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慈禧出生地之謎:西太后最可能是個安徽人?(圖)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3-19 09:44


???一 內蒙說

內蒙說,是指慈禧生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市即清代山西的綏遠城。清代山西的綏遠城,民國時改歸內蒙古。


內蒙說源於呼和浩特市的一個民間傳說。據說,慈禧的父親惠征,當年曾經擔任山西歸綏道的道員。歸綏道的駐地在歸化城,即現在的呼和浩特市。傳說呼和浩特市有一條落鳳街,慈禧就出生在這條街道的道員府中。還傳說,慈禧年幼時,有個乳母叫逯三娘,是個回民,她曾領著慈禧到歸化城邊玩耍。

不過這只是一個傳說而已。根據文獻確鑿無誤的記載,惠征是在道光二十九年(1849)閏四月十七日,內閣奉上諭,宣布任命其為山西歸綏道道員的。此時惠征45歲,慈禧已經15歲。惠征在歸綏道任上3年。顯然,慈禧沒有可能誕生在歸化城。

當然,這個傳說並不完全是捕風捉影。因為惠征上任,確實攜帶家眷,慈禧確實曾在歸化城生活過3年。此外,慈禧的外祖父惠顯,從道光十一年(1831)至道光十七年(1837),任歸化副都統,所以,慈禧同歸化城的確有些淵源。以上的傳說,也許來源於此。

二 安徽說

安徽說是流傳最廣的說法。這是說慈禧出生在安徽蕪湖。

《滿清外史》記道:

那拉氏者,惠征之女也。惠征嘗為徽寧池太廣道,其女生長南中。少而慧黠。嬛艷無匹儕,雅善南方諸小曲。凡江浙盛行諸調,皆琅琅上口,曲盡其妙。於咸豐初年,被選入圓明園,充宮女。是時英法同盟軍未至,園尚全盛,各處皆以宮女內監司之。那拉氏乃編入桐陰深處。已而洪楊之勢日熾,兵革遍天下,清兵屢戰北,警報日有所聞。奕置不顧。方寄情聲色以自娛,暇輒攜妃嬪游行園中,聞有歌南調者,心異之。越日復往,近桐陰深處,歌聲又作,因問隨行內監以歌者何人。內監以蘭兒對。蘭兒者,那拉氏之小字也。宮中嘗以此名呼之。奕乃步入桐陰深處,盤踞炕上(凡園內各處皆設炕,備御座也)曰:"召那拉入。"略詰數語,即命就廊欄坐,命仍奏前歌。良久,奕喚茶。時侍從均散避他舍,那拉氏乃以茶進,此即得幸之始也。或曰,奕得屢聽歌聲,及內監所對之言,均那拉氏賄賂所使。蓋宮殿深邃,非有內侍牽引,必不能至。故那拉氏不吝金錢,卒以達其目的云。

以上這段話,說慈禧"雅善南方諸小曲。凡江浙盛行諸調,皆琅琅上口,曲盡其妙"。而且,正因為擅唱南方小曲,意外地得到了咸豐帝的青睞,並受到寵幸。慈禧既"雅擅南方諸小曲",且由此得到咸豐帝的寵幸,又"生長南中",有的學者就認為慈禧生在南方。又根據其父惠征當時任安徽徽寧池太廣道道員,道員的衙署在安徽蕪湖,因此斷定慈禧出生在安徽蕪湖。

其實,這個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道光二十九年(1849)閏四月十七日,內閣奉上諭,宣布任命慈禧的父親惠征為山西歸綏道的道員。他在歸綏道任上恪盡職守,受到好評,遂於咸豐二年二月初六日(1852年3月26日)被咸豐帝調任至更為重要的安徽徽寧池太廣道。

咸豐二年(1852),慈禧已經是18歲的大姑娘了,並且已經入宮,被冊封為蘭貴人。檔案記載,咸豐二年(1852)二月初八、初九兩天,清宮挑選秀女,慈禧被選中。二月十一日,敬事房太監傳達上諭,封慈禧為蘭貴人,並於五月初九日進宮。

