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大限前夕逆轉 中誠信託允兌本金 傳華融資產埋單

鉅亨網新聞中心


图片说明 
工行一直表示不會對中誠信託責任「上身」,如今殺出神秘白武士,危機有望解決,圖為工行董事長姜建清。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中誠信託30億元(人民幣,下同)於本周五(31日)兌付在即,工行(3988-HK)(601988-CN)上周表明不會包底,違約風險逼在眉睫。由於外圍不穩,若大陸理財產品爆煲,恐引發中國投資信心危機。昨(27)日劇情大逆轉,有神秘白武士打救,令投資者或可全身而退。大陸媒體報導,若投資者於本周三(29日)前簽署協議書,將可取回本金。


《星島日報》報導,中誠信託網站昨日發布《誠至金開1號集合信託計畫臨時報告(五)》稱,中誠信託已與意向投資者達成一致,請該信託產品的投資者盡快與該公司的客戶經理聯絡。

有投資者透露,工行昨日表示,購買該理財產品的投資者,須於本周三前,親自前往分行簽署解決協議;若不簽署,未來造成的投資損失將由投資者承擔。

雖然有望取回血汗錢,但仍有投資者不滿,不排除會採取進一步維權行動。

大陸媒體報導指,投資者此前所得的3次信託收益,並不能被視為本金,本金會另外償付。不過,目前仍有多位投資者表示,至今未收到工行通知。1月31日為「誠至金開1號」的兌付死線,有大陸證券業人士指出,是次出現峰迴路轉的變化,相信是當局不想看到理財產品爆煲,引發系統風險,當局出手,相信是不想違約問題如雪球般愈滾愈大。

不過,大部分投資者對解決方案仍表不滿。按照信託計畫,該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應為10%,若以300萬元本金計畫,年化率利息應為30萬元;惟最後一期收益率大幅跌至2.8%,利息為8.4萬元,與預期利息相差甚遠。有江蘇投資者表示,收回本金後會再設法維權,追討利息。不過,亦有認購該理財產品的投資者稱,為免夜長夢多,只要保住本金即可。

公告又指出,中誠信託於2011年2月1日依照《信託法》、《集合資金信託計畫管理辦法》成立了「2010年中誠誠至金開1號集合信託計畫」,依照信託文件規定,中誠信託作為「受託人」,以股權投資附加回購的方式,運用信託資金對山西振富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作股權投資。

市場揣測,大陸4大國有資產之一的華融資產管理,可能成為該理財產品的「埋單」。

大陸媒體報導指,華融資產與工行關係密切,且目前與兌付限期接近,相信華融資產可能向振富購入30億元等值的資產,解決兌付危機。

香港《文匯報》報導,中誠信託於3年前成立了誠至金開1號集合信託計劃,依照信託文件規定,中誠信託作為受託人以股權投資附加回購的方式運用信託資金對山西煤企振富能源集團進行股權投資。兩期信託共募集資金30.3億元。不過振富能源於去年被揭振富集團副董事長王平彥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在立案當天即被刑拘。據中誠信託的調查發現,振富集團實際共欠民間債權人29億元高利貸本金,加上中誠信託的30億元,集團大約負債59億多元。

面臨兌付大6限,市場曾一度傳出山西省政府或「包底」,但遭省政府強烈否認。而負責代銷的工行,該行行長姜建清強調工行只是代銷行,不會承擔剛性責任,亦不會向投資者提供補償;更籲投資者以此為戒,明確了解財富管理產品的風險。

市場更是高度關注事件。摩根大通曾發表報告指出,「金開1號」違約可能性極小。摩通認同,出現信用違約有利市場長期發展、減低道德風險,但風險蔓延是近期的主要考慮。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