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共和黨人對窮人的關懷是虛偽的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3-14 08:53


    編者按:紐約時報中文網刊載專欄作家克魯格曼文章,作者對共和黨針關懷窮人的政策的論述具有一定參考意義。和訊網特摘編如下,以饗讀者。

虛偽是惡毒向美德的致敬。所以當你看到,共和黨人爭先恐后地宣稱對美國的窮人抱有深切關懷,這是一個好跡象,顯示出社會規範有了積極的轉變。不再蔑視47%的民眾,而是要去表達虛偽的同情。


由保羅·瑞安(paul ryan)眾議員領導的眾議院預算委員會(house budget committee)新近發布的關於貧困的宏大報告,又給出了更多讓我們保持樂觀的理由。瑞安曾經需要依賴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等機構提供的“獎學金”。還記得嗎?傳統基金會曾頗為荒唐地宣稱,瑞安的預算提案能把失業率降低到2.8%,之后又努力掩蓋這種說法。然而這一次,瑞安倒是引述了很多真實的社會科學研究。

不幸的是,他引用的那些研究,並不能支撐其論斷。更重要的是,他在論述貧困為何能持續時,整個前提具有明顯謬誤。

要想理解這份新報告從何而來,不妨回顧一下瑞安兩年前說過的話:“我們不想把安全網轉變成吊床,誘使健全的人去心滿意足地過依賴他人的生活,消磨他們的意志力和努力追求完滿生活的意愿。”他其實在這里提出了兩個論斷,首先,消除貧困的項目會讓人滋生自滿情緒,也就是說抑制工作的意愿。其次,自滿,也就是窮人做不到盡其所能地去工作,是延續貧困的原因。

預算委員會的報告幾乎完全是在討論第一個論斷。文中提到勞動力參與率出現了大幅下滑,還宣稱下滑的原因是緩解貧困的項目,因為這種項目打消了工作的意愿。接著,報告就給出了200頁文字和683個腳注,如此設計是為了制造一種印象,讓人們以為學術研究文獻支援報告的論斷。

可惜實情並非如此。在一些情況下,瑞安和他的同事們完全錯誤地表述了研究的結論,導致許多知名學者因為自己的研究受到誤讀,憤而表示抗議。然而,報告中更常見的做法是,通過暗示來表達觀點。比如,它會先就一個項目的不良后果做出論斷,接著提到若干個關於該項目的研究,這樣就會產生那些研究支援其論斷的印象,即使研究結論恰恰相反。

對於消除貧困的項目,學術界的研究到底持什么觀點?關於食品券和聯邦醫療補助(medicaid)的效果,就有很好的證據支撐。這兩個項目招致了瑞安最大的怨恨,而他的預算案也計劃大幅削減它們。食品券似乎的確會導致工作和工時數量下降,但影響是有限的。而聯邦醫療補助對工作熱情幾乎不會產生影響,或影響極小。

一項全面研究得出的結論是,總體而言,“盡管許多項目都會對人的行為產生顯著的副作用,但它們的總體影響是很微小的。”簡而言之,瑞安的貧困報告,就像他著名的預算計劃一樣,是詐騙。

現在仍然可以說,大幅增加反貧困項目的資金投入,的確會削減工作的意愿。但是與其他國家比較一下,就會發現美國的低收入家庭遠比其他國家的低收入家庭工作得更多,因為美國與其他任何主要發達國家相比,向窮人給予的幫助都更少。這樣說來,激勵的確會對工作意愿產生一些影響。

但我們到底為什么需要如此擔心這個問題呢?瑞安想讓我們相信,社會安全網編織出的“吊床”正是如此之多的美國人一直陷於貧困的原因。但是沒有證據支援這樣的說法。

畢竟,如果向窮人給予慷慨的援助會固化貧困,鑒於美國對待窮人遠比其他富國要惡劣,於是他們的工作時間要長得多,那么美國的社會流動性(即生來貧窮,但通過努力提高了社會階層的人的比例)應該在西方世界領先才對。但事實完全相反:美國的社會流動性要比多數其他發達國家更差。

原因不難猜測:如果營養不良、缺乏充足的醫療服務、缺乏良好的教育機會,年輕人很難出人頭地。實際上,我們現有的反貧困項目能幫助人們上進。例如,較早得到食品券的美國人,在之后的生活中比沒有得到食品券的人更健康,工作效率也更高。但我們在這方面做得還不夠。之所以有這么多美國人還陷於貧困當中,原因並不是政府對他們的幫助太多了,而是政府的幫助太少了。

於是又回到了“虛偽”這個話題。看到瑞安這樣的人至少開始討論幫助窮人,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好事。但不知道怎么回事兒,他們幫助窮人的設想,涉及削減福利並且為富人減稅。很好笑,這怎么能行呢。

    文章來源:紐約時報中文網 翻譯:王童鶴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