慈禧進宮后,惠征才攜家眷赴任。到任的時間應該是同年的七月。在咸豐三年(1853)以前,安徽分為南北兩道。北道下轄鳳陽府、廬州府、潁州府、滁州府、六安府、泗州府等地,兼管鳳陽關;南道下轄安慶府、徽州府、寧國府、池州府、太平府、廣德州等地,兼管蕪湖關。徽寧池太廣道為南道,所屬5府1州28縣。全省51縣,南道占多數。這個地方比起歸化城(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來,因地處江南,更加富庶,也更加重要。這一調動說明道光帝對他的信任。

但好景不長。當時洪秀全率領幾十萬太平軍,順長江直下,勢如破竹。九江、安慶告急。太平軍很快攻克安慶,安徽巡撫蔣文慶被殺。惠征押解一萬兩銀子輾轉逃到鎮江的丹徒鎮,操辦糧臺,以待援兵。咸豐帝派出刑部左侍郎李嘉端擔任安徽巡撫,並密令查拿逃跑官員。李嘉端按照上諭的指令,參奏了臨陣脫逃的官員。同時,也對惠征附片上奏。其中參道:

惠征分巡江南六屬,地方一切事務責無旁貸,何以所屬被賊蹂躪,該道竟置之不理?即使護餉東下,而兩月之久。大江南北並非文報不通,乃迄今並無片紙稟函,其為避居別境己可概見。除由臣另行查辦外,所有蕪湖道員缺緊,要相應請旨迅賜簡放,以重職守。

咸豐帝奕於三月二十六日(5月3日)看到這一奏片后,大為憤怒,當天發出廷寄上諭:"惠征身任監司,於所屬地方被賊踩蹦,何以攜帶銀兩印信避至鎮江、涇縣等處?"又問:"該二員(按:李嘉端在同一夾片中還參劾了安徽學政錫齡)究竟現在何處?該撫所聞逃避處所是否確實?仍著查明據實具奏。惠征業已開缺,著即飭令聽候查辦。"並於三月二十六日(5月3日)發布上諭:"安徽徽寧池太廣道員缺,著齡椿補授,欽此。"惠征被罷官后,便一蹶不振,得了重病。沒過幾個月,於咸豐三年六月初三日(1853年7月8日),病死在江蘇鎮江,終年49歲。

慈禧不僅不是生於安徽蕪湖,而且終生沒有到過南方。

三 浙江說

此說是由一篇文章引起的。1993年8月22日,《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報導:《史界新發現,慈禧生於浙江乍浦》。文中稱,慈禧的父親惠征在道光十五年(1835)至道光十八年(1838)間,曾外放到浙江乍浦,任正六品的武官驍騎校。而慈禧恰恰生於道光十五年(1835)。因此,文中說慈禧的出生地在浙江乍浦,具體出生地點為"浙江平湖市乍浦城內的滿洲旗下營"。這篇報導又說,現今的浙江乍浦老人中,仍然有一些關於慈禧幼年的傳說。此篇報導的特別之處是,它抓住了慈禧出生的時間道光十五年(1853)這個關鍵點。因此,很有一點迷惑性。但是,這篇報導與史實有三點不合。

其一,時間不對。查惠征的履歷,惠征道光八年(1828)24歲為筆帖式。道光十四年(1834)京察,30歲定為吏部二等筆帖式。道光十九年(1839)35歲升為八品筆帖式。道光二十三年(1843)39歲定為吏部一等筆帖式。筆帖式是滿文書官的稱謂,是部院等衙門的低級官員,做些抄寫和擬稿的工作,相當於后來的文書。顯然,這段時間,惠征一直在北京部里擔任筆帖式,沒有外放到地方為官。

其二,官職不合。此時惠征一直擔任筆帖式等低級的文職官吏,不會一下子擔任相當於中級武職官員的驍騎校。

其三,品級不符。惠征當時擔任的筆帖式是八品,而驍騎校是正六品。

很明顯,慈禧出生於浙江乍浦說是子虛烏有的。

慈禧出生地之謎:西太后最可能是個安徽人?(圖)

四 甘肅說

據說,慈禧的父親惠征曾經擔任過甘肅布政使衙門的筆帖式。在此期間,惠征就住在蘭州八旗會館以南的馬坊門,即現在蘭州永昌路179號。傳說慈禧就出生在其父惠征在蘭州擔任筆帖式的時候,並且就出生在這個院落里。

