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鄧志遠:科技促進中國貴金屬交易改變

鉅亨網新聞中心


和訊特約

4月11日訊息,東北亞貴金屬交易所聯席總裁鄧志遠今日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科技是促進中國貴金屬交易所發展的關鍵因素。


鄧志遠在訪談中表示,中國下一代貴金屬交易所的技術應該是一個同時服務於場外交易市場和交易所場內市場的公用平臺。

他認為,在過去幾個十年中,科技給金融市場 帶來了巨大改變,快速采用先進的技術和國際網絡帶來了更高的市場透明度和更快的執行。

對於中國下一代貴金屬交易所的關鍵技術,鄧志遠表示,開放透明度,簡單和低成本的標準平臺鏈接國際交易將給投資者帶來更多、更具個性化的投資機會和體驗。

以下為對話實錄:

提問:你對中國快速發展的中國貴金屬市場場外交易和交易所場內交易模式有怎樣的看法?對我們的國家而言,哪種交易模式是更好的?

鄧志遠: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近兩年中國金融市場的狀況。在過去兩年里。我們看到有很多人加入到貴金屬市場。過去幾個十年中,機器的出現給我們的金融市場帶來了變革。快速采用先進的技術和國際網絡帶來了更高的市場透明度和更快的執行。集中化的市場比如股票交易所和期貨交易所被投資者廣泛接受,因為它們能夠在一個公共場所聚集所有的訂單。

為了服務交易雙方對貴金屬非標準化交易的需求,出現了場外交易。隨著參與者習慣了這種交易方式,場外交易提供了在這個獨特的市場中最被需要的流動性。將市場全球化集中並不容易,因為市場參與者(比如國際投資銀行、零售銀行、經紀商、機構投資者、實體貿易商)在各個不同時間段沿著整個價值鏈用不同方式運營。

中國下一代貴金屬交易所的技術的技術應該是一個同時服務於場外交易市場和交易所場內市場的公用平臺。

提問:投資者參與貴金屬市場有哪些重要的挑戰?你認為技術的進步是如何解決這些挑戰的?交易所在決定其技術的時候受那些關鍵因素影響?

鄧志遠:投資者 - 市場透明度,流動性, 24小時交易, stp結算和清算,流動性(視圖和貿易的任何地方) ,低成本獲取市場數據和交易頻道,實時風險管理,交易對手風險。

機構投資者 - 市場深度,最好的執行力,在中國,運行速度獲得流動性池。我們都知道,貴金屬市場是一個全球性和投資者在世界各地參加日以繼夜通過不同的電子交易平臺。目前,交易量是巨大的,金屬的價格都分布在不同的平台中。中國在全球貴金屬市場的崛起將進一步加大全球交易量。並且將有小批次訂單快速增長為中國有一個龐大的散戶投資者基礎。

我們這個行業應該考慮的技術,有能力,使我們能夠結合最好的otc和交易所交易市場,聚集在一個平臺上所有的流動性為零售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支援24小時盤后交易,將中國連接到全球市場,提高定價影響力,並提供更高的透明度。

提問:根據你在其他國際市場的經驗,交易所應用系統給他們的會員帶來了哪些益處?為什么一些海外交易所鼓勵他們的會員建立他們的系統?你建議我們行業采用什么方法?

鄧志遠:會員帶來的益處包括低成本、使用簡便和準備就緒的公共平臺(擁有在線開戶、市場數據、執行管理、分析、移動解決、訂單管理、實時風險管理、服從、費用計算和結算清算系統)

客戶--低成本和更好的服務

場外交易和經紀商業務--更平衡的商業模式

管理者 – 公平和公開的市場,擁有價格發現和修復能力。它成為了全球貴金屬市場流動性池的一部分。

提問:科技在中國是如何促進一個公平公開的貴金屬市場的形成?我們可以從海外市場中學到什么?

鄧志遠:對於我們這個行業,技術推動訂單匹配基於價格及時間優先次序實時價格和報價傳播能力,所有的投資者得參與有助於建立一個公平,開放的市場在中國。市場數據的透明度是一個關鍵的成功因素,成熟的外匯平臺交易即是如此。

提問:你是如何看待中國內部高度移動性網絡的快速發展的?貴金屬行業在未來發展中應該如何對這一點加以利用?你對於這個行業的科技快速發展最關心什么?

鄧志遠:互聯網和高流動性的網絡在中國的飛速發展已經改變了每個人的行為,我們都希望個性化的服務。很顯然,一個解決方案不能滿足整個市場的需求。我們應該采取開放平臺戰略,引入更多的解決方案供應商對我們的生態系統,並讓他們提供更好的在線和離線交易和分析解決方案,我們的投資者。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必須深入研究,更注重數據隱私。要解決這個問題,確保我們的投資者和成員將不會受到不利影響。

提問:最後,請談下什么是我們中國下一代貴金屬交易所的關鍵技術?

鄧志遠:

1)服務於場外交易和交易所場內交易市場的創新型交易和清算平臺 – 高透明度、提高的流動性、價格發現和價格修復。

2)公開平臺 – 連接全球流動性池,並通過引入在線和離線的互聯網和移動設備交易和分析解決方案提供者來促進創新。

3)用使用簡單和低成本的標準平臺來支援交易所會員的運營。

4)通過給投資者更多的操控權,為他們更好的服務和體驗。

作者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