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震海:發改委為何刪掉了“促改革”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4-18 12:52
大家也許並沒有注意到,“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這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做出的最高決策,到了具體執行的技術官僚那里,卻悄悄地變了樣。
如前所述,2013年7月30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正式確立了上述九字方針。當晚,發改委一位高級負責人接受媒體專訪。在這位發改委高官的口中,“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九字方針變成了另外一種九字方針:“穩增長、防風險、調結構”……
如果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方針與發改委提出的“穩增長、防風險、調結構”放在一起作個比較,能夠很容易地發現,在“穩增長”的前提下,“防風險”悄然登堂入室,占據了原來由“調結構”所占據的二號位置,而“調結構”則退居末位。在這么一種框架里,原先就居於末位的“促改革”順乎自然地被抽掉了。
也許你會認為我是在玩文字遊戲。然而你不認為當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剛剛結束,九字方針所發生的上述微妙變化確實會讓人產生如此解讀和聯想嗎?
其實,兩種九字方針的版本都沒有錯。中央談的是戰略;而發改委作為具體執行單位,談的卻是規則,是技術,因此“促改革”不是他們所能掌控的范圍,而“防風險”卻是他們的主要工作。換言之,在發改委的工作考核里,沒有“改革”這一條;而“防風險”卻是他們實實在在的工作業績衡量標準。
從更大范圍上講,在近年關於中國改革的議論中,發改委本身就是受到多重質疑的一個部門,其“超級大部”的身份和地位恰恰是今天中國各級政府職能轉型不到位的具體體現。因此,由這么一個“超級大部”來“促改革”,無疑有點天方夜譚;由他們作為執行部門來“防風險”,倒是切切實實可以做到或值得期待的。
問題是:未來中國經濟“穩增長”的重任依然要由發改委這一“超級大部”來承擔或協調。因此,“促改革”被抽掉也就順理成章了。
經濟學家許小年太過天真,還幻想由“促改革”來統領“調結構”和“穩增長”,殊不知他的對手早已把“促改革”悄悄抽掉了。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