此說有一點同惠征的履歷相同,就是惠征確實擔任過筆帖式。但是,查惠征擔任筆帖式的部門,都是北京部里的衙門。同時,惠征一生都沒有去過甘肅。因此,慈禧出生在甘肅蘭州說,就完全是無中生有了。

慈禧出生地之謎:西太后最可能是個安徽人?(圖)

 

五 山西說

慈禧出生地山西長治說,是長治當地人士提出來的,是近年的新說法。他們對慈禧出生在山西長治縣,提出了一整套說法。他們認為,慈禧不是滿族人,而是漢族人。他們出版了一本書《慈禧童年考》。細閱該書,發現他們對慈禧的出生地,提出了二說。雖然都是長治縣,但卻在不同的村莊。

第一說是長治縣西坡村。

據他們說,慈禧是道光十五年(1835)十月初十日出生的。出生地在山西省潞安府(今長治市)長治縣西坡村。慈禧名王小慊,屬羊。其祖父名王會聽,祖母陳氏。父親王增昌,母親李氏,父母只有她一個女兒。王小慊還有一個舅舅,兩個姨媽。她家很窮,地少,人多,靠打短工度日。道光十八年(1838),母親李氏因病去世。年景不好,王小慊無人照看,其父王增昌將王小慊賣給了潞安府某人,后來又輾轉賣給了潞安府知府。大約過了七八年,傳說潞安府知府有一個丫環,十一二歲,長得如花似玉,兩個腳心上還各長了一個痦子。知府夫人覺得,此后其人必會大富大貴,就把她認為義女。訊息傳到西坡村,王小慊的祖母陳氏聽說了。老人心想,我的孫女腳上也長了兩個痦子,況且,也應該是十一二歲了。就讓小兒子王增鴻到潞安府去打聽。幾經周折,也沒有打聽到實信。其祖母陳氏帶著遺憾,在咸豐四年(1854)去世了。

此說還提出了三條所謂證據。

證據之一是說有一個家譜。家譜上記載著"王小慊后來成為慈禧太后"一句話。但是,這個家譜不是原件,而是重抄件。這就失去了作為證據的價值;

證據之二是說有慈禧出生的房屋遺址。然而,這個遺址現在變成了豬圈。這也只是口碑資料,得不到證實;

證據之三是說西坡村有慈禧生母之墓。據說原來是木碑,現在是新制的石碑。由於是新碑,也自然失去了遺跡的真實性。

因此,這些所謂的證據就站不住腳了。

第二說是長治縣上秦村。

據他們說,慈禧是上秦村人,姓宋,名齡娥,生於道光十五年(1835)十月初十日,長得俊俏,聰明伶俐。父親排行老四,名宋四元。母親李氏,在一個叫彈花弓的地方被狼咬死,哥哥在河灘上被狼吃掉。道光二十五年(1845),家鄉鬧大饑荒,樹皮都被吃光。齡娥餓得骨瘦如柴。宋四元只好將女兒齡娥賣給了潞安府知府惠征作奴婢。不久,宋四元也餓死了,宋家就沒有人了。惠征買了齡峨,起名蘭兒。惠征的夫人有一天發現齡娥兩個腳心各有一個痦子,認為她是一個貴人,就認為義女,改姓葉赫那拉,並請人教她念書,填詞,作賦。到了咸豐二年(1852),齡娥被選入清宮,后來當上了皇太后。

憑據這些,自稱為慈禧后裔的五位老人,集體到縣志辦上訪,並上交了《慈禧家境簡介》的材料,要求政府澄清這件事。

此說法提出了五條所謂證據。

其一是說上秦村有慈禧的后裔。但是,這些后裔是自稱的;

其二是說這里有慈禧的家娘娘院。但是,這個娘娘院是傳說的;

其三是說宋家有兩個皮夾子。但是,其來源不清,用途不明,也沒有形成證據鏈條;

其四是說家里有一封慈禧來的信。但是,這封所謂的信,只是些斷簡殘篇,不可卒讀;

