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稅行動即將開始 日本愚人節快樂
鉅亨網新聞中心
和訊外匯訊息 只剩下3天時間,日本將會開始進行17年以來第一次的銷售稅提高。目前日本正在加緊生產1日元(約合人民幣6分)的硬幣。據悉,在1989年消費稅增稅時,就曾因為1日元硬幣嚴重不足引起混亂,以此為戒,造幣局將做好準備以提供充足的硬幣。
另外,為了“不輸給消費稅”,日本的百貨店伊勢丹新宿本店,將於同日在youtube上公開一段由該店約500名員工表演的舞蹈;日本各大餐飲連鎖企業紛紛在4月1日消費稅增稅前研究各種應對措施,包括推出打折券和特惠菜單。
還有報導稱,日本投資者目前正在囤積金條,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短期收益。投機者現在買進黃金,再銷售稅上漲之后又會賣給交易商。
從4月1日起,日本的消費稅稅率將從現行的5%上升到8%。1989年開始導入消費稅制度時,正好趕上泡沫經濟岌岌可危、大廈將傾的關頭,很難界定消費稅於其中的影響。不過,1997年的增稅,其影響之深遠是當權者始料未及的。1997年的增稅加之次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日本陷入了長期通貨緊縮、經濟倒退、財政入不敷出的連鎖。1997年當年的稅收雖然有小幅增加,但1998年就掉落到1996年的水準一下,此后再也沒有回復到1997年的水平。並導致時任首相橋本龍太郎下臺。
出於對日本經濟前景的擔憂,外國投資者開始撤出日本股市,今年已經賣超9000億日元(約合88億美元)日股,一反去年創紀錄買超15.1萬億日元的情況。日經225指數今年下跌12%,而2013年日本股市曾勁揚57%。
對於以增稅應對巨額財政赤字手段的觀點,日本經濟學者、早稻田大學教授原田泰表示,“用增稅來填補社會保障的缺口這種做法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社會保障費用占gdp的比例,1970年時僅有4.6%,2010年上升到了24.6%,2060年將達到53.5%。消費稅1%相當於gdp的0.5%的稅收。這樣,到了2060年,社會保障費用比現狀上升28.9%時,消費稅就要上漲57.8%,達到62.8%,才能填補上金額的缺口。因此,要維持現行的社會保障制度,僅以消費稅為財源來籌措資金是完全不切實際的。過高的稅率會嚴重影響正常的經濟活動,還會導致偷稅漏稅行為層出不窮。最終結果就是稅率越高,征收到的稅金越少。可行的辦法,唯有減少對老齡人口的社會保障支出。”
經濟評論家森永卓郎表示,增稅的做法是對富人的照顧。“如果將社會保障的財源完全由保險(放心保)切換為稅金,那么企業的負擔就會變成0。”“普通階層的收入的80%都用於消費,而富裕階層僅僅消費收入的20%。社會保險費是按照收入所得征收,而消費稅是按照消費金額征收。如果消費稅增加到10%,普通階層支付的消費稅為80%乘以10%,即收入的8%,而富裕階層僅需付出2%。換言之,如果將社會保險財源轉嫁到消費稅上,富人的負擔就會變成四分之一。(完全由保險切換為稅金時)企業的負擔如果變成0,富人的負擔就減少到八分之一。”
日本國民對增稅的態度大抵分為“無可奈何地接受”和“不能接受”兩種。根據讀賣新聞社進行的輿論調查,回答“明年四月增稅之后將減少家計開銷”的受調查者比例達到56%,回答“不會”的只有40%。希望政府在增稅時給予生活必需品減稅待遇的人占74%。此外,對景氣好轉有切身感受的人只有17%,沒有實感的卻高達77%。
安倍上任之后大力施展“安倍經濟學”,日元匯率一路走低,股市水漲船高。大半年之后,景氣似乎有了不少改觀,以汽車為代表的出口行業受益匪淺。然而,制造業與服務業、大都市和周邊地方、大企業和中小企業的境遇卻截然不同,由於原材料、能源成本的上升,許多行業的處境也是舉步維艱。不少民眾指出,安倍包括增稅的一系列舉措根本原因都是為了迎合大企業、大財團、外國投資者,讓他們賺得盆滿缽滿,普通百姓的生活卻捉襟見肘。在增稅已成既定事實的當下,將政策的天平傾斜向大多數人,大力改善凋敝已久的民生,而不是繼續照顧金字塔塔尖的少數人群,才應該是安倍政權的第一要務。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