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港澳方針 12字不見了 僅留一國兩制 10年來首次
鉅亨網新聞中心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5)日發表任內首份工作報告,當中以139字論及對港澳兩地的未來方針,卻未有提及「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12字,是10年來首次,只餘下「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報告更特別提到,特區政府要「全面準確落實《基本法》」,推進民主必須「依法」,又敦促港澳兩地要提升自身競爭力。不過,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喬曉陽和《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均強調,中央對港政策方針並無改變。
《星島日報》報導,前任總理溫家寶任內10年,每份工作報告都會強調,中央會堅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此16字方針,即使去年的工作報告只有43字論及對港澳的未來方針,亦未有例外。惟李克強新官上場,首份工作報告就將「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12字剔除,只強調中央將「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更特別強調特區要「全面準確落實《基本法》」,以保持香港、澳門的長期繁榮穩定,是過去的工作報告所沒有的。
溫家寶前年的工作報告亦有提到中央會全力支持香港推進民主,但今年李克強就特別強調是要「依法推進民主」,維護社會和諧。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前日與港澳政協會面時表示,港澳兩地要提升自身的競爭力,李克強的工作報告亦有類似說法,指要進一步擴大內地和港澳合作,「促進港澳自身競爭力提升」,而中央政府會支持特區依法施政,大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在工作報告中不復見,惹來各方演繹。政協常委陳永棋相信,總理工作報告每一字一句都經小心考量;政協委員陳婉嫻認為,李克強可能是想強調一國的位置;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邵善波認為,絕大部分港人都不明白中央在一國兩制下的角色,在香港政治體制進一步發展下,有需要向香港說清楚中央對港的實質關係和權力,「有人認為一國兩制中兩制就可,但整個憲制中,中央在主權上有絕對的權力。」他說,香港有人認為香港只須理會《基本法》,但很多憲法即使不在港實行,香港都須遵守及接受其原則性,包括中國實行黨領導下的多黨制。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喬曉陽強調,中央對港政策沒有改變。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和梁愛詩指出,一國兩制是根本、長期的方針,當中已包括「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不存收緊或放鬆的問題。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強調,一國兩制是國家的一貫管治方針,呼籲各團體要尊重這個憲制基礎。
另據香港《文匯報》報導,李克強談到「增強內需拉動經濟的主引擎作用」時,提出要深化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大力發展經濟、有效改善民生、依法推進民主、維護社會和諧。進一步擴大內地與港澳合作,促進港澳自身競爭力提升。在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和現代化進程中,香港、澳門一定會實現更好發展」。
李克強又談到台灣問題,強調中央將全面貫徹對台工作大政方針,堅持「九二共識」,維護一個中國框架,鞏固增進兩岸政治互信,促進經濟融合,推動交流合作,開展協商談判,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維護骨肉情誼,凝聚同胞心力,為建設中華民族美好家園、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大業貢獻力量。「我們期待雙方越走越近,越走越親,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為不可阻擋、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
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昨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國家「十三五」規劃前期研究工作已經啟動,正在同兩個特區政府溝通,考慮在編制「十三五」規劃時繼續把港澳作為單獨的一部分來考慮,以促進港澳的經濟發展。特別要支持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以珠海市橫琴的開發建設為契機來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同時,還要加快跨境的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雙向投資,繼續支持境內機構到香港發債,促進香港債市的發展。
被問及上海自貿區會否危及香港金融地位,徐紹史表示, 這首先是內地以開放促改革的一個重要舉措,對香港也是一個新的發展機遇。中央政府在內地搞各種自貿試驗區過程中,還會一如既往地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的地位。上海自貿區所承擔的先行先試責任,就是要拿出可複製、可推廣的自貿區經驗,管理模式基本上是准入前國民待遇加上負面清單的模式。
他續說,上海自貿區將積累可複製推廣的經驗,並應用於粵港澳自貿區。「隨著上海自貿區探索的進一步深化,我想粵港澳自貿區的申辦條件也會逐步成熟,我很願意看到早日得到批准。」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