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劉少奇趣事:少時“劉衛黃” 雅號“劉九書柜”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4-21 08:36


劉少奇一生用過很多的名字,有名、字、號、筆名、化名等,已知的有紹選、劉九滿、渭璜、劉九書柜、劉衛黃、劉士奇、劉祥、仲篪、周先生、呂文、劉之啟、劉少奇、胡服、陶尚行、趙之啟、趙子琪、成秉真、之啟、莫文華、潭少連、K·V、老戴、老許、劉校長、阿劉等近40個。


劉少奇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每一個名字,都有它不為人知的歷史,都有一段耐人尋味和感人至深的故事。

少時之名,寄予長輩的殷切期望

1898年11月24日,劉少奇出生在湖南省寧鄉縣花明樓鎮炭子沖村。父親劉壽生和母親魯氏按照劉氏家族從第九代開始擬定的“起序端方、紹允維臧、麟勛渠翰、際運隆昌”的譜系,取名紹選。加之他在同族叔伯兄弟中排行第九又年齡最小,因此族人稱他為“九滿”。

劉少奇非常愛讀書,手不釋卷。私塾里單調的讀書生活,不能滿足他旺盛的求知欲;私塾老師那種刻板的教學方法,也使劉少奇感到厭倦。他便千方百計到附近藏書多的人家借書閱讀。班上有個同學的父親叫周瑞仙,家里有很多進步書刊,劉少奇知道后就經常走很遠的路去借讀。有一次,劉少奇又到周瑞仙家借書看。那天下大雪,周瑞仙讓妻子為劉少奇送去一盆炭火。劉少奇挨著炭盆看書看入了迷,炭火燒著了他的棉鞋,連隔房的人都聞到了燒焦的氣味,而他自己卻全然不知。周瑞仙對這個專心致志看書的孩子非常喜愛,加之劉少奇從小就博聞強記,就送了他一個“劉九書柜”的雅號。這個雅號很快在其家鄉——炭子沖一帶流傳開來。

1906年,劉少奇到離家鄉3華里的柘木沖私塾念書。私塾老師朱贊庭很賞識少年劉少奇,以“姜太公釣璜於渭水巧遇文王”的故事之意為其取名為渭璜。1913年7月,劉少奇報考寧鄉縣城玉潭高等小學堂時,采用此名字。學校張榜公布錄取學生名單時,“劉渭璜”的名字被寫在榜首。

求學時期改名,表達自己的遠大志向

1916年春,劉少奇結束了在玉潭高等小學3年的學習。這幾年,發生了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擴大侵略、北洋軍閥賣國求榮、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袁世凱稱帝等國內外重大事件。在這些關係到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斗爭中,全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和國內封建統治的愛國熱情和英勇斗爭,在劉少奇心中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他開始懂得,要使國家強盛,民族振興,每個炎黃子孫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他暗暗下定決心,作為炎黃子孫,要為振興中華,報效祖國,奉獻自己的一生。為了能經常激勵自己,他將“渭璜”的名字改為“衛黃”,以表達他誓死保衛炎黃子孫的抱負和決心。他在自己的課本、書籍、筆記本的封面寫上“劉衛黃”的名字。他還利用課余時間雕刻了一枚“劉衛黃”的大印章。如今,在劉少奇紀念館展廳里陳列的劉少奇早年讀過的《資治通鑒綱目》和《了凡綱鑒》封面上,就有他寫的“劉衛黃”的字樣。1916年的寒假,劉少奇用小刀精心雕刻了一個竹筆筒,在上面刻下松鶴圖和“衛黃作”。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激勵了青年劉衛黃的革命決心。他認為作為炎黃子孫不能碌碌無為,虛度光陰,而應當少有奇志,於是改名“少奇”,並於1920年起正式使用。從此,劉少奇的名字,就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和建設歷史緊密聯系在一起。

白區工作時期,隱姓埋名,出生入死,屢建奇功

1927年,“四一二”、“七一五”兩次反革命政變,中國政局急轉直下,波瀾壯闊的大革命歸於失敗。30多萬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慘遭殺害,黨的組織大部分被破壞,幸存者被迫轉入地下。腥風血雨籠罩中國。在長達10年的內戰期間,劉少奇憑著豐富的斗爭經驗和高超的領導藝術,開創了黨在白區工作的新局面,他用過的仲篪、呂文、陶尚行等20多個筆名、化名,記載著他在這條戰線上為中國革命作出的獨特貢獻,是我黨正確路線在白區工作中的代表。

1927年7月14日,劉少奇偕夫人何寶珍一道輾轉到達沈陽奉天,定居在北市工業區78號的一座陳設簡單的平房里,他以小職員身份為掩護,開始了他在滿洲省委披荊斬棘的戰斗生活。1929年8月22日下午6時許,在省委干部孟堅的陪同下,劉少奇前往奉天紗廠醞釀工人罷工。在廠北門外的小樹林里與人接頭時,由於叛徒的出賣,劉少奇被廠方當作煽動工潮的嫌疑分子逮捕。審訊時,敵人逼問劉少奇叫什么名字。劉少奇不慌不忙地操著濃重的湖南口音回答說:“成秉真。”成秉真是劉少奇一個表哥的名字。他說自己是個排字工人。聽說奉天日子好過,想投奔過來找同鄉介紹個工作,混碗飯吃,至於什么“煽動工潮”一無所知。他的應變對策,使敵人無法獲取任何定罪的線索,只好以“煽動工潮,證據不足”被判40天拘役后將其釋放。

