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周二 (15 日) 在賓州宣布價值 920 億美元的人工智慧 (AI) 和能源基礎建設投資承諾,亟欲強化美國在 AI 領域的競爭力。川普在卡內基梅隆大學舉辦的賓州能源和創新高峰會開幕式中說:「今天所做的承諾,正是為了確保未來會在賓州、在匹茲堡打造出來——我還要說,更會是在美利堅合眾國這塊土地上設計、生產與完成。
美股雷達
人稱「木頭姐」的女股神、方舟投資執行長伍德 (Cathie Wood),近期發布 2525 年的《大創意》報告,指出人工智慧(AI)將在未來幾年內大幅降低軟體開發成本,預計到 2030 年,這項變革將催生高達 13 兆美元的市場機會。伍德表示,隨著虛擬助理如 ChatGPT 逐漸取代人類程式設計師,在成本降低的同時,軟體開發的效率和生產力也將大幅提升。
根據《彭博》周二 (15 日) 報導,人工智慧 (AI) 新創公司 Anthropic 宣布推出一套專為金融服務業設計的 AI 解決方案「Claude for Financial Services」,瞄準市場研究、盡職調查與投資決策等金融專業場景,積極搶攻華爾街業務。
基金
台灣對等關稅議題未定,財報法說即將來臨,市場觀望心態濃厚,台積電 7/17 將舉行法說,市場高度關注,台股處在 22400~22800 點區間拉鋸,但只要關稅不要太出乎預期的差,加上第三季以後 FED 表明不排除再降息 2-3 碼,台股下半年仍有機會跟隨美股再挑戰 23000 點大關。
隨著華爾街即將進入財報旺季,KeyBanc 資本市場分析師點名幾家處境有利、可望受惠於人工智慧 (AI) 持續成長需求的三家半導體公司,分別是輝達、超微和博通。輝達AI 晶片霸主輝達 (Nvidia)(NVDA-US) 最受矚目,雖然該公司要到 8 月底才會公布財報,但分析師預期,在 Blackwell AI 平台帶動下,市場將持續上修輝達的獲利預估。
台股新聞
6 月份以來受美國關稅政策與以伊戰火影響,全球股價多空角力,科技股隨美中貿易談判正向,科技股表現亮眼,不過,7 月美國總統川普公布各國稅率帶動股價震盪,部份投資人轉向保守觀望,這也反應在基金規模變化上。根據 CMoney 統計資料,6 月規模增加前十名的全球股票型基金,投資主題主要分散在基建、AI、科技等。
美股雷達
美國舊金山市長 Daniel Lurie 周一 (14 日) 宣布,將開放全市 3 萬名政府工作人員使用其生成式人工智慧,進一步鞏固舊金山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先地位。舊金山市將使用由 OpenAI GPT-4o 提供支援的 Microsoft 365 Copilot Chat,為護理人員和社工等員工提供服務,以改善城市服務。
《CNBC》周一 (14 日) 報導,獲阿里巴巴 (BABA-US)(09988-HK) 投資支持的中國人工智慧 (AI) 新創月之暗面 (Moonshot) 於上周五 (11 日) 深夜發布開源大型語言模型 (LLM)Kimi K2,主打高效程式碼生成能力與極低成本,直指 OpenAI 的 GPT-4.1 與 Anthropic 的 Claude Opus 4 等市面主流對手,搶攻企業端與開發者市場。
基金
美日談判陷入僵局,主要卡關在 2 項議題,一是農產品,川普更是在社群發文指責日本國內面臨米荒,卻拒絕進口美國稻米;另一個是日本無法接受高達 25% 的汽車關稅。而日本之所以態度強硬,在於這兩項爭議不僅牽扯經濟利益,更是與日本國內政治局勢密切相關,此次談判時間點相當敏感,日本參議院改選在即,而農民與汽車業工人更是自民黨長期支持基本盤,若對美讓步,恐流失大量票源並衝擊選情。
美股雷達
《華爾街日報》周五 (11 日) 報導,知情人士透露,Google (GOOGL-US) 已同意支付約 24 億美元,獲得人工智慧輔助編碼工具 Windsurf 技術的授權。《路透社》尚未立即證實該報導。然而,Google 周五稍早,發言人向《路透社》透露,已聘請 Windsurf 執行長 Varun Mohan、聯合創始人 Douglas Chen 以及該編程工具研發團隊的部分成員加入其 DeepMind 部門,以增強自身在人工智慧領導地位的競爭地位。
美股雷達
