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帥命名改名趣聞:由女名改男名的林彪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3-11 08:46
人各有名,名字不僅僅是標識一個人的“符號”,有些人的姓名也寓含著他(她)的抱負和志向,在新中國1955年授銜產生的十位元帥中,除聶榮臻外都有著非凡的改名經歷。
一、 朱德: 紅色的品德
朱德,1886年12月1日(農歷十一月六日),出生於四川省儀隴縣馬鞍場琳瑯西麓李家灣一個佃農家庭。在他戎馬生涯的一生中,曾用過好幾個別名。
朱德誕生時,母親為圖個好撫養,像他前面兩個哥哥“阿牛” 、“阿馬”一樣給他取乳名叫“狗兒”。偶爾,朱家也按川北習俗,分別稱呼兄弟三人為“牛娃子”、“馬娃子”和“狗娃子”。到了4歲,父親按照朱家的祖傳字輩,給他取名“朱代珍”。1895年,他的私塾先生朱老師給朱代珍改名為“朱玉階”,希望他往后用功讀書,要像玉石那樣潔白做人,立志沿著玉石砌成的階梯,步步高登。
1909年初春,朱玉階投考云南陸軍講武堂,因講武堂是滇人所辦,因此只收云南省人,不招外省人。朱玉階來到報名處,查閱了登記簿,發現蒙自縣還沒人報考,他求學心切,於是假稱是云南臨安府蒙自縣人,並改名為“朱德”。朱德考入講武堂不久,冒籍報考的事終於被教官們察覺,有幾個云南籍的教官立刻把這件事向講武堂總辦李根源報告,並聲言要把朱德除名。李根源召見朱德后,見他是可塑之材,立刻打消了開除他的念頭,並鼓勵朱德努力學習。
1916年,朱德隨援川軍總司令蔡鍔入川,帶兵之余,獨自悉心研究《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以及二十四史等文獻古籍。凡在他所讀過的書頁上,都蓋有“德字玉階”、“儀隴朱氏”的印記。吟詩作賦是朱德一生最大的愛好,他還有個“玉垓”的筆名。當年,怡園詩社輯印的《江陽唱和集》刊載了他的19首詩,詩尾署名均為“玉垓”二字。
“八一”南昌起義失敗后,為了迅速壯大革命隊伍,1928年1月,朱德化名“王楷”,率領起義軍打著國民革命軍一四○團范石生部王團長的旗號,發動了著名的年關暴動,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的成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斯諾在《西行漫記》中談到朱德時寫道:“這個名字很貼切,因為這個名字由於在文字上的奇異巧合,在中文中的兩個字正好是 紅色的品德’的意思。”的確,在漢語中“朱”又當紅色解釋,“德”為品德。朱德處處以黨和人民的利益為重,一生艱苦奮斗,功勛卓著,忠於人民,待人誠懇,德高望重,堪稱“紅色的品德”。
二、彭德懷:君子懷德
彭德懷,1898年10月24日出生於湖南省湘潭縣烏石寨一戶貧苦農民家里。他乳名叫“真伢子”,原名叫彭得華。得華兄弟三人,他是長子,二弟叫彭金華,三弟叫彭榮華。他幼年時,鄉親們都叫他的乳名“真伢子”。彭得華從小認準一個“真”字,追求真理,講話必真,做事認真。家鄉父老說:“扁豆無虛花,真伢子冒(沒)假話。”
彭得華曾給自己起了個號叫“石穿”。那是得華15歲那年,他離開家鄉到湘陰縣當堤工,受盡工頭的欺壓。一天,堤工局長來到工地,堤工們將局長團團圍住,要求補發工資,遭到拒絕。富有反抗精神的彭得華和一些堤工們氣極了,要把局長投進池塘里。官府知道后要抓得華,他被迫外逃。途中遇暴雨,他躲進一個山洞,聽見洞里有滴滴答答的響聲,仔細一看,從洞頂上落下的水滴,已把地面的堅石滴成了深窩,這真是“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啊!他想,受苦人若都能像這水滴一樣堅持不懈地斗爭,這吃人的舊社會不也能被砸碎嗎?於是他取“石穿”為號以自勉,含持之以恒、水滴石穿之意。
