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嘉隆
台股新聞
美國聯準會(Fed)宣布降息 25 個基點,將基準利率降至 4.00% 至 4.25% 的區間。此舉不僅是今年來首次降息,更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的連鎖反應。資深財經學者吳嘉隆在今 (23) 日播出的網路節目中,針對降息後的經濟動向剖析,他指出,這標誌著全球經濟正式進入「後通膨時代」,並非單純的政治操作,更進一步為台股的未來走勢大膽預測:最終站上 3 萬點。
台灣政經
台灣與美國的關稅談判進展緩慢,引發朝野各界關注。財經專家吳嘉隆昨(9)日接受華視節目專訪指出,台美關稅「卡關」主因在於,台灣未能掌握川普政府的談判邏輯與價值取向。他建議,台灣應主動出擊甚至大膽向美方「開價」,如用台積電擴大設廠來交換 20% 關稅下調至 9% 或 12%,不只半導體產業,應效法猶太人擴大對美投資,創造美國對台灣的依賴與利益連結,才可望打破僵局,促成更有利的關稅協議。
台股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稱將對所有進口半導體課徵 100% 關稅,但在美國設廠企業可豁免,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指出,川普透過高關稅施壓企業赴美投資已陸續達成目標,高關稅只是短期擾動,並不會造成通膨壓力,且隨著油價回落,美國聯準會 (Fed) 應更有條件啟動降息;對於台股展望,他認為,下半年應比上半年好,看好 AI 產業爆發力將成為指數上升的重要動能,並樂觀喊出 3 萬 2 千點目標。
台股新聞
美國宣布台灣暫定 20% 關稅,財經學者吳嘉隆今 (1) 日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表面上看似單純的 20% 關稅,其背後的「232 條款」才是真正足以撼動台灣經濟的「大魔王」。他揭露美國在談判的三大底線包括:擴大對美投資、對美開放市場及在對中貿易政策上與美國保持一致。
雜誌
吳嘉隆川普的中東行不僅促成油價走低、降低關稅衝擊,還媒合 AI 企業開拓中東市場,最重點則在於拉攏中東牽制中國,洗去習近平的在地影響力。從地緣經濟連結到地緣政治,川普這趟中東行的外溢效應,還可望擴大台灣的國際空間。5 月中旬川普的中東之行,大大改變了地緣經濟與地緣政治,可能影響未來 30 年到 40 年的國際局勢。
雜誌
吳嘉隆川普關稅策略看似反覆,實則依循交易經濟學:施壓、讓步、互利。他先以高關稅迫使談判,後以「實驗室洩漏」企圖阻斷對話,推動其「B 計畫」,將關稅收入用於削減赤字、吸引外資。相較胡錦濤時期中國的靈活應對,習近平貿易戰「以牙還牙」失策,致中國陷困境。
雜誌
撰文:吳嘉隆在國際上,總體經濟發展的最高階段是追求全球化,擁抱自由貿易。傳統上,全球化的基本邏輯是透過古典經濟學所講的比較優勢來進行國際分工,以實現自由貿易所帶來的經濟利益。但是現在,人們不只要考慮經濟利益,也要考慮安全,從人身安全、個資安全、供應鏈安全,一直到國家安全。
雜誌
撰文:吳嘉隆聯準會(Fed)降息之後,金融市場出現了一個相當意外的發展,那就是債券價格反而下跌,殖利率反而走高。從前年下半年到去年一整年,台灣市場上熱賣著美國債券以及他們的 ETF 金融產品,所根據的就是降息展望。投資美國公債真的是送分題嗎?表面上看,一旦降息周期正式展開,債券的殖利率通常會跟著下跌,價格會走高,這樣的邏輯很容易懂,台灣很多閒置資金於是就進場了,甚至還流傳一句話,就是投資美國公債等於是送分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