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回應IPO重啟傳聞:進展略晚于預期
鉅亨網新聞中心
【最新訊息】證監會:尚未召開首發企業發審會 進展略晚於預計
???????????????? 證監會緊急通知補材料 IPO初審會最快下周二重啟
???????????????? 證監會通知投行部門變更上市地和募資用途需專項說明
???????????????? IPO相關方稱接監管層通知 上市地、募資用途周四報會
???????????????? 28家企業主動撤單IPO 投行和打新基金愁“無米下鍋”
【公司動態】渤海證券保薦7單IPO項目6單終止審查 撤單率高達85%
???????????????? 上市三年未獲建設用地 大連三壘IPO募投項目延至后年
???????????????? 天豐節能IPO造假細節公布 光大兩保代遭10年禁入
【焦點熱評】IPO重新開審應該漸行漸進 等監管層正式公布
證監會辦公廳新聞辦官方微博16日早上發布訊息稱,自去年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指導意見發布以來,中國證監會一直按照意見和相關配套檔案的要求,正常推進首發申請審核工作。因在審企業需要補充最新的年度財務審計報告等,目前還沒有召開首發企業的發審會,相關工作進展略晚於前期預計的工作進程。
隨著企業補充材料工作陸續完成,具備條件的企業將按照正常程式推進后續審核工作。召開首發企業發審會前五天,中國證監會將依規定發布會議公告,公布上會企業名單和會議日期等。
IPO初審會最快下周二重啟
證監會緊急通知補材料,滬深IPO“版圖”將揭曉
證監會上周表態稱,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配套規則尚未發布完,這讓市場人士緊繃的神經得以舒緩,以為IPO的步伐依然緩慢。
但是昨天下午,多家券商投行部接到證監會電話通知,要求在兩天內完成更新、補報IPO材料。
“快下班的時候才得到通知。”一家券商的投行部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證實,公司接到證監會電話,要求在本周四下班前向發行監管部補報IPO材料。
這一訊息在業內迅速傳開,IPO發審會重啟的猜測再次襲來。
目前僅可以確定的是,根據《發行監管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審核工作流程》,發行監管部收到相關材料后會安排預先披露,之后將按受理順序安排初審會。最快,初審會將於下周二召開。根據程式,發審會要在初審會之后。
緊急電話
昨天下午,多家投行傳出訊息稱,接到證監會緊急電話通知,要求補報材料。
上述投行部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公司是在臨下班的時候接到的通知,電話內容很簡短,目前尚不知道監管層這一突然動作的用意。
另一位投行人士則表示,是傍晚6點半左右接到的證監會發行部電話通知,要求已更新財務數據的IPO企業,無論募集資金是否變化,需出具募集資金差異說明;近期準備更新財務數據的IPO企業,上報材料時還需要一並上報資金差異說明。另外,對於已更新財務數據的企業,本周末將全部進行預披露,一旦預披露將不能變更上市地。所以如果要變更上市地,要出具變更說明。
同時證監會要求,以上材料均需在本周四下班前報至發行部綜合處。
滬深IPO“站隊”
3月28日,證監會以監管問答的形式表示,首發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意愿,在滬深市場之間自主選擇上市地,不與企業公開發行股數多少掛鉤。
對此業內人士解讀為,是將中小板排隊企業向上證所分流。
“目前上海主板和深圳中小板適用的法規和發行條件完全一樣,但此前兩所之間約定按企業發行股數多少劃分上市地。”證監會發言人張曉軍也曾明確表示,證監會認為這種做法不盡合理,需要進行調整。
至於符合創業板上市條件的企業能否選擇到上海主板上市,一位接近證監會的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由於上市規則不同,企業需要達到主板上市要求后,重新遞交材料。“企業自己可能會考慮申報成本以及排隊的時間,估計創業板企業不太會更改上市地。”該人士稱。
同時,IPO審核將按照滬深交易所均衡的原則開展,由於新申報企業較多,在較長時間內難以輪到,業內將此理解為是對新申報企業的“勸退”。
也就是說,在本周五將發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報企業基本資訊情況表》中,滬深交易所的排隊企業可能將發生較大變化,滬深的IPO“版圖”將揭曉。但是同時,也不太可能出現新申報企業的名字。
初審會最快下周啟動
4月11日證監會更新了發行監管部IPO審核流程,首發審核需要經過10個環節。
這些環節包括材料受理和分發,見面會,問核,反饋會、落實反饋意見,預先披露,初審會,發審會、落實發審委意見,封卷,會后事項審核,核准發行。
根據證監會昨日的電話要求,本周末完成預披露之后的企業,按照程式首發審核將進入初審會環節。
