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經】央視評論員:餘額寶是吸血鬼 阿里反駁:利潤不多
鉅亨網新聞中心
財華社新聞中心
取締餘額寶!自阿里巴巴推出餘額寶後,僅僅半年時間,規模超過4,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驚人增長,餘額寶的成功,銀行頭頭怒了,參與的老百姓樂了。正當全國議論餘額寶反轉傳統存款遊行規則,本身亦面臨大幅上漲的風險理由,當存款越多,風險怎會不提高。
監管當局若不規範餘額寶的發展,餘額寶衍生出來的網上金融亦將演變成另一個金融黑洞。就在此刻央視證券資訊頻道執行總編輯兼首席新聞評論員鈕文新在其博客中稱:餘額寶是趴在銀行身上的「吸血鬼」,典型的「金融寄生蟲」。
鈕文新的觀點認為:假定餘額寶4,000億元規模平均收益6%,利潤240億元,餘額寶和貨幣基金大約要吞掉80億元(4,000億元的2%),其他餘額寶客戶分享160億元。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首席戰略官舒明呼冤回應稱,餘額寶背後對接的是天弘基金的增利寶貨幣基金,其管理費率為0.3%,託管費率是0.08%,銷售服務費是0.25%,三者相加只有0.63%。
其實,對於餘額寶們相伴而生的爭議從未間斷,而近期的觀點變得尤為激烈,市場爭議於,餘額寶們對於銀行存款成本上升的影響究竟有多大?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主管溫彬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10年底,非金融企業和居民活期存款佔銀行總存款比例超過50%,到2013年底,其佔比已經下降到接近40%。
這意味?,3年時間,銀行活期存款佔比下降了10個百分點左右,過去三年活期存款平均每年下降規模約2萬億元。現在,活期存款大多轉化為銀行理財產品的方式,毫無疑問推高了商業銀行的成本。
溫彬測算,以活期存款轉化為理財產品,提高4個百分點的成本計算,每年銀行需要多支付近1,000億元的成本。2013年銀行業淨利潤1.42萬億元,同比增加1,794億元,如果銀行每年多支付近1,000億元的成本,對銀行盈利帶來的挑戰較大。
從溫彬提供的數據來看,銀行活期存款的快速下降,並非出現在餘額寶們迅速發展之後,而是在幾年之前就已經存在。此現象簡單說,留著存款酬利率市場化。
也有基金公司相關人士表示,互聯網金融的金融屬性會越來越強。未來能夠取代銀行的部分會越來越多,餘額寶和理財通僅僅是一個開始。
工行(01398-HK)、中行(03988-HK)等已經紛紛推出了和自己旗下基金公司合作的貨幣基金產品,以實現T+0和低門檻的理財投資,與互聯網「寶類」理財正面競爭。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或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
FINT[PFSTBMX,MRKT,MRKT,HOTS,MACRO]
X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