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化
大陸政經
消費電子復甦、新能源車、人工智慧(AI)應用等需求釋放,帶動中國國產本土晶圓代工廠商業績增長,客戶與供應鏈雙雙奔赴「在地化」模式。「我們訂單最近都接不過來,基本都是(中國)國內訂單。」一位深圳本地指標性晶圓代工廠商工程師表示,大概從去年第三季開始,產能利用率顯著提升,即便春節放假期間,在崗工程師幾乎是「一頂三」工作強度。
台股新聞
保險業高度關注的「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第四階段在地化及過渡性調適措施今 (31) 日正式出爐,共有六大重點,其中,依照台灣本地資料調降死亡、長壽、罹病、脫退等新興風險係數,整體來說,將會拉高 ICS 資本適足率、減少風險資本,保險局長王麗惠表示,未來會持續觀察國際金融環境,滾動式檢討,不過,暫無第五階段在地化及過渡性措施的規劃。
台股新聞
為協助保險業接軌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 (TW-ICS),金管會保險局今 (16) 日公布第三階段在地化、過渡性措施,其中,壽險業在 2023 年底前持有的可贖回債,在最近可贖回日前的利息可納入適格資產,此外,新興風險訂定 15 年自 0% 線性遞增至 100%。
台股新聞
半導體材料供應商華立 (3010-TW) 今 (14) 日公布去年財報,受惠庫存控制得當、產品組合優化及撙節管銷費用,毛利率與營益率同步走高,全年稅後純益 21.14 億元,年減 14.93%,每股稅後純益 8.96 元,為歷史第三高。華立董事會也通過去年盈餘分配,每股決議配發 5.2 元現金股利,配發率 58%,以今日收盤價 111 元推算,殖利率約 4.68%。
2025-02-20
2024-12-31
2024-04-16
2024-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