1922年,彭得華同鄰村少女“細妹子”結婚。婚后不久的一個晚上,得華問妻子叫什么名字,妻子奇怪地說:“我不是叫 細妹子’嗎?”他笑著說:“細妹子是你的小名,你還應該有一個大名。好比人家叫我 真伢子’,這是我的小名,我還有一個大名叫彭得華呀!”細妹子說:“我就有這么一個名字,沒什么大名。” “那好,我給你起個大名。”他想了想說,“男者為乾,女者為坤。你應該做女中的模范,就叫坤模吧!”妻子一聽,感到很新鮮,就點頭同意了。婚后,彭得華教妻子識字寫字,還送她去湘潭女子職業學校學習文化。
婚后沒幾個月,彭得華應好友黃公略之邀到長沙投考湖南陸軍軍官講武堂。考取后他回家告訴大家,已改名叫彭德懷了。晚上,他對妻子說:“你知道我為什么要改名叫彭德懷嗎?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我不想升官發財,置田買地,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多為人民辦好事的人,所以我改名為彭德懷。以后你就叫我 德懷’好了。”至此,彭得華改名為彭德懷。
1959年廬山會議召開。會上,彭德懷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對“大躍進”中的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等“左”傾錯誤上書進行批評,竟被打成“右傾機會主義分子”、“反黨集團”主要成員。就在這年8月召開的八屆八中全會上,“理論權威”康生在批判彭德懷時竟別出心裁地在他的名字上大做文章:“你彭德懷,早年起名叫 彭得華’,野心好大啊,要得中華!還起個號叫 石穿’,水滴石穿,搞陰謀嘛!”
“文革”初期的1966年12月27日,彭德懷被從成都揪回北京。盡管他身陷囹圄,但憂國憂民之心依然如故。1967年4月18日《人民日報》刊登國際市場銷售鎂的情況。彭總讀后,於20日夜給周總理寫信(署名“石穿” )建議利用好大渡河南岸礦渣中的鈣鎂資源。
三、林彪:由女名到男名
林彪,1907年出生於湖北黃岡的林家大灣,原名林育蓉。他與兩位在中國革命史上大名鼎鼎的堂兄林育南和林育英並稱為“林氏三杰”。
1925年,林育蓉在共進中學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這年年底,武漢地區的中共組織接到了陳獨秀、毛澤東聯署的中國共產黨第62號通告(這個通告以“鐘英白”的名義發出)。林育南親自為林育蓉作口頭傳達,大意為:廣州黃埔軍校正擬招收三千名入伍生,望各地迅速多選工作不甚重的同學、少校同學及民校左派同學,自備川資和路費,前往廣州投考,以免該校為反動派所據。
林育蓉不顧父親的反對,毅然決定服從黨的決定,報考黃埔軍校。林育南親自為他整理行李,並給在廣州的中共領導人及他的熟人、朋友寫信,拜托他們照顧林育蓉。到廣州后,林育蓉沒有先去報考,而是走向了楊家祠堂中共廣東區委機關,想先和黨組織取得聯系。路上他一直想著改名字的事情。他很清楚,進入了黃埔軍校,就是他新的人生的開始。在新的人生中,在崇尚奮勇、崇尚拼搏、崇尚頑強、崇尚獻身的軍校中,他的名字“林育蓉”(有時也寫作毓蓉、育容)太不適合,太女性化。沒見過他的人,看到名字還以為他是一個女孩子呢。
林育蓉從林家大灣走出,進入武漢共進中學時就已考慮改名,他為自己選擇的新名是虎虎生威的―個“彪”字。他曾征求過父親的意見,但被父親一口否決。父親說:“ 彪’的字義還可以,但這個字含有刑戮、兇疾、失敗之意,絕對不能改用此名。”
