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中芯國際聯姻長電科技應對生存壓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黃遠

移動晶片時代,如何與國際巨頭競爭?國內本土晶片企業選擇兵團作戰。


昨日,中國內地規模最大的整合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中芯國際(0981.HK),與國內最大的封裝服務供應商江蘇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電科技”,600584.SH)聯姻,雙方共同投資國內首條完整的12英寸本土半導體製造業鏈。

據中芯國際CEO邱慈雲透露,該項目的投資總額預計1.5億美元;其中初期投資5000萬美元,由中芯國際、長電科技共同出資,雙方占比為5149;后期則可能由該項目收益等進行繼續投資。

“目前,項目選址還未敲定;正在與多個城市緊密接觸。”邱慈雲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按照規劃,該項目投后的月能約為5萬片。以此合作為起點,雙方還將進一步規劃3D IC封裝線路圖。

兵團作戰應對巨頭壓力

晶片被譽為手機、電腦、汽車、家用電器等品的“大腦”,其製程大致主要可分為前段、中段和后段,即上游、中游、下游。

簡單來,前段就是做一些初步工程,比如把晶圓柱切割成薄片,由晶圓廠負責;中段則是晶圓研磨薄化、佈線、晶圓凸塊等,可由晶圓廠或封測廠負責;而后段則是封裝測試製程,一般由封測廠商負責。

“如果以做大餅來看,前段就是把麵粉加水和成面,設計並做成一個個麵餅的過程;中段就是把一坨坨的麵餅坯子壓成一個個麵餅,撒上芝麻並送進烤箱;而后段則是烤出來之后,切成一塊塊地進行包裝,再根據各種口味加入辣醬等調料;當然,還有重要的質量檢測。”IC行業資深觀察人士陶美坤向本報記者形容稱。

此前,國內晶片製造的各個環節較為割裂,並沒有一條相對完整的業鏈。但隨移動互聯網浪潮的到來,移動晶片的更新換代加速,業結構面臨升級。

近期,英特爾開始涉足代工,而且依仗先進的製造工藝從台積電囊中搶得FPGA大廠Altera的14nm品訂單。這使得形勢更加嚴峻。

“如果國外巨頭強強聯手,國內企業的生存空間將更小。”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陳賢向本報記者表示,只有上下游變成利益共同體,改變上下游企業間的“買賣關係”,使其真正形成“戰略合作關係”,才能相互交底,從而避免走彎路。

對於這次合作,業內的普遍看法是:以龍頭企業為牽頭,業鏈形成“兵團作戰”。這縮短晶片從前段到中段,再到后段工藝的運輸周期,能有效控制中間環節成本、縮短市場反應時間。

“響應速度加快,滿足40nm、28nm等先進IC製造工藝的不斷更新。”邱慈雲,之前需要經台灣、新加坡等“往返”,現在更貼近國內移動終端市場,國內客戶將得到更加方便、實惠的超值服務。

與台積電等非本土的“大體量”競爭對手相比,響應速度將成為中芯國際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優勢。

在長電科技董事長王新潮看來,對於長電科技而言,最大的利好在於帶來國際高端客戶;“中芯國際已經有高通等世界先進客戶群,我們也希望在合適的時機引入。”

2012年,長電科技以7.14億美元的銷售額位列全球半導體封測業第七位;此后合作,其將就近建立配套的后段封裝生。

3D封裝或決定未來成敗

討論摩爾定律何時將終止是業內一個永恆的話題。由於技術的複雜性及成本迅速上升,摩爾定律的步伐開始變緩。

“隨摩爾定律接近極限,系統級封裝(3D封裝)將為整合電路業帶來了一個新的機遇。”昨日,清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魏少軍向本報記者表示。

通俗地講,無論普通的電路還是晶片內的微電路,各個元件都排布在同一個平面上,而3D晶片技術則將其層層堆疊,這種類似“三明治”的結構可以有效地減小晶片的體積,同時提高數據在晶片內傳輸的速度。

摩爾定律雖接近極限,但仍在推動工藝製程提升,業界專家預計工藝製程將發展到7nm~5nm。但業內有觀點認為,與國外的工藝技術水平相比,國內的差距超過兩代。例如:當前國際先進工藝今年年底將試14nm,而國內28nm工藝還在試運行。

在魏少軍看來,3D封裝是3D整合的基礎,而3D整合將延長摩爾定律的生命力;這是此后合作的另一個重要意義。

此前,中芯國際主要提供0.35微米到40納米晶圓代工與技術服務,並開始提供28納米先進工藝製程。在上海、北京等地分別有三座300mm晶圓廠和一座200mm晶圓廠,深圳有一座200mm晶圓廠在興建中。目前是國內最大的晶圓生商。

雖然扭虧為盈,但其在去年第四季度的業績卻並不理想。四季度營收為4.91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但凈利同比下滑68.5%。

“庫存繼續調整,將是整個行業需要面對的問題。”邱慈雲稱,中芯國際預計2014年第一季度營收環比下降5%到9%(4.40億美元到4.60億美元),但從長遠的戰略、技術等考慮,對中國內地的晶片市場充滿信心;此次合作的利好或在長期顯示成效。

他預期,2014年中芯國際可能保持兩位數的成長。

日前,大和發表研究報告,預測中芯2014年的營業額按年增長12%(主要是因為能按年增長8%),折舊開支增長5%,毛利5.82億美元,經營利潤率11%,並指40nm或45nm可於2014年為中芯貢獻19%的營業額。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