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重磅隱憂再現 A股黑周五無懸念?
鉅亨網新聞中心
編者按:在持續縮量震盪后,今日將是期指交割日,那么在周末情節的壓力下,短期大盤會否出現變盤跡象?2100點關口能否成為多頭最後一道防線?

IPO轉板大遷徙:上海開會挽留本地公司 江浙企業最具投滬沖動
記者獲悉,有關企業已經接到監管層通知,於4月18日進行招股書預披露。
遙望一眼上交所168家主板企業的IPO“短隊”,回頭看看中小板與創業板合計507家組成的長龍,深交所申報企業難免蠢蠢欲動。
從證監會“首發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意愿,在滬深市場之間自主選擇上市地,不與企業公開發行股數多少掛鉤”,與“均衡安排滬、深交易所首發企業家數的原則”兩大解釋引發的變局,申報企業“轉板”勢在必然。
4月17日,記者從各方采訪得知,排隊序號、審核階段、區域便利,是影響企業決定是否更改上市地的重要因素,相對而言,初審階段中小板項目,尤其是地處江浙地區的,更改到滬市主板概率較大。
據多位投行資深人士預計,從中小板轉到滬市主板的擬上市企業預計有數十家乃至上百家之多。
初審階段中小板項目概率大
4月15日晚,有排隊待審的擬上市企業接到通知,要求企業本周五進行IPO申請材料預披露。按監管層要求,已更新財務數據的企業,本周末將全部進行預披露,一旦預披露,企業將不能變更上市地。
“時間太急了,周二晚上通知,周四就得上報材料,有的企業原本考慮更換上市地,現在都不想改了。”4月17日,一家華南券商資深保代稱。
一位熟悉擬上市企業的人士則告訴記者,首批預披露的是已更新財務數據的企業,但據他了解,其中更改上市地的企業應該不多。另外,有不少企業還在觀望,看首批的結果怎么樣,看政策怎樣變化。
全部中小板排隊擬上市企業面臨轉去滬市主板的誘惑並不小。畢竟,盡快上市是諸多擬上市企業的第一需求。
按照4月4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的權威解讀,“為充分發揮滬、深兩家交易所的服務功能,證監會將按照均衡安排滬、深交易所首發企業家數的原則,結合企業申報材料的完備情況,對具備條件進入后續審核環節的企業,按受理順序順次安排審核進程。”
這或意味著,上交所的審核效率能明顯加快。按此前的上市審核頻道,上海與深圳的比例是1:3,但現在或已變成1:1。截至4月10日,上交所與深交所申報企業數量的對比是168:507。
深圳一家本地券商投行人士戲言,證監會通知等於是問企業,“你們要不要插隊呀?來上海可以插隊哦。”
一位中介人士告訴記者,目前,處於初審階段的中小板申報企業,比較愿意轉去主板,而到了落實反饋意見階段的企業,就會更謹慎,不一定愿意轉板。
從審核階段看,截至4月10日,中小板申報企業中,有113家處於初審階段。
“從排隊順序看,愿意轉板基本是排序比較靠后的企業,如果是在前邊或者中間的,大多不愿意動,因為不知道即使去主板,又會排到哪里,說不定還不如不動的好。”一位北京券商的投行部負責人稱。
地緣因素亦很重要。
4月17日,前述熟悉擬上市企業的人士告訴記者,有江浙地區企業對於從中小板轉到滬市主板很心動,就因為上市以后開車就能去上交所,但去深圳麻煩得多,另外該區域屬上交所近距離輻射范圍,做工作比較到位。
前述北京券商的投行部負責人認為,除了排隊序號,就近原則確實對企業來說的確是重要參考。包括北京、山東的企業,也偏向於到上交所上市。而珠三角地區的企業就很喜歡到深交所上市。
交易所從當地政府得到的支援力度也會影響企業判斷。
