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人民幣國際化:外貿增長新動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3-27 09:12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主管溫彬

人民幣的國際化從貿易結算起步,到直接投資、金融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特別是隨著人民幣貿易融資品種和范圍的擴大,將成為推動我國貿易進一步發展的新動力。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對外貿易額只有300億美元左右,貿易依存度為15%。隨著各項開放政策的實施,我國利用自身比較優勢,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對外貿易獲得快速發展。特別是200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貿易依存度大幅上升,2006年達到65%的歷史高點。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貿易依存度逐年下降,2013年為45%,但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則不斷上升。2009年我國超過德國成為全球出口第一大國。2013年我國進出口總額4.16萬億美元,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貨物貿易國。

如果說貿易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那么金融就是貿易的助推器。中國對外貿易的快速增長除了抓住全球化的歷史機遇、實施鼓勵出口政策、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外,金融在支援對外貿易增長方面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貿易融資正當時

從歐美經濟發展史來看,貿易和金融形成了相互依賴、共同發展的關係,並出現了貿易金融(TradeFinance)的概念。國際貿易商從早期開展易貨貿易到開始用貨幣作媒介進行貿易,縮短了交易鏈條、節約了交易時間、提高了交易效率,但同時也產生了相應的國別風險、法律風險、信用風險、匯率風險等。為了規避相關風險,銀行信用開始介入國際貿易中的各個環節,貿易商利用銀行的匯款、托收、信用證三大支付工具收付清償國際間債權債務,為貿易雙方降低了國家和企業的信用風險,提高了資金效率和安全性,國際結算也隨之成為國際性商業銀行的基礎業務。

另外,銀行還針對國際貿易結算的各個環節為進出口商提供資金融通與便利,特別是貿易商利用銀行杠桿可以以小博大,促進了國際貿易規模的迅速發展。由於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具有資本占用少、信用風險較低等特征,成為各家商業銀行競爭的主要業務領域,而且在該領域的產品和業務創新加快,已經從打包放款、進出口押匯等傳統貿易融資產品,發展到保理、福費庭,再到結構性貿易融資、供應鏈融資、應收賬款融資等創新產品,滿足了客戶的需要,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

目前,全球貿易融資的規模還沒有準確的統計。據估算,全球90%以上的貿易活動需要貿易融資、擔保或保險等貿易金融服務的支援。然而,自2008年爆發國際金融危機以后,全球貿易大幅萎縮,2009年全球貿易出口和進口分別比上年下降了22.2%和22.9%,中國也同比下降了16%和11.2%,除了各國需求放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外,貿易融資停滯也是造成貿易大幅下跌的重要因素。

人民幣國際地位顯著上升

全球80%以上的貿易融資是通過美元進行的,雷曼兄弟破產后,金融市場美元流動性大幅度緊縮,貿易融資利率大幅上升,企業難以承受,同時,金融機構之間因缺乏互信而收縮信用,減少對企業貿易融資的支援。據世界銀行估計,自2008年11月以來全球貿易的流動性缺口已由250億美元增至近3000億美元,這在歷次金融危機中是較為罕見的。

為了盡快恢復和促進中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2009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頒布《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當年銀行累計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僅為35.8億元。2013年,我國跨境人民幣結算量達5.16萬億元,占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11.7%,人民幣成為我國對外貿易中使用的第二大結算貨幣。

人民幣的境外使用地域來看,截至2013年年末,與中國發生人民幣實際收付業務的國家和地區已經超過222個。從產品覆蓋上看,由最初的跨境貿易結算逐步拓展至存款、貸款、擔保、清算、資金交易、理財、現金管理、債券承銷等各類銀行資產、負債和中間業務,產品門類更加齊全,品種更為豐富。

跨境人民幣業務快速發展帶動了人民幣國際地位的顯著上升。國際清算銀行(BIS)報告顯示,人民幣已躍居全球外匯市場交易最活躍的十大貨幣之列,交易地位從2010年的全球第17位躍升至第9位,日均成交額增長2.5倍。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3年12月,在國際支付中,人民幣所占比重為1.13%,較年初的0.63%增長近1倍,排名也從年初的13位上升到第8位。與此同時,中國和有關國家、地區的貨幣合作不斷深化,已經與23個國家和地區簽署貨幣互換協議,總規模超過2.5萬億元。此外,東南亞、東歐以及非洲的一些國家,已經或正在考慮將人民幣作為官方的儲備貨幣。

仍有廣闊發展空間

應該說,在金融危機導致美元流動性短缺的背景下,跨境結算使用人民幣以及我國金融機構提供人民幣貿易融資,有力地支援了國際貿易的恢復和發展。2010年,全球出口和進口分別增長了21.7%和21.5%,中國分別增長了31.3%和38.8%,中國進出口貿易的高增長帶動了國際貿易的復甦。而且,由於中國進口增速超過出口,2006年~2008年中國貿易順差占發展中國家貿易順差的44%,2010年~2012年下降到38.1%,中國為全球國際收支平衡作出了貢獻。

人民幣作為投資貨幣進展較快。2013年人民幣對外直接投資856.10億元,較上年增長了1.8倍;人民幣外商直接投資4481.3億元,較上年增長了0.8倍。

人民幣的國際化從貿易結算起步,到直接投資、金融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特別是隨著人民幣貿易融資品種和范圍的擴大,將成為推動我國貿易進一步發展的新動力,並在以下兩個領域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一是服務貿易。目前,國際上服務貿易占貨物貿易的比重平均在20%左右,而我國則為10%左右,且近年來呈現下降趨勢,使用人民幣結算或提供融資的潛在空間巨大。

二是與新興市場經濟體合作。一些國家發展較快,資源豐富、基礎設施建設需求旺盛,與我國有著較強的互補性,探討使用人民幣進行雙邊貿易和投資有助於規避美元流動性風險和貨幣錯配的匯率風險。

總之,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構建開放型新經濟體制”戰略指引下,人民幣利率匯率市場化、人民幣資本項目放開的進程將穩步推進,人民幣跨境使用將更加便利。以上海自貿試驗區為代表的創新政策試驗區為人民幣國際化開辟了新領域,人民幣國際化產品創新將加速推進。國家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打造升級版中國—東盟自貿區等戰略舉措將大大提升人民幣在中亞和東盟地區的使用規模。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