林育蓉一直在改與不改之間猶豫不決,良久,他結束了徘徊,大步跨進了楊家祠堂大門,在門房遞上的會客單上,用飽蘸濃墨的筆力透紙背寫道:“林彪,18歲,湖北黃岡人,求見惲代英、肖楚女。”“林彪”這個名字的第一次正式出現,就是在這張會客單上。林彪受到了惲代英、肖楚女的熱情接待和親切勉勵。二人親自派人把林彪送上了黃埔島。他如愿以償,成功地考入了黃埔軍校,成為黃埔軍校第四期步兵科中的一員。[NT:PAGE=$]
四、劉伯承:昭昭之明
1892年l 2月4日,劉伯承誕生於四川省開縣趙家場。對於他的出世,同許多晚清風云的偉大人物一樣,眾多熱心的“演義家”曾經杜撰了好些神話般的傳說:在一個桃花盛開的春天,他母親到屋后的深井里去汲水,突然看到水中有一條活蹦亂跳的“金龍”,回家后即有身孕。劉伯承雖說是巧遇龍年出生,但他卻生不逢時――因為在這一年的秋末冬初,劉氏家業的開拓者,劉伯承的祖父劉正富和祖母楊氏在7天內先后離開人世,劉氏家庭的成員一個個披麻戴孝,撫棺痛悼,沉浸在辛酸的淚水之中。劉伯承正是在舉家服喪的淚水中呱呱墜地的。家里給他取乳名為“孝生”,意指他一出生就服喪帶孝,長大后更要盡孝於長輩。
不管劉伯承怎樣生不逢時,卻是他父親劉文炳盼望已久的第一個兒子。劉文炳是個受過十年寒窗苦,又棄文務農的失意秀才,滿腹學問,但做不了官,成為浦里河畔有名的“泥腳文人”。在“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的舊習俗中,這終究算是一種安慰。看到兒子著實惹人喜愛,劉文炳自慰和自豪的情感油然而生,不禁想起《荀子·勸學》篇中的章句:“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他自言自語地說道:“好一個 昭昭之明’,這娃兒就叫劉明昭。”劉氏家族的譜序是“國正文明泰,天朝永治安……。”“明昭”正符合“明”字輩的起名要求,這是劉伯承最早的名字,父親后來又為他取字“伯承”,伯,即長子之意;“伯承”,有子承父業之意。
五、賀龍:云中之長者
賀龍,1896年3月22日出生在湖南桑植縣洪家關一戶貧農家庭,小名叫“長長”。他小時候有次玩“打仗”遊戲,為爭當“指揮官”躍身下河,結果因雨后水急,被沖走幾里遠,后被人救起,救他的人說這孩子命真長。賀龍的父母便叫他“長長”,根據同音又叫“常常”、“常伢”。賀龍5歲入學時又取名“平軒”。11歲時,因家境貧窮,父母為他取名“振家”,希望他能振興家業。
18歲時,賀龍參加孫中山的中華革命黨后,又取名云卿。這個名字來源於《尚書大傳》中的《卿云歌》。相傳,上古舜帝傳位給治水的禹時和臣民一起唱歌,歌詞為:“卿云爛兮。明明天上。爛然星陳。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按賀氏族譜,賀龍為“文”字輩,本名為“賀文常”。后來,他的父輩們認為“文常”、“云卿”這兩個名字,表達不了他們所寄托的期望,議論重新起個響亮而有深意的名字,他叔父賀士奎是個教書先生,說:“云卿、文常(長),取其中云長二字演義下去,云中之長者,當然是龍。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降,大則吞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者飛躍宇宙之間,降者潛伏波濤之內。龍能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我看就以 龍’字為主,再加一個字,理想名字成矣。”但加什么字呢?他們始終沒議出個結果來。在一旁的賀文常說:“我看就用一個 龍’字吧,又好說,又好記,就叫 賀龍’吧!”從此他就改名為賀龍。
賀龍在青年時期即蓄了鬍鬚,在大革命時期,湘西桑植家鄉的人民給他起了個綽號,尊稱他為“鬍子”或“賀鬍子”。有一首民歌就這樣唱道:“大地烏云掩太陽,一朝消散又重光。忽聞各處人喧鬧,鬍子果然轉故鄉。”