“上周五,上海市政府還組織注冊地在上海的中小板申報企業開了會,建議這些企業轉到滬市主板上市。”上述熟悉擬上市企業的人士透露。
該人士表示,有的江浙地區企業認為,上海市對上交所的支援力度相對更大,就會考慮去上交所上市,這樣企業以后跟上海市政府溝通可能有便利。
轉板企業規模或約百家
據記者了解,目前,江浙一帶、北京、深圳等地均有部分中小板企業決定轉到滬市主板。
4月17日,業內傳聞一位投行人士與上交所一位官員溝通的資訊顯示,按其溝通結果,估計有近100家中小板、20家創業板,轉至上海主板。即最終達到上海近300家,深圳兩板合計350多家的相對均衡局面。
“這個估算可能從理論上說的,實際數字不一定有這么多,尤其是創業板申報企業。現在並沒有誰能拿到整體數據,只能再等等。”一位接近監管層的人士告訴記者。
但這一數據或許並不夸張。
4月17日,前述華南券商的資深保代表示,從中小板轉到滬市主板的差不多會有數十家到100來家。“我們手頭就有一個中小板項目已決定轉去主板。”
一家大型券商的投行副總則告訴記者,據其所在券商估算,中小板與創業板的申報企業轉到滬市主板的估計會超過100家。
部分觀望是否轉板的擬上市企業,還未完全理解證監會“均衡安排滬、深交易所首發企業家數的原則”的說法,而證監會對此並未再細化。
前述投行人士與上交所一位官員溝通的資訊還顯示,按滬、深交易所首發企業家數均衡的操作含義是,上海掛1家,深圳才可掛1家。現在上交所已過會待發的僅1家(另1家要撤),這意味著,要先讓上交所企業過會二十幾家,才能與深圳實現掛牌均衡。
“這個說法對所謂均衡的理解偏於僵化,不一定靠譜。但這方面會里確實一直沒有出細則,各種說法都有。”前述華南券商的資深保代稱。
相比於中小板排隊企業,創業板排隊企業若要轉到滬市主板較為麻煩,一方面需要符合主板的上市條件,另一方面還要撤材料重新上報,因此有轉板意向的企業並不像中小板那么多。
“創業板企業我還沒遇到是想轉去滬市主板上市的,從其他渠道也沒聽說。”前述熟悉擬上市企業的人士稱。(21世紀經濟報導)
創業板招股書將差異化披露資訊
創業板新股發行配套檔案修訂正緊鑼密鼓進行。招股說明書將會根據創業企業的實際特點進行差異化披露;企業還應披露正實施的股權激勵方案及執行情況。
記者昨日獲悉,多家券商投行部門收到監管部門關於創業板招股說明書準則和上市申請檔案的修訂征求意見稿以及修訂說明書。
“招股書修訂稿主要要求突出要點、增加內容可讀性。”華東地區一家上市券商保代說。
其中,創業板招股說明書準則修改方面,有以下4點修訂原則:一是資訊披露從監管導向轉為投資者需求導向,取消與投資決策不相關的冗余資訊;二是針對創業企業的實際特點,提出差異化的披露要求;三是資訊披露簡明易懂、語言淺白,強化招股說明書的可讀性;四是貫徹落實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和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等意見的要求。
具體來說,創業板首發招股說明書準則在總則、風險因素、基本情況、業務與技術、關聯交易與同業競爭、董監高及公司治理、財務資訊以及募集資金使用8方面進行了修訂。
其中,總則方面要求增加資訊披露可讀性的要求;風險因素方面要求取消對重大風險因素的披露要求,不再代替投資者對風險是否重大進行判斷,並且不得披露風險對策;基本情況方面則要求簡化或取消與投資決策相關性不大的披露要求,但要求披露企業正實施的股權激勵方案及執行情況;業務與技術方面則要求細化經營模式披露,單獨披露新增的重要客戶或供應商。
