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美股雷達
報導:OpenAI允許員工向軟銀出售價值15億美元的股票
根據 《CNBC》報導,OpenAI 將允許其員工在新的要約收購中,向日本軟銀集團出售價值約 15 億美元的股票,這家人工智慧新創公司正在吸引更多知名投資者。報導稱,這筆交易是由軟銀執行長兼創辦人孫正義達成的,他正在尋求獲得 OpenAI 的更多股份。
美股雷達
GPU泡沫要破了?H100租賃價格崩跌至每小時2美元 專家:投資者宜分散投資
根據紅杉資本的最新報告,AI 產業的年產值已超過 6000 億美元,足以支撐數據中心及加速 GPU 卡等 AI 基礎設施的開支。隨著基於 A100 GPU 系列的 GPT-3.5 與 ChatGPT 的推出,AI 競賽自 2022 年 11 月 30 日以來迅速升溫,市場對高效能 GPU 的需求激增。
美股雷達
2029年才能獲利!OpenAI預計2026 年虧損擴大至140億美元
根據外媒檢閱分析的最新財務報告,OpenAI 預計到 2029 年才能實現盈利,而在 2026 年,其虧損將達到 140 億美元,幾乎是今年預計虧損的三倍。儘管如此,該公司對未來幾年的財務前景持樂觀態度。OpenAI 近期完成 66 億美元的融資,估值超過 1500 億美元。
美股雷達
1億美元志在參加 市場樂見輝達投資OpenAI 股價漲逾3%
輝達 (NVDA-US) 周四 (3 日) 股價上漲,係因投資者消化了該公司投資 ChatGPT 開發商 OpenAI 的消息。輝達周四股價上漲 3.4%,至 122.85 美元,而基準標普 500 指數下跌 0.2%。 在此之前,OpenAI 周三晚間宣布已籌集 66 億美元新資金,使其總估值達到 1570 億美元。
美股雷達
AI頂尖獨角獸!OpenAI完成融資66億美元 估值1570億美元 罕見投資限制
OpenAI 周三 (2 日) 表示,已完成最新一輪融資,募得 66 億美元資金,公司估值達 1570 億美元,穩居人工智慧 (AI) 領域頂尖獨角獸地位。本輪融資由美國新興風投機構 Thrive Capital 領投,微軟 (MSFT-US) 持續參與,值得注意的是,輝達 (NVDA-US) 和軟銀 (9984-JP) 首次對 OpenAI 進行投資。
美股雷達
OpenAI今年虧損約50億美元 明年營收上看116億
《CNBC》證實,OpenAI 今年營收預計 37 億美元,虧損約達 50 億美元。一名知情人士透露,OpenAI 上個月營收達 3 億美元,自去年初以來增長了 1,700%,公司預計明年銷售額將達到 116 億美元。據知情人士表示,微軟 (Microsoft)(MSFT-US) 投資的 OpenAI 目前正進行一輪融資,這將使公司估值超過 1,500 億美元。
美股雷達
OpenAI領導層再添動盪 技術長與另兩名高層閃辭
OpenAI 技術長 Mira Murati 與另兩名技術高層人員,於周三 (25 日) 宣布辭職,讓近期原本就陷入高層動盪的這家公司再添新的波折。這次領導層變動之際,OpenAI 正試圖開闢一條有爭議的成長之路,考慮將其業務重組為營利性公益公司,並計畫首次授予執行長 Sam Altman 7% 的股權,這是公司自成立以來的重大轉變,預計將讓 OpenAI 對投資者更有吸引力。
美股雷達
傳OpenAI擬去除非營利控制 取消投資回報上限 執行長首獲公司股權
知情人士透露,ChatGPT 開發商 OpenAI 正計劃將其核心業務重組營利性利益公司,使其擺脫非營利董事會的控制,旨在增強公司對投資者的吸引力。根據消息人士的說法,OpenAI 的非營利機構將繼續存在,並擁有新營利公司的一小部分股份。這一變革可能會影響公司在新治理結構下管理人工智慧風險的方式。
OpenAI支持的人形機器人Figure 02發表 深度學習力引關注
AI 人形機器人新創公司 Figure AI 發表第二代人形機器人 Figure 02,正如其名稱所暗示的那樣,這一堪稱目前最先進的人形機器人是 2023 年推出的 Figure 01 的後繼產品。此次最引人注目的補充是與 OpenAI 的長期合作夥伴關係,該合作幫助 Figure 在 2 月籌集了 6.75 億美元的 B 輪融資,獲得貝佐斯、Nvidia(NVDA-US)、微軟 (MSFT-US) 和 OpenAI 等重量級企業的支持,市值高達 26 億美元。
歐亞股
傳軟銀正與銀行商討借貸100億美元 以投資AI相關計畫
據美媒《The Information》報導,日本軟銀最近與銀行商談,希望融資 100 億美元投資能源相關計畫,同時探索如何購買大量輝達的 GPU。依照軟銀的設想,它將首先成立一家特殊目的公司 (SPV),然後 SPV 向銀行借錢買 GPU 及投資能源,接著將 GPU 租借給軟銀,用這樣的貸款結構,可以確保軟銀將債務從資產負債表中剝離。
美股雷達
OpenAI下個月起斷供中國API服務 多家本土業者迅速推「搬家」方案搶客