六、陳毅:士不可不弘毅
陳毅,190l年8月26日生於四川省樂至縣薛苞鎮張安井村。陳家是按照“堯舜禹湯、文武榮昌、世德延遠、福壽綿長”的譜系,循序排輩的。陳毅的祖父叫陳榮盛。父親叫陳昌禮,學識淵博,喜愛琴棋書畫,又能作詩填詞;母親黃培善性格剛毅,為人賢惠。陳毅自幼跟父親認字,受到父母的良好教育。
陳毅5歲那年開蒙入學,父親陳昌禮給他取學名叫世俊,號仲弘,希望他能成為一個才智出眾的俊杰人物。陳毅從小勤奮好學,記憶力強,書讀幾遍就能背誦。他受父親影響,喜愛詩詞與下棋。在成都德勝鄉讀高小時十分敬佩蘇洵,曾說他“最喜愛讀蘇老泉的文章”。北宋文學家蘇洵,字明允,為此陳毅曾將“明允”倒過來,一度取名“陳允明”。
古代思想家曾子有一句名言:“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意思是說,一個有抱負的人不可以不剛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肩負重任,路途遙遠。千百年來,這句名言激勵著多少仁人志士。陳毅15歲考入成都甲種工業職業學校,18歲赴法勤工儉學。一天,他讀到曾子“士不可不弘毅”這句話,感觸很深。他想,要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同惡勢力斗,任重而道遠,光有弘(剛強)不夠,還須有毅(毅力),堅持始終,於是他改名陳毅,將號“仲弘”與名“毅”有機結合在一起。他考取留法勤工儉學的紅榜上即署名“陳毅”。從此,陳毅常用“弘毅”來警策自己。他22歲加入中國共產黨,血氣方剛,英勇無畏,人如其名,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百折不撓,鞠躬盡瘁。再后來,陳毅還起了一個筆名叫“曲秋”。
七、羅榮桓:桓桓於征
羅榮桓,1902年11月26日出生於湖南省衡山縣湘江以東(今屬衡東縣)的魚形鎮寒水鄉南灣村。羅榮桓的家庭屬於衡山大族――黑田羅氏,他的祖父羅匯吾,雖然自幼讀書卻始終沒有考上秀才,一生以教書為業,去世時只給后代留下了―斗谷的田。羅榮桓出生后,父親羅國理按照族譜的行輩,給他取名慎鎮,字雅懷,號宗人。按當時習慣,發蒙之后,稱號不稱名、字,大家都稱他“羅宗人”。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政府被推翻,龍旗變成了五色旗。這場革命很不深入,到了偏僻的南灣村,除了男人陸續剪掉發辮外,生活一切照舊:農民們仍然在忍饑受寒,種田交租;當地的土豪劣紳肖羅仙、羅鳳梧等仍然在耀武揚威。
不過,社會畢竟是要前進的,到1914年,南灣村出現了一件新鮮事,羅榮桓家斜對過的―個祠堂里,辦了一所小學,叫羅氏岳英小學。學校―開學,羅國理便把羅宗人從私塾轉學入高小一年級讀書。岳英小學第―任校長羅炳文,曾經到縣城進過洋學堂,是一個思想比較開明的新派人物。他在學校里開的課,除國文之外,還有算術、博物、歷史、地理以及圖畫、音樂、體操等。羅國理領著兒子去見校長羅炳文。羅炳文嫌羅宗人的名字不好聽,羅國理便請這位兼教國文的校長另給他起個名字。羅炳文略作沉吟,順手取一張紙,寫了“榮桓”二字,並解釋說:“《詩》云: 桓桓於征’。 桓桓’者,威武也; 征’者,征伐也。我看令郎年紀雖小,但長得十分魁梧,現在國家正是多事之秋。令郎將來講習武事,建功軍旅也未可知。”羅榮桓對於校長和父親這番對話,當時不甚了解,他還不懂得選擇自己的志愿。不過,這所學校確實為他打開了新的知識之窗。他貪婪地、興趣盎然地吸收著算術和聲、光、電等自然科學知識,為以后建功立業打下了基礎。[NT:PAGE=$]
八、徐向前:繼續向前
