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產業:機遇與挑戰并存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3-21 15:17
國務院2013年出臺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環保部日前已經明確2014年將出臺土壤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這兩大領域的行動計劃。由此看來,未來幾年,環保投資將持續增加,環保執行力度將繼續加大,環保產業將得到全方位發展。
環保產業迎來重大機遇
隨著環境治理力度的加大,國家提出在2015年使環保產業成為支柱產業,環保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已經提升,環保產業將迎來包括財稅政策、資本市場準入政策在內的行業政策利好,吸引更多的資本和投資進入環境保護領域。
中投顧問環保行業研究員盤雨宏表示,當前我國的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處於逐漸深化的階段,但隨之而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突出,已經嚴重制約了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此,十八大報告首次專章論述生態文明,首次提出“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和“建設美麗中國”。同時指出,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在此理念的指導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行動綱領。
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十二五”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工業化、城鎮化將繼續快速發展,汽車保有量和煤炭消費總量持續增長,大氣環境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國家采取嚴格的大氣環境管理措施,將嚴格控制大氣污染物新增量,倒逼產業結構升級和企業技術進步,從而推動大氣環境質量不斷改善。脫硫、脫硝、除塵構成中國大氣污染治理產業三大重要板塊,其中脫硝產業規模最大。
在污水處理方面,預計到2020年城市污水處理率將不低於90%,我國污水處理業務市場空間廣闊。“十二五”期間,污水處理市場重點仍在城市,重心將逐步移向縣鎮,中部地區相關市場將全部處於成長期。針對管網建設滯后、維護能力差、監測不足的現狀,相關投資力度將加大。預計“十二五”期間管網投資2443億元,占污水和再生利用設施總投資的59%。
同時,國務院提出要推動政府采購公共服務,也是環境產業轉型的里程碑。只有環境服務的范圍拓寬,環保產業才有可能成為支柱產業,才會真正有利於環保產業的發展。政府將公共服務的市場讓給社會是環保產業向綜合服務轉型的標志。今後一系列支援政府更寬的公共服務的政策能夠落地,包括稅收、信貸政策、企業上市更多公共服務公司能夠脫穎而出,帶動下游的發展,最終帶動行業成為支柱。
未來各級政府對環境質量會更加重視,這意味著環保產業的發展將處於高速成長期。而環境拐點的到來往往伴隨著環保投資的高峰期,是環保相關建設、設備和工程施工市場最旺盛的階段。[NT:PAGE=$]
環保產業面臨諸多挑戰
國家政策的制定和落實對於環保產業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目前國家對於環保產業的發展和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十分重視,也推出了諸多政策推動產業發展,但是同時也坦言,不同政府部門之間的政策還需進一步統一和明確,同時完善補貼機制,推動產業更加高效發展。
環保產業很多都是直接向政府和國有企業提供服務的產業,它的所有風險和交易結構都取決於甲方,取決於甲方的信譽、成熟度、付費意愿、資金充裕程度以及對這個產業的理解,甲方有沒有足夠的資金來采購,是否愿意來采購,提供什么樣的標準,這是環保行業面臨的一大挑戰。
與此同時,國內污染治理市場次第打開,各個細分行業、新興領域加速成型發展。在這一過程中,產業對技術、對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環保企業的專業競爭力和綜合實力將面臨考驗。
環保細分領域眾多,門檻高低不一,那些確立平臺型發展戰略的環保企業,未來可望獲得更大發展空間,資產並購或成為這些企業拓展新領域的重要手段。
環保產業發展面臨另外一個重要挑戰還來自於公眾的非理性情緒。公眾和社會對水價、水質、水污染、選址、垃圾焚燒、地溝油的關注和質疑,正在快速抬高環境服務的標準,而服務價格跟不上服務標準提高的步伐,也是當前環保產業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作者系中投顧問產業與政策研究中心 環保研究員)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