“具備條件的項目由綜合處通知保薦機構報送發審會材料與預先披露的招股說明書。發行監管部收到相關材料后安排預先披露,並按受理順序安排初審會。”證監會規定,初審會一般安排在星期二和星期四。得出的初審報告在履行內部程式后,將轉給發審會審核。
“發審會何時召開無法判斷。”一位投行人士表示,但是初審會如果重啟,最快將在下周二。
事實上,發審會的召開恐怕沒有業內期待的那么快。此前證監會內部人士曾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在“小國九條”落實措施出臺之前,發審會不會召開。
該內部人士所稱的“小國九條”,是指去年底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的意見》。
本報上周從證監會獲悉,目前證監會正在抓緊制定關於落實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再融資和重大資產重組對即期回報的攤薄及填補措施有關事項的規定。截至目前,上述規定並未出臺。
4月15日晚,IPO發審會將在下周重啟的傳言在坊間發酵。
有來自投行的訊息稱,當日接監管層電話通知,主要針對近期需補充的相關IPO審核材料情況。
據前述投行人士稱,電話通知事實上是針對此前自主選擇上市地與募集資金等需補充的情況細化要求,已更新財務數據的發行人,須確認是否變更上市地、募資用途及募投前后差異等,並在本周四下班前報送監管層。
當晚,部分擬上市企業也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證實收到相關資訊,一位接到通知的券商人士透露,近期應該會有書面檔案下發。
此前證監會主席肖鋼在博鰲論壇受訪時指出,擬上市公司需補充年報等情況,新股發行將按程式進行。
記者從投行及擬上市公司處了解到,目前很多在審企業三月底左右已完成最新一期的財務數據更新。
擬上市公司除更新2013年報的財務數據外,還需根據發行監管相關配套政策的微調,來相應調整申報檔案。此前,證監會通過發行監管問答方式,公布取消根據發行股份數選擇上市地的限制,發行人可自主選擇上市地。
而在此前的IPO政策微調中,對發行承銷辦法、老股轉讓規定、募集資金運用信披等均有微調和完善,這也需發行人在相關檔案中予以落實。對市場關注的預披露規則修訂方面,證監會將按新股發行改革意見的要求陸續出臺,但這並非正式開審的必備條件。
4月11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指出,為落實本次新股發行改革的有關要求,截至目前,證監會已完成對《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老股轉讓辦法等檔案的制定、修訂工作,並完善有關信披規則。同時,為落實“小國九條”,證監會正抓緊制定相關規定。
這一系列的監管動作顯示,IPO重新開審的配套政策準備條件,已逐漸到位。發行人與投行的準備工作也進入了新階段。
顯然,市場隨即由此形成聯想,本周內或能啟動新一輪預披露,IPO審核節奏回歸常態也將逼近。
一位接近監管層人士指出,在審企業補充完善材料,重新遞交后,將按本輪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指導意見的要求安排預披露等程式。
“下午還在和一個擬上市企業的董事長溝通,說是IPO開閘的時間可能是在5月份,想不到晚上就出了這個事情”。一位中介機構人士對感嘆。
昨日晚間,市場上突然傳出IPO即將開閘的傳聞,雖然版本不一,但是大致內容均為,對於已向證監會commit2013年年報及預披露材料的在審IPO項目,證監會要求由保薦機構統一出具說明,說明本次commit的2013年年報及預披露材料中包括的,募投項目方案是否與首次申報時存在差異。另外,對於尚未向證監會commit2013年年報及預披露材料的在審IPO項目,證監會要求保薦機構在報送前述資料時一並報送專項說明,說明本次commit的2013年年報及預披露材料中包括的募投項目方案是否與首次申報時存在差異。
在上述傳聞曝光之后,立刻引來了市場各方的強烈關注,因為在今年2月19日以后,再也沒有新股上市,短暫重啟的IPO閘門也被收緊。
上述中介機構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了解到的情況是,確實有部分已經預披露過的公司收到證監會方面的通知,要求在本周四將材料報上去。而材料的內容包括年報的更新,以及對發行計劃的一些修改,比如說涉及老股轉讓內容等等。
這位人士表示,已經預披露的企業更新材料,極有可能意味著發審會即將召開。也就是說將有更多的企業,可能在接下來的闖關發審會,成功者就將登陸A股市場,正式啟動發行程式。不過目前發審會召開的時間尚無法確定。
4月15日晚間,關於IPO材料申報進度的最新進展在坊間開始流傳。
有非正式的網上訊息稱,當日有投行接到來自監管層的電話通知,通知主要針對近期需要補充的相關IPO審核材料情況。
雖然截至發稿時止,這一訊息並未得到證實,但對於IPO進程仍有必要加以研判。
在昨日22:25左右,新浪微博論證為“財通社”的發布訊息稱:“針對有關下周將召開IPO發審會的傳聞,財通社從訊息人士處獲悉,下周應該召開的是初審會,召開時間為下周二,並非發審會。今日下午相關傳聞‘IPO終於有望再度重啟,最快發審會將於下周召開’並不符合IPO流程”。