1935年12月中旬中共中央召開的瓦窯堡會議,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同時決定派劉少奇作為黨中央代表到華北指導北方局工作。當時,日本帝國主義的魔爪正深入華北腹地,民族危機空前嚴重,黨內“左”傾關門主義和冒險主義的影響在實際工作中還沒有消除,轟轟烈烈的學生救亡運動正遭受國民黨政府的鎮壓。

1936年春,劉少奇到達天津,曾以周先生化名租賃天津黑龍江路隆泰里19號樓上的房屋。當時,他為肅清黨內的“左”傾關門主義和冒險主義的影響而進行了努力,主張在目前形勢下,我們黨要成為群眾的黨,領導群眾,組織群眾,去進行反日斗爭,很好地把秘密工作和公開工作結合起來。為此,劉少奇在中共河北省委的內部刊物《火線》以及其他刊物上發表了許多重要的文章,進行黨內外的教育。這些文章,有的署名K·V,有的署名陶尚行,有的署名莫文華,有的署名呂文。他在文中深刻地闡述了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指導白區工作。

劉少奇用這些名字,寫出許多優秀的文章,像一把把利劍,插入敵人的胸膛;更像一盞盞明燈,照亮和指引著抗日救亡運動蓬勃發展。1936年3月,中共中央書記處給劉少奇及河北省委的信中說:“我們認為北方黨的工作,自胡服同志到后有了基本上的轉變。這些主要轉變,足以奠定勝利的基礎,開展著光明燦爛的偉大前途。”

中國抗戰史上深刻地留下了“胡服”的卓越功勛和動人故事

1937年,盧溝橋事變發生,全面抗戰開始。劉少奇重新組建中共中央北方局,開創華北華中敵后抗日根據地。這期間,他化名胡服繼續開展工作。劉少奇在白區工作期間雖也用過“胡服”的化名,但是在抗戰時期用得更多,影響更大也更深遠。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中央在延安舉行了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為了適應抗戰新階段斗爭的需要,會議決定撤銷長江局,設立中原局和南方局。會議剛剛結束,中共中央即於11月9日發出通知,決定成立以胡服(即劉少奇)、朱瑞、朱理治、彭雪楓、鄭位三為委員的中原局,胡服兼任中原局書記,領導長江以北河南、湖北、安徽地區黨的工作。23日,劉少奇由延安出發向中原挺進,28日到達豫西澠池。1939年1月28日,劉少奇抵達中原局駐地——河南確山縣竹溝鎮。“胡服”在這里卓有成效地開展了中原地區統戰工作,竹溝軍政教導大隊、黨訓班、青訓班、機要、衛生等各種訓練班蓬勃發展。在此期間,竹溝承擔著黨中央、中原局向中原各地輸送干部、物資、經費以及交通聯絡等重任。所以抗戰時期的竹溝,有了“小延安”的稱號。 10月9日,劉少奇根據抗日斗爭形勢的需要,率中原局機關及干部大隊、教導隊學員300余人,離開竹溝東征后,竹溝老百姓傳唱著這樣一首民謠——“石榴花開滿天紅,兒是青年去當兵,依呀嗨,呀嗬嗨,兒是青年去當兵,當兵要當新四軍,跟著胡服去東征,依呀嗨,呀嗬嗨,跟著胡服去東征……”

1940年,劉少奇化名胡服由津浦路西抵達路東來安縣城,先后住在屯倉的盛郢、半塔集、玉明的蘇穎、大劉郢等地。在來安,以劉少奇為首的中原局和新四軍江北指揮部領導了“半塔保衛戰”。在大田郢村里,劉少奇為軍隊和地方干部作了《作一個好的黨員,建設一個好的黨》的政治報告,鼓勵地方和部隊黨員為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建功立業。劉少奇不分晝夜地工作,做調查研究,寫文章、做報告,發動群眾,組織和發展抗日武裝力量。他那平易近人,密切聯系群眾,關心群眾生活的作風,在來安人民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半塔集時,化名胡服的劉少奇住在一戶姓朱的人家的小樓上。一天,劉少奇下樓來,邀請隔壁開小飯店的徐立業上樓下棋。期間,劉少奇向徐立業宣傳抗日道理,啟蒙他積極投入抗日。后來,徐家的小飯店成為我黨我軍工作人員來往住宿的地方,成為名副其實的交通站。在交談中,劉少奇了解到徐立業家人口多,生活困難,就派人給他送去了兩袋大米,足有100多公斤。徐立業全家感激不盡。至今,在半塔集民間還傳頌著劉少奇給徐家送米的故事。

