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克里米亞海軍總部失守 烏俄衝突升溫 允駐軍開火自衛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3-20 08:10
克里米亞自衛隊將烏軍逐出海軍基地。
圖片來源:美聯社/香港文匯報
克里米亞通過公投加入俄羅斯後,緊張局勢一觸即發,首府辛菲羅波爾有烏克蘭軍事設施遇襲,最少一名烏軍士兵和一名當地自衛軍死亡;塞瓦斯托波爾亦有親俄示威者闖入烏克蘭海軍總部,並佔據部分設施,擒走烏國海軍司令。烏臨時總理亞采紐克形容,烏克蘭與俄羅斯衝突「已從外交提升至軍事層面」,國防部並首次允許駐克里米亞的烏軍使用武器自衛。
香港《文匯報》綜合法新社/路透社消息,辛菲羅波爾的事件是懷疑屬於俄軍的武裝分子進駐半島以來,首次爆發流血衝突。報導指,有身穿制服的蒙面槍手前晚闖入設施,命令所有人伏在地上,然後開火。烏國防部指,殉職士兵是被身穿俄軍軍服的人開槍擊斃。克里米亞警方發言人則表示,有不知名襲擊者向烏軍和自衛隊開槍,引致雙方死傷。消息指,當局已捉獲一名涉案狙擊手,另有一人在逃。
在俄黑海艦隊駐紮的塞瓦斯托波爾,當地烏海軍總部昨(19)日遭數百名親俄示威者衝擊。烏海軍發言人稱示威者並無帶備武器,烏軍士兵則守在建築物內與示威者對峙,沒發生衝突或槍擊。目擊者指,親俄示威者在入口處升起俄羅斯國旗。有親俄武裝分子稱,他們已帶走在基地內的烏海軍總司令海杜克。
亞采紐克昨日下令第一副總理亞列馬和代理防長傑紐克前往克里米亞,嘗試化解局勢。不過克里米亞總理阿克蕭諾夫拒絕兩人進入半島。烏克蘭國家安全及國防委員會同日開會,據報會議主題包括「烏克蘭國家安全現況」,以及「消除外國及本地政治威脅的措施」。外交部昨日威脅可能退出由前蘇聯加盟國組成的獨聯體。
俄羅斯之聲引述烏國家邊防局表示,負責海上安全的烏邊防軍已開始撤離克里米亞。俄總統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駐克里米亞的烏軍應作出選擇,可以加入即將成為俄軍一部分的克里米亞軍隊,如果不願意可離開半島。
對於外界擔憂俄軍或以保護僑民為由,大舉進軍烏克蘭東南部,佩斯科夫否認,強調俄方無意在烏國東部地區採取軍事行動,但稱俄國會循「合法途徑」,保護身處烏國東部的俄裔僑民。俄外交部批評西方「縱容烏克蘭發生政變」,違反1994年簽署的《布達佩斯備忘錄》。
俄西部軍區昨日起在俄西北部舉行空中演習,將持續到本月底,主要是檢查轟炸機和殲擊機的協同作戰能力。
多國繼續就克里米亞入俄向俄國施壓,烏外交部前日召見俄駐烏臨時代辦沃羅比約夫並遞交照會,抗議俄國承認克里米亞獨立和簽署有關對方入俄的條約。美國副總統拜登批評俄方行動是「無恥的軍事入侵」,白宮表示已準備對俄實施更多制裁,發言人卡尼更罕有警告投資者「不要買俄羅斯股票」。
英國首相卡梅倫揚言會在歐盟峰會推動加強制裁俄國,計劃將俄踢出八國集團(G8)。澳洲外長畢曉普昨日宣布,對12名俄羅斯和烏克蘭人實施金融制裁和簽證禁令。(接下頁)
[NT:PAGE=$]
拆基地大閘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據路透社報導,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Rosneft主席謝欽昨日在東京出席俄日投資論壇時警告,西方威脅制裁俄羅斯只會令情況更糟,並邀請日本投資者合作開發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謝欽之後會到訪印度、越南和韓國,有分析認為,這反映在俄國與西方關係鬧僵之際,俄羅斯有意把注意力向東移,加強與亞洲合作。
日本政府前日雖然宣布制裁俄羅斯,但內容主要是暫停與俄有關投資及放寬簽證規定協議,力度對比美國和歐盟明顯較輕。日本近年頻頻向俄示好,不少官員擔憂美歐一旦加強制裁,會影響日俄關係發展。
Rosneft已與多間日企有合作計劃,謝欽形容西方制裁猶如「恐嚇」,並指俄方有意與日本在廣泛領域作共同開發和投資,包括基建、煉油和能源運輸。
烏基地升俄旗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紐約時報》指出,美國總統歐巴馬上台後尋求「重啟」美俄關係,並致力推動「重返亞太」戰略,使得北約近年在國際舞台上變得相對沉寂。克里米亞一役,令北約突然再次成為西方制俄的橋頭堡,但外界不禁質疑,在西方國家各有隱憂下,北約是否有心有力對抗步步進逼的俄羅斯。
自克里米亞危機爆發以來,美國向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增派F-16和F-15戰機,在波蘭和羅馬尼亞領空邊境偵察,亦安排戰艦到黑海演習。美國副總統拜登本周訪問波蘭、愛沙尼亞等北約盟國,強調華府會致力保護盟友。但美國迄今拒作軍事回應,與歐盟一樣主要是威脅制裁,有分析認為這等同示弱,只會令俄國更肆無忌憚。
位於倫敦的「歐盟改革中心」(CER)外交政策總監邦德認為,西方應以更多軍事演習回應,可考慮提前駐歐美軍原定今年7月在烏克蘭的軍演。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