大家之所以關注IPO,是因為IPO涉及到市場的方方面面:投資者關注,是因為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市場的運行;保薦機構、保薦人關注,是因為這將給他們帶來不菲的承銷費用;擬上市公司關注,是因為排隊等候了這么長時間,終於盼到了一線曙光。
其實,關於新股發行的進展,監管層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也有不少表態。
證監會主席肖鋼在2014博鰲論壇上接受媒體采訪時曾指出,新股發行並沒有停,只是因為企業集中發年報而自然停止,等到上市公司年報陸續出來,就會按照程式走了。
4月11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指出,為落實本次新股發行改革的有關要求,截至目前,中國證監會已完成對《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老股轉讓辦法等檔案的制定、修訂工作,並完善有關資訊披露規則。同時,為落實“小國九條”,證監會正抓緊制定關於落實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等規定,相關進展情況會及時公布。
應該說,這一系列的監管動作顯示,IPO重新開審的配套政策準備條件,已經逐漸到位。
筆者認為,IPO重新開審應該漸行漸進,各方應有積極準備,但對於政策訊息,應該時刻與官方“對表”。
新股發行視窗期漸行漸近,昨日,證券時報記者從多位投行人士處獲悉,證監會向各券商投行部門聯系人電話通知,就募集資金的差異說明以及上市地點確認事宜給出指示。
據相關投行人員透露,證監會要求目前已預披露的首發企業在上發審會前兩至三日內補交年報和更新招股書,已過發審會的企業不用更新。同時,還要求這些企業明確是否變更擬上市地和募集資金用途,並按照新股改革意見要求落實投資者保護相關措施。
在上市地變更方面,上述投行人士指出,已更新財務數據的企業近期有望全部預披露,證監會明確,一旦預披露將不能變更上市地,若要變更,本周前需報送經發行人和保薦機構蓋章的變更擬上市地的專項說明,並同時報送經修改后的申請檔案及預先披露材料。
“由於創業板排隊企業無法選擇上市地,所以此次變更上市地不涉及創業板企業。”業內人士指出,截至目前,共有675家企業在新股發行頻道排隊等待上市,其中主板和中小板共32家企業已預披露。
在募集資金方面,一家北京券商投行負責人表示,證監會要求已更新財務數據的首發企業,無論募集資金是否變化,均需出具保薦機構蓋章的專項說明,若募投項目資金在首次申報和預披露兩份檔案中存在差異的,需說清情況。對於近期準備更新財務數據的企業,上報材料時一並上報募集資金差異說明。
證監會主席肖鋼此前曾表示,新股發行並沒有停,只是因為企業集中發年報而自然停止。據此,市場普遍猜測預披露的時間點將很快來臨,這意味著發審會也將在不久后召開。
目前,市場還在等待有關新股發行的配套措施落地,為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的意見》,證監會還需出臺有關落實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再融資和重大資產重組對即期回報的攤薄及填補措施有關事項的規定。
與此同時,根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審核工作流程》規定,發審會召開5天前中國證監會發布會議公告,公布發審會審核的發行人名單、會議時間、參會發審委委員名單等。因此,如無特殊情況,預計本周仍將無發審會會議召開。
據了解,此次電話通知僅為證監會口頭通知方式,正式的書面通知將於近期下發。
15日晚上,一則關於IPO重啟的傳聞在市場間瘋傳。
該傳聞大意是,證監會下午召開電話會議,宣布近期將召開初審會和發審會,要求已預披露的首發企業在兩到三天內補充完年報,並要求這批企業明確是否變更擬上市地和募集資金用途。
隨后某門戶博客有傳出此次會議細節:“無論募集資金是否變化,均需出具保薦機構蓋章的專項說明,周四下班前報送發行監管部”,“一旦預披露將不能變更上市地,因此若要變更,本周四下班前報送經發行人和保薦機構蓋章的變更擬上市地的專項說明,並同時報送經修改后的申請檔案及預先披露材料。”
截至當天收盤,上證指數大跌1.40%,報收2101.60點,結束自4月4日以來的連漲勢頭。
該傳聞詳細情況:
21世紀網剛剛向業內人士核實:此次招股書大規模密集披露,不能理解成新IPO項目材料受理的開啟,而是已報會未作預披露的企業要按規定作補充披露。
此前,市場普遍預期,發審會重啟的時間視窗應是4月底。但一位專門研究新股政策的人士則表示,新股4月重啟的預期將落空。新股的配套檔案征求意見到4月14日才結束,而網下投資者備案需要十個工作日,IPO重啟最快也要等到5月。
記者隨后向深圳一券商咨詢相關情況,該券商表示,其已經報會的項目,暫時未接到來自官方的要求披露招股書的通知。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