其五是說宋家有一張慈禧的照片。但是,這張照片是到處可以找到的。

我們知道,實物資料,必須是真實的;遺跡資料,必須是原始的;口碑資料,必須是鏈條的。上述所謂的各種資料,都不具備這些條件。

以上二說,即西坡村說和上秦村說之間,存在著許多相互矛盾之處。但是,長治市的地方人士仍然認定慈禧是長治人。為此,他們還組成了長治市慈禧童年研究會,並召開了研討會。

但據學者考證,在這段時間,歷任潞安府知府的共有七人,其中沒有惠征。學者尋找了清代的起居注檔、上諭檔、朱批奏折等檔案,詳細查對了歷任潞安府知府的任職年代。從道光五年(1825)至咸豐元年(1851),這25年間,擔任潞安府知府的共有七人:道光五年六月至十五年七月,知府馬紹援,任職十年一個月;道光十五年八月至十八年三月,知府達鏞,任職兩年半;道光十八年四月至二十八年八月,知府多慧,任職十年五個月,其中道光二十四年,多慧因大計卓異,赴京由吏部引見皇帝,知府之任由同知陳維屏代理;道光二十八年九月至咸豐元年五月,知府珠隕,在任兩年七個月;咸豐元年六月至九月,知府萬濟堪,在任三個月,期間八月曾擬調袁彥齡,但袁未到任,知府實際還是由萬濟堪擔任;咸豐元年十月始,知府金君善。

既然惠征沒有在潞安府擔任過知府,同時,惠征的履歷中,也沒有在山西潞安府擔任過知府的記載,那么,所謂的慈禧在潞安府被賣給惠征的說法,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這是一個鐵證。這就從根本上否定了慈禧出生在山西長治的說法。

六 北京說

慈禧出生在北京的一個三代為官的官宦世家。

慈禧的曾祖父名吉郎阿。字靄堂。乾隆時擔任內閣中書。嘉慶六年(1801)升任六品中書。因表現突出,九年(1804)奉命進入軍機處任軍機章京。軍機章京是接觸中央機要的重要官職。吉郎阿擔任此職,說明他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后來調任從五品的戶部銀庫員外郎(副局級),這是管理銀庫的要職。吉郎阿大約在嘉慶十九年(1814)左右,死在戶部員外郎(副局級)任上。

慈禧的祖父名景瑞。嘉慶十八年(1813)升為刑部主事(略高於處級)。道光元年(1821)升任從五品的刑部員外郎(副局級)。道光十一年(1831)又升為正五品的刑部郎中(正局級)。后曾一度入獄,但很快獲釋。道光三十年(1850)退休。卒於咸豐六年(1856)至十一年(1861)之間,死時年近80歲。

慈禧的父親名惠征。惠征,生於嘉慶十年(1805)。原是鑲藍旗滿洲人,后來改隸鑲黃旗。監生出身。道光八年(1828)為筆帖式。十四年(1834)升為二等筆帖式。筆帖式是滿文書官的稱謂,是部院等衙門的低級官員,做些抄寫和擬稿的工作,相當於后來的文書。十九年(1839)升為八品筆帖式。后來連續升遷為正六品的吏部主事(略高於處級)、從五品的吏部員外郎(副局級)、正五品的吏部郎中(正局級)。二十九年(1849)外升為山西歸綏道,任正四品的道員(略高於正局級)。道員是省以下府州以上的高級行政長官。道員是非正式官稱,公文直接以區域名為官名,習慣遂成為客製,習稱為某某道。道員除由知府升補外,也有由京察一等的郎中、御史、編修而升得的。惠征就是由京察一等的郎中而外升為山西歸綏道的。咸豐二年(1852)二月又調任富庶的安徽徽寧池太廣道。三年三月因逃避太平軍的追擊而被撤職罷官。三年六月初三日(1853年7月8日)病死在江蘇鎮江,終年49歲。

綜上,慈禧的曾祖父吉郎阿任從五品的戶部員外郎(副局級),祖父景瑞任正五品的刑部郎中(正局級),父親惠征任正四品的安徽徽寧池太廣道(略高於正局級)。他們擔任的官職相當於現在的局級干部,也算是中高級干部了。慈禧的前三代是清朝的中高級官員,家庭生活是很好的。景瑞雖曾一度入獄,但很快就被釋放,又官復原職,並沒有影響他們的家庭生活。惠征被罷官是在慈禧入宮當貴人一年多之后。因此,對慈禧一家的生活也沒有造成多大的影響。