彭博資訊報導,據中國消息,ChatGPT 開發商 OpenAI 以電子郵件告知多位用戶,7 月起將開始阻止來自非支持國家和地區的 API 流量,意味不在支持名單內的中國當地開發商,將無法再使用 OpenAI 工具和軟體。 雖然 ChatGPT 尚未在中國推出,但許多中國新創公司透過虛擬私人網路(VPN)或其他方法,已經能夠存取 OpenAI 的 API 平台並使用它來建立自家應用程式。
美股雷達
報導:蘋果與Meta等公司商談AI領域合作
為了追趕人工智慧的大潮,蘋果 (AAPL-US) 正試圖和更多人工智慧公司討論合作,包括長期競爭對手 Meta (META-US)。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蘋果正和 Meta 公司討論,將其生成式人工智慧模型整合到蘋果最近發布的 Apple Intelligence 中。
美股雷達
挾軟體凱旋歸來!OpenAI重啟人形機器人研究團隊
以聊天機器人 ChatGPT 聞名的 OpenAI 正在重啟其機器人研究小組。隨著外界對 AI 驅動的機器人技術的投資升溫,這家生成式人工智慧 (Gen AI) 領域的先驅,在三年後重返實體機器人領域。三位消息人士透露,OpenAI 在 2021 年 7 月關閉其機器人團隊,但該公司目前又招募研究工程師來重建團隊。
美股雷達
Scale AI新融資10億美元 背後是95後華人
人工智慧公司 Scale AI Inc. 近日在今年最大的融資交易之一中,籌集了 10 億美元,其估值大約翻了一倍,達到 138 億美元。本輪融資由 Scale 現有投資者 Accel 領投,新的企業支持者參與其中,包括 Amazon(AMZN-US)、Meta(META-US) 以及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AMD-US)、ServiceNow(NOW-US) 和 Intel (INTC-US) 的創投部門。
美股雷達
人事難搞!4年計畫1年就拆夥 OpenAI解散超對齊團隊
《CNBC》知情人士周五 (17 日) 透露,在原定 4 年期的「超對齊計畫 (Superalignment)」兩位關鍵團隊領導人離職後,OpenAI 解散了這個專注於人工智慧長期風險的團隊,該團隊組建僅一年,部分成員將被重新分配至公司內其他團隊,其餘則已全數離職。
美股雷達
暗度陳倉?微軟推全新AI模型MAI-1 參數達5000億 對抗谷歌、OpenAI
《The information》報導,美國科技巨頭微軟 (MSFT-US) 將推出一款參數達 5000 億的全新 AI 模型產品,內部稱為 MAI-1,由前谷歌 AI 負責人、Inflection CEO 穆斯塔法 · 蘇萊曼 (Mustafa Suleyman) 負責監督。
美股雷達
美8家新聞社聯手控告微軟、OpenAI 非法複製內容以訓練AI模型
美國 8 家新聞社周二 (30 日) 在紐約聯邦法院對 OpenAI、微軟 (MSFT-US) 提起訴訟,指控這兩家公司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使用其新聞作品來訓練生成式人工智慧 (Gen AI)。8 家新聞社分別為《紐約每日新聞》、《芝加哥論壇報》、《奧蘭多哨兵報》、《水星報》、《丹佛郵報》、《先鋒新聞》等,均隸屬於奧爾登 (Alden) 全球資本公司旗下媒體新聞集團 (MediaNews Group) 。
美股雷達
出場即巔峰?不只淡馬錫 OpenAI也找UAE建造AI晶片帝國
《金融時報》周五 (15 日) 報導,本周剛剛成立的阿布達比人工智能投資公司 MGX,正與 OpenAI 就投資晶片業務展開初步討論,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UAE) 志在成為全球 AI 發展要角的最新行動。主權基金穆巴達拉投資公司(Mubadala) 和 UAE 人工智慧和雲端運算技術巨頭 Group 42 是 MGX 公司基石投資者。
美股雷達
阿特曼身價至少20億美元 但與OpenAI毫無關係
在 ChatGPT 爆紅之後,OpenAI 執行長阿特曼 (Sam Altman) 就成了生成式 AI 浪潮第一代言人,但他的個人財富,目前與這家新創公司並無關聯。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這位 38 歲的人的身價至少為 20 億美元,是這一指數首次對他的財富進行評估。
美股雷達
OpenAI主張紐時「駭進」ChatGPT 製造訴訟證據 應予駁回
OpenAI 周一要求法官駁回《紐約時報》部分指控,主張《紐約時報》「花錢請人破解 ChatGPT,為本案生成 100 個侵犯版權的示例。」根據 OpenAI 周一向曼哈頓聯邦法院提交的訴狀,OpenAI 聲稱《紐約時報》「進行了數萬次嘗試,才產生了高度異常的結果」,且該公司使用了「明顯違反 OpenAI 使用條款的欺騙性提示」,「一般用戶不會這樣使用 OpenAI 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