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鄧聿文:官方不妨對達賴柔情喊話 將皮球踢給他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2-24 09:26


鄧聿文(資料圖)
和訊專欄作者 鄧聿文

【歡迎您關注和訊網公共賬號“新聞看點”,官方微信號:kdnews】  


在明知中國把外國政要會見達賴視為踩“紅線”的情況下,美國總統奧巴馬當地時間2月21日還是第三次在白宮地圖室接見達賴。這一舉動實不明智。

奧巴馬此時會見達賴,大概出於以下幾點考慮:一是美國今年要進行中期選舉,奧氏要展現他對人權的重視,借接見達賴在人權問題上敲打一下中國,符合美國中產階級對人權問題關注的“政治正確”,能為民主黨贏得一些選票;二是表達美國對西藏問題的關注和對達賴所代表的“中間路線”的支援,這一點,奧氏和白宮都已說得很明白;三是對中國近來表現出的強硬外交的一種警告。人們看到,自中國劃分東海防空識別區后,美國對中國的強硬外交也變得強硬起來,白宮、國務院以及五角大樓的高官們不時地對中國放硬話和狠話,會見達賴也是警告中國,在美國重返亞太的背景下,美國有很多手段可以對付中國。

另外,奧巴馬會見達賴也可能使西方其他國家或者與中國關係不好的國家,如日、菲等國領導人仿效奧氏,打達賴牌,作為鞏固國內支援或抗衡中國的一個手段。

近年來,德、法、英等西方國家領導人出於各種考慮會見達賴,其中的一個因素,就是美國總統的“榜樣”作用。奧巴馬在其第一任期內,分別於2010年2月和2011年7月,在白宮地圖室接見達賴。這無疑給西方其他國家領導人“壯了膽”,以為會見達賴,中國也奈何不了。

對於西方政要打達賴牌的舉動,中國非常惱火,好不容易利用經濟和市場的優勢,“教訓”德、法、英等國領導人,讓他們知道觸碰中國“紅線”會有什么代價。現在奧巴馬又利用接見達賴“惡心”中國,讓中國領導人難堪,是否會給西方國家政要發出一個錯誤信號,以為可學奧巴馬,也來“惡心”一下中國?

的確,對美國總統奧巴馬會見達賴,中國可反擊或懲罰的手段有限。前兩次會見,中國雖然表達了抗議,但並未采取實質性的反擊措施,這使得中國的抗議顯得有些“雷聲大,雨點小”,或許正拿捏到中國對美國沒有辦法,奧巴馬才一而再、再而三地不顧中國的感受,會見達賴。

然而,奧巴馬及其智囊在這兒犯了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站在美國的角度看,美國總統固然有權會見他們認為應該會見的人,不必看中國的臉色行事,但國際關係也不全是基於國內利益特別是黨派利益或個人利益考量,也要顧忌一下別的國家,尤其是有重大利害關係國家的感受,否則,一再讓該國領導人和人民難堪,最終會損害兩國關係,從國家的長遠利益來說,得不償失。

奧巴馬的錯誤在於他並沒有真正理解“面子”在東方文化的重要性。而“面子”表現在外交中,就是國家的形象。中國有句老話,事不過三,奧巴馬三次會見達賴,踩到中國“紅線”,讓中國領導人在世界丟“面子”,不管對奧巴馬和美國來說,有多少理由,在中國領導人看來,也實在是太“欺負”人了。假如中國是個小國,領導人或許也就咽下這口氣,算了,可偏偏它是個正在崛起的全球性大國,而領導中國復興的,偏偏又是雄心勃勃的習近平。習的執政風格,與前任領導人大為不同,為表對美國的友好,向美國拋出了建立新型大國關係的“橄欖枝”,奧巴馬非但未接習遞過來的“橄欖枝”,反而通過接見達賴打了習一耳光,可想而知,中國領導人情何以堪!所以,在奧巴馬接見達賴后,中方緊急約見美國駐華臨時代辦,用了四個“嚴重”進行抗議。從抗議的言辭來說,比前兩次要嚴重。

