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中國完全有能力達到7.5%的增速
鉅亨網新聞中心
和訊網訊息 4月8日到4月11日,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會在海南舉行,和訊網全程播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名譽院長、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林毅夫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之地位與未來發展》博鰲分論壇上發言時表示,中國完全有可能靠內需來維持今年所提出的所謂7.5%的增長目標,因為中國作為一個中等發展國家,環境保護的需求也在加大,這方面投資的機會也有很高的經濟回報,也會有很高的收益。林毅夫強調,相比之下發達國家如果經濟放緩沒有更多的投資機會,而對於中國來講有很多的好投資機會和好的投資機遇。
以下為林毅夫的發言實錄:
主持人:接下來請林毅夫先生,請你從中國內陸的發展前景,以及對香港帶來了哪些機會,從這個角度請您講一下?
林毅夫:非常感謝!香港是國際上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是屬於服務業。金融服務業的發展對於內地實體經濟是至關重要的,反過來講內地實體經濟的發展對於香港金融服務業來講也是必要的基礎。大家知道大陸內地從1979年改革開放經濟發展每年達到9.8%,是人類經濟史上不曾有過的。但是這幾年對大陸經濟是不是可以持續發展,國際上還有很多疑問。甚至認為中國的經濟會崩潰,中國經濟未來發展是崩潰呢,還是持續發展?
我想對於香港作為金融服務業來講弄清楚這個問題是至關重要的,為什么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被提出來?這主要是從2010年以后,中國經濟是在減速,而且是一個季度、一個季度在放緩。到現在持續三年多,將近到四年,我們的資料過去增長是平均9.8%,接近10%。但是自從2012年以后經濟增長是在下滑。為什么有這樣的經濟速度的下滑?認為經濟會崩潰的人的解釋,他認為中國現在的體制機制造成的,而體制機制改起來很難,所以最終崩潰是必然的。
但是我個人認為,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轉型中國家,確實有不少體制機制的問題。但是從2010年以后增速的下滑,我覺得最主要的是外部原因。我們知道在這段時間以內,2010年的時候中國的增長是10.4%,2011年是9.3%,2012年是7.8%,2013年是7.7%。但是我們可以看到跟中國同等發展成熟的其他新興市場經濟體,比如在2010年的時候增長速度是10.1%,2011年增長速度只剩下7%,2012年增長速度是5.3%,2013年增長速度是4.9%,跟中國是一樣下滑的,而且下滑的幅度比中國的下滑幅度還大。不能說是因為中國體制經濟問題造成中國經濟增長下滑,同時印度也下滑了。
再看巴西和金磚四國,巴西在2010年的增長速度是7.5%,2011年下滑到2.7不能,2012年繼續下滑。同樣是體制機制問題造成了巴西的增長下滑嗎?不僅是說這些新興市場經濟體,我們也可以看高收入的國家,比如說像韓國、台灣,他們也是從2010年以后經濟增長速度急劇下滑。為什么這些經濟體從2010年以后增長速度都下滑?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還沒有完成,即使現在有跡象,一方面跟長期增長的速度來比還沒有恢復。並且危機后很難,不管是在美國、歐洲、日本。這也是為什么2010年以后中國經濟速度下滑的原因。
既然是外部因素引起的,並且在未來幾年內發達國家由於很難進行結構性的改革,增長還是會平緩的。對於中國來講即便要維持提出的7.5%增長速度,中國有沒有可能靠內需來維持今年所提出的所謂7.5%的增長目標?我認為完全是有可能的,因為中國作為一個中等發展國家,環境保護的需求也在加大,這方面投資的機會也有很高的經濟回報,也會有很高的收益。這一點是發達國家沒有的,發達國家如果經濟放緩沒有更多的投資機會,對於中國來講有很多的好投資機會。不僅有好的投資機會,也有好的投資機遇,比如政府的負債,地方政府加中央政府負債也不過是國民生產總值的40%,這在全世界屬於最低水平。所以還可以做一些項目來支援投資的增長。你要搞投資的話,進口原材料,中國有一定量的外匯儲備。其他發展中國家跟中國一樣有很多投資機會,可能是因為民間的儲蓄不夠,或者是外匯儲備不夠導致不行。
就像總理在今天會上所說的,中國完全有能力達到7.5%的增速。謝謝!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