) 合作完成 2025 上半年《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2025 年 1 到 4 月,企業刊登綠領人才職缺揭露月薪中位數 4 萬元,比整體職缺 3.8 萬元高出 5.3%,其中,綠領醫療(非醫師)可達 7.5 萬元,比整體綠領 4 萬元高出 88%,另有 30% 的綠領職缺依人才條件面議薪資。
台股
隨著全球淨零轉型浪潮席捲而來,台灣綠領職場正快速擴張。環境部與 104 人力銀行 (3130-TW) 昨(4)日共同發布《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揭示綠領職缺數量創下 8 年來新高,顯示綠色經濟已成為帶動就業市場的重要引擎,且「AI + 綠領」成職場最夯。
台股
我國碳費制度已於 114 年正式實施,預估徵收對象涵蓋約 252 家企業(共 464 家工廠),企業於 115 年 5 月須依 114 年排放量來申報繳納碳費,環境部指出,目前還有 2 成的碳費徵收對象未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的申請,鼓勵企業積極投入減碳行動並享有優惠費率,提醒有意願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申請的業者,務必於今年 6 月 30 日前填具申請表並正式行文至該部提出登記申請,即可先保留優惠費率資格,再於 8 月 31 日前完成計畫書的補件作業。
台股新聞
環團今 (23) 日控訴,台塑 (1301-TW) 六輕數度拖延啟用海淡廠,環境部卻僅裁處 30 萬元最低罰鍰,質疑無法有效遏止台塑的違法與鉅額不當得利。台塑今日以 4 點聲明表示,強調公司興建麥寮海淡廠,但期間受疫情、貨運塞港影響,且期程延後非台塑所能掌握,將於今年 9 月 30 日前完成海淡廠營運。
台灣政經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 19 日就環境部(前身為環保署)撤銷台中市環保局裁罰中火生煤使用量超標案,一審判決台中市環保局勝訴,環境部將提上訴。台電於昨 (20 日) 晚表示,面對台中市府處分,台電將依法提起行政院救濟,盼各界理解。台中市政府於 2019 年依《台中市管制生煤自治條例》,除三度開罰台中火力電廠共 1800 萬元,亦廢止中火 2 號機、3 號機的固定汙染源操作許可證及生煤使用許可證,相關處分遭環境部撤銷,中市府向行政法院提起訴訟,前(19)日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一審判決環境部敗訴、台中市府勝訴。
台股
碳費已於今年開徵,資誠普華綠色科技公司作為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PwC Taiwan) 的策略合作夥伴,於今 (2025) 年 5 月取得環境部核可查驗機構資格,為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中具備此專業能力之機構,正式開展為環境部列管之排放源提供專業查驗服務,也象徵著傳統會計審計與永續發展領域將更緊密地結合。
台股新聞
證交所今 (27) 日與旗下碳交所舉行「台灣自然碳匯永續共生行動計畫」啟動儀式,證交所、碳交所董事長林修銘需宣布,未來透過跨部會合作,響應國家淨零政策,攜手推動本土自然碳匯,初步選定宜蘭、雲林 2 地各 50 公頃土地上,向環境部申請台灣的「自然碳匯」,成為我國碳匯示範案例。
台灣政經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 (26) 日上午審查 114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決議有關環境部主管預算凍結報告案 142 案(含報告事項 134 案及討論事項 8 案),除 1 案因環境部尚未就「水泥業空污排放標準」提出修正案,故「空品保護與噪音管制」業務的 500 萬元仍凍結外,其餘預算凍結案均已解凍,共解凍經費約 8.17 億元,刪除 2.78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