惠征雖然在北京、山西、安徽等地為官,但慈禧的家庭長期住在北京,即慈禧的籍貫是北京。

慈禧的祖籍,正史有明確記載。《清史稿》記道:"孝欽顯皇后(慈禧),葉赫那拉氏,安徽徽寧池廣太道惠征女。"《玉牒》記道:"蘭貴人那拉氏,道員惠征之女。"《清列朝后妃傳稿》(下)記道:"文宗(咸豐帝)孝欽顯皇后(慈禧),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實錄》咸豐十一年十二月諭:慈禧皇太后母家著抬入鑲黃旗滿洲)。

父惠征,安徽徽寧池太廣兵備道。"此書還明確記載,慈禧的母親為富察氏,封一品夫人。慈禧兄妹四人,慈禧為大姐,妹妹其次,大弟照祥,二弟桂祥。這些正史記載,都明白無誤地說明了慈禧是滿族人,是葉赫那拉氏,其家族長期居住在北京。

此外,還有如下證據。

第一,發現了慈禧之妹選秀女的"排單"。清朝自順治帝始,在滿、蒙、漢八旗中,每三年挑選一次秀女。參與選秀的女孩自14歲至16歲。選中者或成為皇帝的妃嬪,或被賜給皇室子孫做福晉。《養吉齋叢錄》記載:"應選女子入神武門,至順貞門外恭候。有戶部司官在彼管理,至時太監按班引入,每班五人,立而不跪。當意者留名牌,謂之留牌子。定期復看。復看而不留者,謂之撂牌子。"這"每班五人",寫在一個單子上,謂之"排單"。所謂"排單",是皇帝挑選秀女時依據的自然情況的底單。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慈禧選秀女的"排單",但是學者發現了咸豐五年(1855)慈禧之妹選秀女的"排單"。慈禧之妹嫁給了醇郡王奕,他們的兒子是光緒皇帝。這個"排單"明確記載:慈禧之妹屬滿洲鑲藍旗,姓葉赫那拉氏,父親名惠征。惠征的最高官職做到正四品道員。根據這個"排單",可以認定慈禧的娘家,在咸豐五年之前,居住在北京西單牌樓劈柴(辟才)胡同。因此,北京應該是慈禧的出生地。

第二,認定了慈禧之父當時在北京為官。慈禧生於道光十五年(1835)。此時,慈禧的父親惠征正在北京。檔案記載,惠征道光八年(1828)為筆帖式。十四年(1834)升為二等筆帖式。十九年(1839)升為八品筆帖式。這個時期,惠征沒有離開北京,其家肯定在北京。為此,慈禧也只能出生在北京。

第三,判明了慈禧之母當時也住在北京。檔案記載,慈禧的外祖父惠顯,當時在山西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市)任副都統。歸化城距離北京路途遙遠,交通不便,慈禧之母富察氏不可能到苦寒的塞外之地去生產。因此,她也只能在舒適的北京家里生產。由此,可以判定,慈禧誕生於北京。

那么,慈禧具體誕生在北京的何處呢?一說是劈柴胡同,一說是方家園。

學者鄒愛蓮尋找清朝檔案,得出慈禧娘家在北京先后遷移了三個住處。

第一個住處。咸豐五年(1855),慈禧之妹選秀女的"排單"記載,慈禧的娘家"住西四牌樓劈柴胡同";

第二個住處。咸豐六年(1856)"內務府官房租庫"的呈稿,明載咸豐帝將"西直門內新街口二條胡同北房一所",賞給惠征家居住;

第三個住處。同治五年(1866)十二月,慈禧以同治帝名義將"方家園"賞給其弟照祥居住。

很明顯,后兩個住處不可能是慈禧的出生地。慈禧之妹選秀女排單所記,慈禧的娘家"住西四牌樓劈柴胡同",應該是慈禧在北京的出生地。即慈禧出生在北京西四牌樓劈柴胡同。

西四牌樓劈柴胡同已經消亡了。北京市的舊地圖上還可以依稀辨別出它的影子。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