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斌預計:今年銀行新增貸款9.8萬億 增速將放緩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2-24 18:52
和訊銀行訊息 1月份社會融資總量同比增長17.4%,低於12月份17.8%的同比增長率。按時序分析,1月份信貸額大增主要是受季節性因素影響,而自2013年下半年以來的信貸減速趨勢並沒有因之發生改變。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預計,今年銀行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繼續保持不變,但信貸增速放緩的過程仍將持續,貨幣政策整體中性偏緊。同時預期2014年的社會融資規模將達到18.5萬億元,同比增長16.2%,銀行新增貸款9.8萬億元,同比增長13.8%。
1月信貸高於預期 主要是受季節性因素影響
1月份社會融資總量創下2.58萬億元新高。朱海斌表示,首先,1月份社會融資總量同比增長17.4%,低於12月份17.8%的同比增長率。按時序分析,我們的計算表明1月份社會融資總量經季節調整后的三個月環比年化增長率為16.5% ,也低於12月份17.1%的增長率。也就是說,1月份信貸額大增主要是受季節性因素影響,而自2013年下半年以來的信貸減速趨勢並沒有因之發生改變。
如果將與實體經濟聯系更緊密的中長期銀行貸款、信托貸款、委派貸款和企業債券加在一起的話,,那么1月份這一數值為1.35萬億元,略高於2013年1月份的1.22萬億元,但低於2013年3月份的1.42萬億元。
貨幣政策方面,預計今年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繼續保持不變,但信貸增速放緩的過程仍將持續,貨幣政策整體中性偏緊。預期2014年的社會融資規模將達到18.5萬億元,同比增長16.2%,銀行新增貸款9.8萬億元,同比增長13.8%。
對於公開市場操作方面,本周央行進行了兩次回購操作,回收了總計1,080億元的流動性。央行的這一動作有兩方面考慮。首先,央行希望借此表明貨幣和信貸政策並沒有改變,打消市場基於1月信貸數據超預期而作出的貨幣政策轉向的判斷。其次,市場中的流動性總量受多方因素影響,短期內有進一步好轉的可能。這些因素包括春節過后存款回流的季節性影響,1月份強勁的貿易數據,此外所有逆回購均已在上周之前到期。
1月份宏觀指標總體而言喜憂參半
宏觀經濟走勢方面,仍維持上半年經濟環比增長勢頭進一步放緩的預測:2014年第1季度季度環比增長率為7.2%,至2季度下滑到今年的低點6.8%。去年下半年,社會融資總量增長率已由同比增長20.4%回落至17.8%,我們預計2014年將進一步降至16.2%。
展望未來,信貸的變動將會通過三個渠道影響經濟前景:
第一個渠道是信貸與經濟活動之間的直接關係。以往關係顯示,社會融資總量的增長大概領先gdp增長兩個季度左右。從這一關係看,2013年下半年信貸增速放緩將導致2014年上半年經濟增長勢頭進一步回落。
第二個渠道是利率傳導機制。2013年5月以來,3個月上海銀行間拆放利率(shibor)已經攀升了大約170個基點,並導致一年期國債(cgb)收益率提高了110個基點左右。但對於面向商業借款人的貸款利率而言,至今尚未受到明顯的影響。銀行平均貸款利率在2013年下半年僅僅上浮了29個基點,如果中國也存在利率傳導效應,只不過中間存在一段時滯,那么一旦利率傳導效應開始顯現,商業借款人會面臨更高的融資成本。這將進一步影響企業投資,拖累經濟增長。
第三個渠道是社會融資總量的構成變化。央行已經屢次強調要“用好增量,盤活存量”。其目標是遏制投機性金融活動,確保信貸用於支援實體經濟部門,尤其是生產效益更高的部門。但是,央行的政策工具似乎在調整信貸總量上更加有效,而在信貸構成方面卻見效甚微。信貸結構調整需要其它部門和政策的配合,比如監管機構的支援,以及強化市場秩序和提高金融效率的其它改革措施。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