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葉檀:沒有對權力與金錢的制衡 貪腐將野火般蔓延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9-03 09:30

葉檀 知名財經評論家、財經專欄作者(資料圖)
葉檀 知名財經評論家、財經專欄作者(資料圖)

山西煤老板因煤而生,因煤而滅,邢利斌、張新明、賈廷亮等煤老板的名字,為山西市場經濟發展之初刻上野蠻生長的烙印。土豪炫富、7000萬嫁女只是小節有虧,圍繞黑金的權商關係鏈,以賄賂、槍械等手段玩轉所有資源為我所用,當地利益群體鐵板一塊,共同抱緊某棵大樹大發“災難財”,才是症結。他們在當地留下的是環境難民、經濟難民,盤根錯節的利益鏈,以及難以洗刷的恥辱。

官員與煤老板前后銜接,互相呼應。張新明能量之大,能夠將法院辦成自己的私庭,股權出售后市場價格上升可以借助法院以貌似合法的手段強行要回。剛重組成立一年半的晉能集團董事長與總經理雙雙被調查,似乎也與張新明有無法擺脫的關係。

市場如此之黑,與山西煤炭經濟發跡之初的血腥有關。從清末晉商開始到閻錫山執政山西之后,山西市場經濟中斷,更不知何為規則市場。《煤老板自述三十年》的作者劉勁飛曾生動地寫下,搶煤礦時動用武器“先打自己一槍”、“再弄死兩個人”擺平械斗的情形。煤老板就是在叢林社會的槍林彈雨中闖出來的“狼頭”,他們首先比拼的是狠,其次是智慧與人脈,最後才是經營能力。到現在為止,煤老板沒有顯示出抵御行業周期下行的能力,煤價下跌一籌莫展,樹倒猢猻散下場慘淡。

腐敗的官場不僅不能劃出底線,反而推波助瀾。9月1日《新京報》報導,一位呂梁下轄某縣官員介紹,(官商)“相互支援”,指呂梁官員競選時找老板借款或由老板資助上位,即由老板資助官員買官;而老板遇到問題,由官員出面擺平,雙方一拍即合,監管者與被監管者異化為“好漢之間互相幫襯”的關係。

山西煤炭市場是其他市場的縮影,一個混亂沒底線的市場必然對應著一個混亂沒底線的官場。令人驚訝的不是煤老板的貪婪無度,而是當地失去了的秩序與法度,某些官員為虎作倀。當社會失去秩序,利益成為唯一的通行證,地面下的秩序成為真正主導社會運作的秩序。

此前煤炭價格暴漲,使山西驟然成為財富聚集地,各色人等輪番上場上演多幕好戲。一旦行業下行,冰山浮出水面,叢林社會的內部生態暴露在外部人眼前,規則重整才有可能,否則我們將看到一俊遮百丑的現象,趕出外省煤老板以應對輿論,從而進一步鞏固內部利益。

誰也不奢望中國市場經濟一夜成熟,面對叢林,監管者所能做的是確立底線遊戲規則,以免當地市場成為梁山泊聚義場。呵護市場經濟底線的前提是,維護當地司法機構的獨立,最起碼避免身披法袍的法官成為某些勢力的家丁;政府官員堅守自己的公益角色,起碼多數官員還擁有起碼的敬畏感與羞恥心;當地的大企業家受到平等待遇,起碼不會擁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權。中國市場發展中,政府擁有與其他市場經濟體不同的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成為資源分配者、遊戲規則的裁判員,因此官員擁有底線意識,比什么都重要。

目前披露的官商勾結貪腐案,讓我們直擊中國市場最糟糕的部分,並據此進行改革。但對貪腐案的解讀切忌出現偏差,如把矛頭直接指向市場經濟,認為是市場經濟提供貪腐土壤,要求減少甚至取消民營企業,回歸到國企一統天下的計劃經濟時代。不要忘記,在涉及煤老板的大案中,國企起到了轉移資產的重要作用。事實上,不僅在山西,在周濱案例中一些央企充當了私家錢袋子的不光彩角色。

地方政府並不是天然腐敗區,必須承認,擁有極大的財力與權力仍能秉持公正之心,為地方利益積極進取,是對聖人的要求。任何人能抵抗誘惑的最好辦法,前期有預算、中期有監管、后期有審計與懲戒,均衡的監管力量,才能讓人不能犯罪,懲戒讓人不敢犯罪。

煤老板的系列案昭示,沒有相對公平的法律,沒有對權力與金錢的制衡力量,貪腐將如野火般蔓延。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