徐向前,1901年10月8日(農歷九月二十八日)出生於山西省五臺縣東冶鎮永安村,在家中排名老六。父親徐懋淮,晚清秀才,以教書為業;母親趙金鑾,是一位家庭主婦。徐向前出生后,祖母看到是男孩,很是高興。因為前面兩個哥哥的名字是“銀倉”、“銀福”,祖母便給他取了個乳名為“銀存”,意思很明白:希望他前程似錦,發財享福,並且把銀錢多多積存起來,澤被子孫。
徐向前的父親是村上學問最大的秀才。他認為作為讀書人,名字很重要――應該叫起來好聽、順口、文雅,有深刻的含意。他給這第六個出生的孩子起了學名、字和號。於是,小“銀存”有了上家譜的正名大號――徐象謙(“謙”為《易經》中六四卦之一,是六十四卦中惟一的六爻皆吉的卦),字子敬。
大革命失敗后,革命隊伍里出現三種人:有些人變節投降了,把同志的頭顱獻給敵人作見面禮;有些人動搖退卻,脫離革命隊伍開小差跑掉了;有些人擦干自己身上的血跡,掩埋好戰友的尸體,迎著風浪,繼續向前進。徐向前把這三種人作了認真比較,覺得第一種人可恥,第二種人可悲,第三種人可敬。因此,他下定決心,排除萬難,不怕犧牲,立志要做一個繼續前進的人,於是便將“象謙”改為“向前”。
九、聶榮臻:百福駢臻得双全
1899年12月29日,聶榮臻出生在四川江津吳攤場附近的石院子,一家人為給他取名費了番周折。聶榮臻的外祖父對其父聶仕先說:“憑空想,一時想不出,你們都是識字的,翻書吧,從書上選一個有福氣的名字。”聶仕先夫妻倆都讀過幾年私塾,當晚,聶仕先把家里的那本《雜志三字經》拿出來,靠在妻子唐氏身邊,尋找起兒子的“名字”來。左斟酌,右推敲,夫婦倆把書都翻完了,也沒有找出個理想的名字來。
“明天你到我父親家去借書,順便征求他老人家的意見。”唐氏對丈夫說。第二天,聶仕先來到岳父家里,把來意告訴了岳父后,便在書案的抽屜里翻書。一會兒,他取出一本《隨身寶》坐在椅子上翻閱起來,翻到最後一頁,聶仕先臉上露出了笑容,起身走到岳父身邊,指著書上的文字,把自己的意思向岳父講明,岳父沉吟了一會兒微笑著點頭表示贊同。
聶仕先匆匆回到家里,徑直走到唐氏房里,指著書的最後一句說:“ 百福駢臻得双全’,這句話吉利。按家譜排列我兒是 榮’字輩,就給他取名 榮臻’,字 福駢’,你看要得不?”唐氏高興地點頭同意,想了一下,接著說:“我看娃兒的小名也照這書上取吧,就叫他 双全’。”聶仕先也點頭答應,夫婦倆都高興地笑了。區別於其他九帥,聶帥用“榮臻”這個名字用了一生,沒有改過。
十、葉劍英:民之利劍
葉劍英,1897年4月28日生於廣東梅縣雁洋堡一個貧困的小商人家庭,客家人。葉劍英之父葉鉆祥生有8個子女,葉劍英排行第二。父親很喜歡這個兒子,按照葉氏族譜,給他取了個名字叫葉宜偉。
葉劍英前面有個姐姐叫稚英,活到十幾歲就早夭了,活下來的還有兩個妹妹:才英和順英。當地窮人家有“賣女養男”,賣女兒給人家當童養媳的習慣,這兩個妹妹都送人當過童養媳,大妹妹才英后來被送回家來,唯獨小妹妹順英最可憐,兩歲就給人家當童養媳,以后又被轉賣,受盡折磨,直到解放后才打聽到下落,兄妹重逢。活下來的惟一的弟弟叫宜導(道英),也是在艱難困苦的環境里長大的。
1917年夏,葉劍英等幾個同學冒著盛夏酷暑,長途跋涉乘火車來到中國西南邊陲名城昆明,準備投考坐落在翠湖西岸的承華圃的云南講武堂。葉劍英進入云南講武堂后,給梅縣家鄉的弟弟宜導的信中寫下了自己的抱負。他躊躇滿志,決心在學校習文練武,作革命的“前驅”,為了表示投筆從戎的決心,他特意把自己的名字“宜偉”改為“劍英”,立志做“民之利劍”,為國為民,英勇奮戰。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劍英”這個名字和“稚英”、“順英”也是排在一起的,符合中國人的傳統觀念。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