1941年7月,劉震率新四軍四師十旅抵達安徽蒙城縣渦河邊的龍亢鎮后,突然接到上級電令:“胡服同志由延安到蘇北,途經你部,必須派可靠部隊接送,確保安全。”接此任務后,劉震立即選派警衛連前去接送,親自對連長交代說:“你們去接送一個負責同志,名叫胡服,沿途要絕對保密和保證安全。”誰知這連長把旅長說的“胡服”聽成了“伙夫”,說:“保證把‘伙夫’安全送到旅部!”警衛連立即出發了。戰士們聽說要接一個“伙夫”,邊跑邊議論說:“接一個伙夫要用一個連,這個伙夫做的飯菜一定特別好吃。”有的說:“接到了旅部,一定叫他做頓飯菜給我們吃吃!”此話被連長聽到,說:“你們想的盡是美事,他至少是接送到軍部給軍首長做飯吃的。”“那就叫他給我們旅部做一次,讓旅長們嘗嘗這高級手藝。”戰士們七嘴八舌,對這位“大廚師”充滿了好奇和新鮮。可是,他們到交接點一看,竟嚇了一大跳:這“伙夫”的氣派還真不小,陪著他的5個人全都騎著馬還不說,還都是身佩手槍的,在他身后跟隨一個全背駁殼槍的警衛班,5匹牲口馱著書箱,還有一個步兵連護送,這架勢比他們師長都還神氣,別說是旅長了!這時戰士們嚇得個個吐舌:“這伙夫可真不簡單啊!”連長說:“這大廚子,一定要保護好,千萬不能在我們手里出問題。”結果,他們別說叫他來給自己做頓飯菜吃,路上連話都不敢多說了,一個個把全副精力集中在護送上,生怕出什么差錯兒。“伙夫”被接到旅部駐地龍亢鎮時,他們才松了口氣。誰知此時劉震等旅干部全都親自接迎,把他待為上賓。而這位“大廚子”也沒露露手藝,旅部炊事班還專門派人外出買菜來款待他。這位“伙夫”在旅部休息幾日之后啟程東去。這下在十旅傳開了,新四軍來了位“天大級”的大廚師,官職似乎比四師師長黃克誠還大。越是神秘,人們越想弄個明白。一天,警衛連長趁著旅長沒事時,靠了上去問道:“旅長,你那天派我們去接來的伙夫到底是誰?架子這么大!”“怎么,他架子很大嗎?”旅長反問。“架子不大,怎么這么多人護送?一個廚子還挑著好幾擔的書?來到我們旅,他沒下一天廚房,你還陪了他好幾天,哪有這么派頭的伙夫?”此時,劉震聽明白了,哈哈大笑,說:“什么伙夫呀?他叫胡服,就是黨中央派到我們新四軍軍部當政委的劉少奇同志。”這下,警衛連長如夢方醒:“這么大官啊!我們還以為是炊事班的伙夫呢!”

劉少奇的名字載入共和國史冊,永駐人民心中

1943年,劉少奇奉命回延安。3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會議決定中央書記處由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等組成,劉少奇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和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從此,劉少奇正式進入中央領導核心,成為毛澤東的得力助手。他同其他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一起,為新中國的誕生和社會主義建設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創造了許多不朽的功勛。劉少奇的名字也開始響徹祖國的大江南北。他的名字,伴隨著偉大的革命征程,載入了中國的歷史史冊。

1954年,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劉少奇作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報告》,並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有一次,身邊工作人員去向劉少奇報告工作,喊了一聲“委員長”,劉少奇好像沒聽見,根本不理。當工作人員叫到第三聲“委員長”時,劉少奇才不高興地反問說:“你怎么突然叫這個,不感到別扭嗎?”當時,王光美在場,她對工作人員說:“你怎么叫他‘委員長’呀?委員長是對外的,在家里還叫‘少奇同志’。”劉少奇也說:“在我們黨內只有毛主席、周總理、朱總司令,大家稱他們主席、總理、總司令習慣了,不必改,其他人,應該一律互相稱同志。以后不要這樣叫了,叫同志多順口啊!”解放后的十幾年中,劉少奇擔任了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國家主席等重要職務,但是在他身邊工作的人,誰也不稱他的官銜,都親切地稱“少奇同志”。

“文革”給我們黨、國家和人民都帶來了巨大損失。“文革”中,劉少奇首當其沖,被誣蔑為“中國的赫魯曉夫”、“全國最大的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受到錯誤批斗,造成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最大的冤案。1969年11月24日,劉少奇在河南開封含冤逝世。專案組為掩人耳目,把劉少奇作為“烈性傳染病人”在開封火葬場秘密火化。在《火葬申請單》上,死者姓名一欄中,填寫的是“劉衛黃”,死者職業一欄填的是“無業”。

真理不可欺,民心不可辱。1980年,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終於通過了為劉少奇平反的決議。

1998年,劉少奇誕辰一百周年的紀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江澤民在會上深情地說:“劉少奇同志為中國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國的建設,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教育和黨的建設等領域,都建立了卓著的功勛,他的一生同我們黨和國家的歷史緊密相連,他的名字永垂史冊!”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