在經歷了 2024 年的低迷表現後,記憶體晶片製造商美光科技 (MU-US) 今年飆升,財務長馬克墨菲 (Mark Murphy) 已制定出售美光持股的計畫。美光科技的營收和獲利一直表現強勁,今年的季度報告指出,人工智慧的強勁需求是其業績成長的主要原因。
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周四 (10 日) 再登新高,同一天輝達 (Nvidia)(NVDA-US) 市值正式跨越 4 兆美元,成為歷史上最有價值公司,顯示科技股和人工智慧 (AI) 交易再度驅動市場。巴隆周刊認為,投資人還有好幾個月的時間,可以享受這場宛如 1997 年盛況再現的派對。
基金
輝達 7/9 股價一度創歷史新高,市值突破 4 兆美元大關,成為全球首家達此門檻公司,增長速度超過蘋果和微軟,成為第 3 家市值超過 3 兆美元的美國企業。微軟、Meta、亞馬遜和 Alphabet 這 4 家科技巨頭貢獻了輝達 40% 以上的營收。
美股雷達
馬斯克最近發布了最新的人工智慧產品——Grok 4,並聲稱這款 AI 將「重寫人類知識庫」,成為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工智慧。在這次發布會上,馬斯克的言辭依然強硬,並強調 Grok 4 的智力水平已經超越博士級別。 Grok 4 的年訂閱價格高達 3000 美元,成為市場上最昂貴的 AI 產品,引起了廣泛關注。
美股雷達
馬斯克 (Elon Musk) 旗下的人工智慧公司 xAI 週三 (9 日) 正式發布 Grok 4,這是該公司自 2023 年推出首代大模型以來的第四次重要迭代,宣稱其為「世界上最強 AI 模型」。Grok 4 系列包括 Grok 4 和 Grok 4 Heavy 兩個版本,均為純推理模型,其中 Grok 4 為單代理版本,Grok 4 Heavy 則為多代理版本,支持四個代理同時運作,並且上下文窗口最高支持 256k tokens。
美股雷達
輝達周三 (9 日) 創造了歷史,成為全球首家盤中市值超過 4 兆美元的公司。當日美東時間早盤,輝達股價一度漲至 164.42 美元,日內漲幅擴大到 2.8%,市值隨之突破 4 兆美元的里程碑。儘管午盤時漲幅收窄至 2% 以內,最終收漲 1.8%,連續第二日刷新收盤最高紀錄,收盤市值達 3.974 兆美元,逼近 4 兆大關。
基金
最近不少高股息 ETF 吹起「降息風」,此時,不跟風的 ETF 人氣飆增。富蘭克林華美投信旗下三檔 ETF 將於 7 月除息,其中,首次配息的富蘭克林華美 FT 臺灣永續高息(00961),預估配息率逼近 15%,創下 6 月以來除息的 ETF 年化配息率最高紀錄;因參與配息最後買進日就在 7 月 15 日,公告配息日隔天成交量暴增 8.6 倍。
美股雷達
IBM (IBM-US) 股價今年來大漲逾三成,表現遠勝 Meta、微軟、輝達等科技巨頭。市場分析指出,AI 浪潮雖對許多仰賴「每席付費」模式的軟體公司構成威脅,但 IBM 因採用依使用量計費的商業模式,加上基礎設施軟體業務穩定,成為投資人眼中相對安全的選擇。
科技
隨著加薩戰爭爆發,以色列新創企業在軍事科技領域迅速崛起,吸引來自美國及本地創投基金的高度關注與投資。越來越多創業者與退役軍人攜手合作,推出具戰場應用的新技術,並積極拓展歐洲市場。根據《路透》報導,以色列新創追蹤機構 Startup Nation Central 的數據指出,在該機構註冊的所有國防科技新創公司中,超過三分之一是在 2023 年 10 月 7 日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致命襲擊並引發加薩戰爭之後成立的以色列國防部指出,在今年 6 月針對伊朗核設施與彈道飛彈目標的 12 天空戰中,以色列成功攔截 86% 的飛彈,顯示其空防能力進一步成熟,凸顯防衛科技在戰爭中的實際價值。
美股雷達
谷歌 (GOOGL-US) 周一 (7 日) 宣布兩項計畫,旨在探索人工智慧 (AI) 如何改善心理健康治療並擴大醫療覆蓋範圍。第一項計畫是與加拿大大挑戰組織 (Grand Challenges Canada) 和麥肯錫健康研究所 (McKinsey Health Institute) 合作開發的心理健康組織的實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