在關聯交易與同業競爭方面,修訂稿要求增加披露報告期關聯交易匯總表,並取消部門附件中重復內容;董監高及公司治理方面要求合並相近內容,並參考Facebook招股書,強化對董監高薪酬情況的披露要求;財務資訊方面則要求簡化歷史財務資訊,強化有效資訊披露及增加對持續盈利能力的披露要求,增加對審計基準日至招股書簽署日之間的財務資訊和經營狀況的披露要求;募集資金使用方面大幅簡化對募集資金使用的披露要求。
“這也是響應了市場的呼聲。”上述保代說,之前招股書內容多有重復,並且重點不夠突出,風險提示和風險應對措施同時列示也不利於投資者對新股股價做出合理判斷。
創業板首發申請檔案的修訂,則從落實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要求、簡化募集資金檔案要求和強化保薦機構對企業成長性的核查要求三方面出發進行了修訂。
其中,募集資金檔案方面不再要求發行人提供“擬收購資產(或股權)的財務報表、資產評估報告及審計報告”以及“擬收購資產(或股權)的合同或合同草案”等檔案,增加“發行人關於募集資金運用的總體安排說明”
對保薦機構則要求加強內控,並督促保薦機構勤勉盡責,綜合分析判斷企業成長性,出具結論明確的成長性專項意見。(證券時報網)
申銀萬國:大盤仍處大箱體中 短期有回踩壓力
周四大盤震盪回落,成交量萎縮。我們認為,短期市場預期面臨回落風險,由於一季度GDP數據較好,目前政策雖有松動,但仍然不溫不火,地產等板塊已經率先反應了政策托底的預期,當前也正率先回落。中期來看,二季度托底政策還將延續,市場仍處於大箱體當中。短期有回踩壓力,可波段操作。
廣州萬隆:周K線釋放重磅信號 短期漲跌空間均有限
周四全天盤面縮量震盪,一根中大陽線或陰線后連接較長時間的橫盤,成為近期A股走勢的主要節奏。不過,從更大級別的周K線看,這一特征甚至或將強化,投資者的思路也宜做相應的轉變。
從滬指的周K線看,目前5周線正上穿10周線,且又即將與20周線相匯合,這是均線"三線合一"的典型形態。最近的一次出現在12年12月21日前后,隨后展開一波反彈。不過,目前股指上方還面臨60、120周均線,以及下降趨勢線的反壓。這意味著,股指下有均線匯聚點支撐、上有反壓力,走勢正被局限在夾縫中!
除了技術面外,結合近期市場關注的焦點——IPO重啟來看,若股指大幅下跌,則IPO就難以重啟,監管層將護盤。如肖鋼表態"改革要平衡力度和市場承受度"、周小川也表態必要時"采取一些非常規方式發展資本市場",護盤之手蓄勢待發。
不過另一方面,盡管高層推出一系列護盤舉措,如優先股、滬港通、A股納入MSCI指數、*ST長油退市等,但我們廣州萬隆認為,由於IPO"堰塞湖"巨大、且IPO重啟后的發行規模和節奏不確定性較高,因此增量資金入市意愿不強,存量資金也難以發動大行情,后市震盪仍將持續。
在此背景下,主力資金必然傾向於結構性炒作。例如近月從上海國企改革、到京津冀、再到新能源、新絲路,並購重組等,無一不是大盤糾結震盪中的局部機會。只不過,在經歷輪番炒作、形勢更復雜的情況下,機會已不能單純歸結為某個概念或板塊的炒作,而是具備更大的針對性及獨立性。唯有那些有政策利好預期、事件驅動力與資金面、技術面共振的標的,才有更多的做多機會。
總之,影響市場的復雜糾結因素,已逐漸反映在盤面中。投資者宜適當轉變觀念,淡化對大盤的決策依賴,跟隨主線深入個股,才能應對后階段更復雜的行情。
巨豐投顧:短線懸念仍未解開 短線調整格局或將延續
滬深股指尾盤小幅跳水,創業板指維持紅盤震盪,從盤面上看,蘋果概念、智慧穿戴等概念領漲,京津冀、新疆板塊全線回調。
昨日國務院通過定向降準的方式來穩定經濟增長,盡管力度不大,但是政策刺激預期仍存。但是中國經濟存在下行壓力,令市場承壓,指數短線仍將在2100點附近爭持。題材方面,炒地圖的行情快速輪動,京津冀、新疆板塊周四大幅回調,但寧波板塊快速接力,並以漲停潮的姿態呈現。