鑒於中美之間錯綜復雜的關係,盡管中國這次或許還是拿不出讓美國付出“代價”的好辦法,但習近平會讓美國記住,自己不是那么好“欺負”的。換言之,奧巴馬這次接見達賴,它對中美關係的損害不是中國當時的直接報復,而是會增強中國領導人對美國圍堵中國戰略意圖的猜疑,一旦中國領導人確認美國是在圍堵中國,那么,兩國關係將會處於全面對抗,冷站甚至熱戰的重起並非不可能。這無論對中美還是對世界來說,都不是好事。

所以,除非美國做好了同中國全面攤牌的準備,否則,還是少拿達賴刺激中國為好。與此同時,人們一方面要關注中國這回會采取何種措施進行報復,另一方面,要關注此事的潛在影響和后果。

當然,對中國來說,除了及時抗議、反擊外,要想從根子上消除西方把達賴作為一張牌來打,改變在西藏和達賴問題上的被動局面,需要在這一問題上展示一種新姿態和新思維。既然中共認為中國現在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強大,在解決西藏和達賴問題上就應比過去自信。而目前此種劃“紅線”的做法其實並不是自信的表現,真正自信就是在現有基礎上的適當“后退”。這個“后退”當然不是要承認達賴流亡政府提出的“西藏獨立”或“大藏區”——這是原則問題,沒有后退可能;而且只要中國自身強大,無論“西藏獨立”或“大藏區”,都決無可能——而是在非原則性問題上,中央政府做適度讓步。大陸對香港和台灣都能夠做到與世俱進,對西藏和達賴,同樣應展示柔軟身段。一個改變是,中央政府沒有必要死抗著達賴必須放棄藏獨思想,才同他接觸和談判的僵硬立場,完全可以不預設前提,對達賴柔情喊話:歡迎達賴以愛國力量回國從事國家建設,推進中國的現代化,這樣就把球踢給達賴一方了。

這個柔情喊話的妙處是,首先,對達賴回國持開放態度,而不是像過去一樣,實際關閉達賴回國的大門;其次,假定達賴是一支愛國力量,也就是從政治上給達賴定性為正能量,而不像過去一樣定性為負能量,盡管達賴實際上或許是反動的。第三,達賴回國,目的是從事和推進中國的現代化建設,而不是來搞破壞。因此,這個柔情喊話,符合中共統戰的精神:最大程度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我使用。

對於此柔情喊話,如果達賴愿意回來,表明他接受了中共對其愛國力量的定性;如果他不愿回國,也就暴露出了他所說的不謀求西藏獨立的虛偽性,達賴自己關閉回國大門,國際社會對中國就不能說三道四了,處於尷尬和被動處境的,將會是達賴自己,而非中國政府。

這里的關鍵,是中國政府對達賴回國要真正轉變態度,並做好向國際社會的解釋說明工作。

作者簡介:鄧聿文,和訊網專欄作者,供職於中央黨校學習時報,民革中央社會與法制委員會委員,香港天大研究院特邀研究員、中國問題觀察者,多家報刊專欄作家,知名評論家,《幸福的權利》、《中國必須贏》(訪談)、《中國經濟大突圍》等書作者,主要關注和從事中國社會的轉型與改革研究。

    本文內容為作者應和訊網專欄之邀發布。和訊網邀請各界名家開設專欄,為讀者提供趣聞博見。敬請讀者關注更新。

           ————請關注和訊網官方微信號“新聞看點”————

“新聞看點”是由和訊評論部為您精心制作的新聞資訊。我們每天會在第一時間推出商業、政治和社會等領域發生的重大事件,風格側重於分析評論。數量是3-4篇。我們的目標是:1、讓每一個人都能輕松的看懂商業新聞;2、告訴您導致重大事件發生的背后力量;3、觀點犀利有獨家見解。    

關注“新聞看點”可采用的三種方法:1、在微信公共賬號中檢索“kdnews ”;2、掃描二 維碼;3、搜尋“新聞看點”。

新聞看點
新聞看點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