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令人耳目一新的教宗方濟各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1-28 08:19


令人耳目一新的教宗方濟各(葉柏毅報導)

前任羅馬天主教教宗「本篤十六世」,在去年二月底,因為健康狀況辭職之後,梵蒂岡符合資格的一百一十五位樞機主教,在經過五輪投票之後,終於選出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教區樞機主教「伯格里奧」,做為繼任教宗,尊號「方濟各」,他是教廷第兩百二十六任教宗。教宗方濟各同時也創下多項紀錄,包括他是第一位來自美洲,特別是拉丁美洲、南半球與耶穌會的教宗。此外,方濟各也是繼「額我略三世」之後,教廷一千兩百年來,第一位非歐洲出身的教宗。


但方濟各的特殊之處,不在於他的出身,或是身份,而是在於他對教廷進行了一場「寧靜革命」。方濟各取了一個以往教宗從來沒有用過的尊號「方濟各」,是為了紀念十三世紀的聖徒「亞西西的方濟各」。聖方濟各熱愛環境,熱愛大自然;同時,自奉甚儉,也特別憐憫窮人。方濟各選了這樣一個尊號,不但標揭出他準備要帶領教廷的方向,「華盛頓郵報」也說,教宗方濟各選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聖號,也代表著他打算對教廷進行一場大改革。

方濟各確實在這麼做,而且或許手法更高明,他逐步並和緩地,試著一步一步地改動近乎長年不變的教廷。他調整了樞機主教的運作方式,把一些立場保守的樞機主教調走,而逐漸換上與自己理念相合的樞機主教,他同時也慢慢調整教廷的決策模式。方濟各的做法其實很簡單:如果教廷的官僚體系已經充滿權謀並且僵化不堪,那何不從他做起,引進新血?方濟各的做法,或許會引發保守派天主教人士的憂慮與批評,可是為什麼不會造成保守派的大舉反撲?原因很簡單,羅馬天主教在前任教宗「本篤十六世」在任期間,教會接連爆發出許多神職人員所涉及的金錢與性醜聞,嚴重傷害羅馬天主教形象,信徒人數降到歷年以來的新低點。正當關心羅馬天主教未來的信徒們,對本身信仰的前景,感到憂心忡忡時,方濟各的改革作風,不啻一新羅馬天主教的形象。再者,方濟各的儉樸、親民,深植人心,讓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至少由仰慕教宗方濟各開始,對羅馬天主教印象好轉。

此外,生性儉樸,不斷強調「謙卑」與「濟貧」重要性的方濟各,在上任之後,另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事,就是整飭神職人員操守,打擊貪腐。他從兩件事情開始著手,告訴所有天主教神職人員,他要求清貧、廉潔是玩真的。他首先整頓了醜聞纏身的「梵蒂岡銀行」,甚至連黑手黨放話要對他不利,他也無所畏懼。此外,他拔除了揮霍無度,有「奢華主教」之稱的德國主教「范艾爾斯特」,將他無限期停職,也震驚教內人士。范艾爾斯特為了他自己的主教宅邸,花了大約十二億台幣修建,手筆之豪奢令人咋舌。方濟各迅雷不及掩耳地拿出堅實證據,立即處置范艾爾斯特,贏得了各界一致讚譽。除此之外,也有許多人愛拿方濟各與前任教宗「本篤十六世」來比較。本篤十六世風格傳統,所以排場不小,但是方濟各卻敢於縮減各種公開活動的規模,就以主日彌撒來說,本篤十六世身穿紅黃相間的華袍,坐在金碧輝煌的座椅上,但到了方濟各,卻是一襲簡單的白衣,坐在一張木椅上,任誰看了都會極為感動。方濟各如此地簡樸親民,不再高高在上的形象,使羅馬天主教更容易讓人感到親切,教宗也不再是那麼可望而不可即的象徵。

方濟各上任還不滿一年,就已經有許多為人所津津樂道的事例,像是他半夜輕車簡從,打扮成一般神父,出城探訪街友,或是他熱情親吻擁抱一名被稱為「象人」的「神經纖維瘤」患者;再如他那一席令全球同性戀人士感動不已,傳揚千里的謙沖言論,就是「如果一個人是同性戀,但他善良,並且要尋求天主的話,我憑什麼去論斷他?」以及「告訴我,當天主看著一位同性戀者時,祂會用愛,擁抱同性戀者,還是拒絕,並且譴責?」教宗進一步說,「天主在人生旅途中,陪伴著我們,我們也應該站在對方的立場著想,以及陪伴。」這些言論,都被視為是天主教的大突破。難怪方濟各會被時代雜誌,選為二○一三年的年度風雲人物。時代雜誌說,方濟各上任才九個月的時間,已經積極碰觸了許多敏感議題,包括財富與貧窮、公平與公正,財政的透明度、羅馬天主教的現代化與全球化,婦女的角色、婚姻的本質,還有權力的誘惑等等。而教宗關懷窮人,或是熱情親吻一般人望而卻步的所謂「象人」,或是親自彎腰,為穆斯林女性洗腳等畫面,也在在令人們,對方濟各領導下的羅馬天主教,產生極大共鳴,深信教廷會在方濟各手中,產生深遠的改變。因此,不僅時代雜誌,選出方濟各做為去年的風雲人物,甚至連一份同志刊物,也選他為年度風雲人物。更有甚者,知名的「君子」雜誌,還認為教宗是年度的「最佳型男衣架子」,連教宗自己都感到有點「發噱」,不過由此就可看出,這位上任還不滿一年的教宗,已經多麼普受愛戴,甚至打破了種族、宗教與國家的界限。

方濟各去年年底在聖伯多祿廣場的除夕彌撒中,提醒大家要注意到「今年發生了什麼,正在發生什麼,以及未來會發生什麼」。有人認為,教宗這樣的說法,其實在預示著,至少就羅馬天主教來說,未來「還將有大事發生」。因此,或許我們還可以觀察,在可預見的未來,屢屢出新招的方濟各,能夠把暮氣已深的教廷與羅馬天主教,改造復興到什麼樣的程度。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