近期,央行持續的回收流動性,保監會出手救市,銀監會99文對信托形成利空,對市場信心形成沖擊。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了眼下市場的糾結局面,進退兩難。周四公布一季度GDP數據,7.4%,基本符合預期。巨豐投顧認為管理層推出“微刺激”將對相關題材(風能、太陽能、核能等)注入活力,眼下的殺跌,對於此類板塊來說,更多是機會而非風險。但是,市場調整的時間長短,依舊難以判斷。
對於后市,預計“微刺激”會加大力度推出,建議繼續關注海南、新疆、福建等“老少邊窮”地區的投資機會。鑒於當前市場的結構性行情,建議投資者莫追高,逢低版面低估值藍籌,尤其是具備區域經濟題材及國資改革題材的品種。
博眾投資:調整即將完成 低點在2080點附近
大盤自1974.39點開始轉入一波上漲行情之中,此上漲仍未結束,短線投機者持5成倉要司機補回,中線投資者持股規則不變。。。
前言:技術分析之所以有長久的生命力,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客觀!所以,真正技術分析的高手,基本都把走勢圖作為股票買賣的唯一依據,只有唯一,沒有第二。技術發出買賣信號,就是最高指令,沒有一絲一毫的怠慢和僥幸。之所以用技術走勢圖作為標準,是因為人有僥幸之心、貪婪之欲,容易被情緒控制,而走勢圖最客觀,所以中國古代的法家大師韓非子反復強調:法規比人可靠!
圖解大盤之日線分析:
根據我自己的理論分析,對於1974.39點開始的這輪反彈,理論上漲高點在2300點附近;用時35個交易日左右,目前已經用了26個交易日,還剩9個交易日。現在,此波上漲已經轉入第四段調整,第四段調整何時結束?我們在后面的小級別中分析,整體來看,此波上漲仍未結束。4.15日觀察,放量“突然”調整,顯然,關注我的人知道,這都是我們提前分析到的必然結果。所以,此調整為正常調整,上漲行情未改。4.16日觀察,縮量小漲,小調整格局未改。4.17日觀察,縮量小調整,調整即將完結。
日線圖技術分析結論: 1974.38點大盤轉入日線一波上漲之中,此波上漲的高點可看高到2300點,時間還剩9交易日左右。
中線操作規則:中線藍籌為必配品種,中線投資者倉位可維持在8成或滿倉,短線投資者5成倉可伺機補回。
圖解大盤之60分圖分析:
技術解盤:日線自1974.38點開始的一波上漲,在 60分圖上,目前為60分圖的4浪調整,4浪何時結束?具體情況我們需來研究,如下圖:
上圖是上證60分周期圖:1974.39點開始的日線一波上漲,在60分圖上,目前處在4浪調整之中,從2146.52點開始,市場轉入4浪調整之中,4浪調整一般是5-7天,周四是第6天,預計明天調整將會結束,現在我們通過 10分圖來仔細分析,如下圖:
上證10分圖走勢圖:60分圖的4浪調整,在10分圖上,目前處在4浪反彈之中,顯然4浪反彈之后,仍有5浪調整,所以60分圖的4浪並未完全結束,但顯然調整已經完成90%,預計此調整的低點在2080點附近。周四觀察,5浪調整應該已經開始,市場即將完成調整。
60和10分周期圖結論:日線一波未完,短期的小調整符合我們之前的預期。
操作規則:短線投資者, 5成倉要伺機補回,中線投資者持股的規則不變。
綜合結論:大盤自1974.39點開始轉入一波上漲行情之中,此上漲仍未結束,短線投機者持5成倉要司機補回,中線投資者持股規則不變。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