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彭淮南憂QE鉅大外溢效果 全球金融仍存不確定性

鉅亨網記者王莞甯 台北 2014-05-05 08:55


台灣央行總裁彭淮南於亞洲開發銀行第四十七屆年會指出,先進國家採取有利於自身的貨幣政策,對開發中會員國產生鉅大的外溢效果,不僅不利於區域穩定和成長,也會抵銷亞銀援助開發中會員國的效率,再度強調主要國家採行寬鬆貨幣政策對中小國家的衝擊。

彭淮南解釋,先進國家透過亞銀提供優惠資金給開發中會員國,使其從事基礎和經濟建設,推升區域的永續成長;但另一方面,它們採取有利於自身的貨幣政策,對開發中會員國產生鉅大外溢效果,既不利於區域穩定與成長,也抵銷亞銀援助開發中會員國的效率。


他舉例,去年5月間傳出先進國家央行擬逐步縮減資產購買規模後,全球不少新興經濟體貨幣對美元持續重貶且資本持續流出,有些國家因而被迫提高利率,傷害經濟成長。尤其新興經濟體已不斷面臨國外衝擊,若持續累積,也容易導致重大的經濟金融事件,恐導致許多人會因此而失去生計、貧富差距因而擴大,包容的成長成為排他的衰退,使過去所有的努力毀於一旦。

亞銀最近公布的《亞洲發展展望》(Asian Development Outlook)也提及,此舉會造成金融市場的波動。

先進國家貨幣政策不一致 恐為全球金融體系埋下另一不確定性

彭淮南進一步說,先進國家不一致的貨幣政策,會對其他國家造成困擾。有的先進國家採取退場機制,降低資產購買規模,有的則因國內經濟未見明顯復甦,仍採取寬鬆立場,也有的計劃在不久的未來採取擴張性貨幣政策。或許這些不同的貨幣政策效應,多少會相互抵銷,但若政策實施的時點有異,恐將為全球金融帶來另一層的不確定性,仍不利於全球經濟金融穩定。

彭淮南更強調,對於開發中會員國而言,如何促進包容的金融,其重要性遠大於對外金融開放,畢竟一國開放資本帳,很容易成為跨國金融機構的犧牲品。

他認為,亞銀可在包容的金融和金融結構改革等方面多所著墨,以增進開發中會員國包容的成長。

另一方面,彭淮南說,亞銀應重視財務問題,尤其近年來全球利率偏低,使利息所得隨之下降,更造成亞銀的財務隱憂,對策包括有提高貸款利率以增加收入來源、移轉亞洲開發基金部分資產至亞銀一般資本資金(Ordinary Capital Resources)以強化貸放能力、增加共同融資等。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