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世界富裕國家日益將碳污染外包給中國
鉅亨網新聞中心
英國《衛報》19日報導指出,據聯合國的一份報告草案說,世界富裕國家日益將其碳污染外包到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排放外包的形式是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製造的智慧手機等電子產品、廉價服裝和其他商品被美國和歐洲消費。
據中新網援引新華網消息,該報導指出,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最新的報告草案說,21世紀第一個10年二氧化氮等讓地球變暖的溫室氣體的排放增加的速度比過去30年快2倍。
報告草案說,溫室氣體排放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燃煤。而其中很多煤炭是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工廠用來發電,以此為美國和歐洲的消費者生產商品。草案稱,自2000年以來,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已經翻了一番多,達到一年近140億噸。不過,其中一年約有20億噸是製造出口商品產生的。
報告說:「發展中國家燃燒化石燃料生產出口商品和服務,尤其是從中高收入國家出口到高收入國家,而排放的二氧化碳所在比例越來越大。」
這份報告草案說:「在全球排放中,製造國際貿易產品產生的排放所佔比例越來越大。」中國、印度和巴西新的財富精英飛行更多、購車更多,等等,這些消費對氣候的變化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報導指出,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的工廠現在排放的碳污染超過美國和歐洲的工廠。其他中等收入國家,由於出口量較少,排放量的增加比較緩慢。然而,自1990年以來,世界最窮國家的排放持平。
不過,它們的每人平均溫室氣體排放仍然低於歐美 -- 中國和印度在氣候會談中經常以此來轉移要求其減少排放的壓力。此外,中國和新興經濟體的碳污染中有很大比例是在生產最終在美國和歐洲銷售的商品中排放的,而且這個比例越來越大。
報導稱,這些排放外包扭曲了全球排放情況的調查,因為這種調查是按照國別進行的。分析家認為,這種調查不再是準確的。
世界資源研究所負責溫室氣體調查的專家辛西婭·卡米斯說:「如果我們只看我們國家的商品數量來了解排放趨勢,就不能全面體現我們造成的影響。我們需要了解我們購買和銷售的商品與服務的整個週期過程。」
報導指出,現在對於如何界定一個國家製造最終銷往另外一個國家的商品所產生的排放的責任,爭論越來越大。卡米斯說:「對於我們國境之外產生的商品責任,進口商品的消費者負有一定責任。」
- 美股多頭!現金流布局關鍵在?聽蕭碧燕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