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把握人民幣離岸市場機遇 拓展私人銀行業務

鉅亨網新聞中心


作者 張劍宇?中國工商銀行個人金融業務部副總經理

未來國內私人銀行經營機構可以進一步依托人民幣離岸市場發展,更好地滿足私人銀行客戶境外人民幣投資保值的需求,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參與離岸人民幣交易,並率先在提供人民幣投資理財產品上占據主導優勢。

離岸投資與離岸咨詢等業務日趨個性化

今年以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一直成為各界關注的熱點,上海自貿區承載著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的新使命,在金融領域深化開放創新無疑也是上海自貿區試點的重要內容。


普遍認為,離岸金融業務可望成為上海自貿區發展較大的領域。此前發布的《中國銀監會關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銀行業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就指出,支援區內開展離岸業務,允許符合條件的中資銀行在區內開展離岸銀行業務。

大力發展離岸業務符合市場趨勢,目前人民幣離岸市場在迅速發展形成的過程中。僅從私人銀行角度看,當前離岸業務需求正處於日漸走強的興盛期,所以,國內銀行業應把握發展機遇。

離岸金融服務是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為非本司法管轄區居民提供的金融服務,包括銀行承擔金融中介職能為非居民客戶提供的存貸款,以及包括銀行在內的各金融機構為非居民提供的基金管理、保險、信托、資產保護、公司咨詢理財及稅收籌劃等服務。

國際領先的私人銀行經營機構能針對高凈值客戶個人、家庭及其擁有的企業,提供整合一攬子的離岸投資和顧問咨詢服務。

一般來說,私人銀行經營機構都依托各離岸金融中心開展離岸金融服務。離岸金融中心主要分兩類:一種是依托主要國際金融中心形成的離岸市場,如倫敦、紐約、東京、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其中,根據是否區分在岸與離岸差異監管,還可以細分為內外混合型(以倫敦、香港為代表)和內外分離型(以紐約、東京、新加坡為代表);另一種是借助寬鬆的稅收環境和配套的金融服務形成的離岸中心,如英屬維爾京群島、開曼群島、百慕大等。

當前,私人銀行離岸金融服務日趨豐富、靈活和個性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私人銀行離岸金融服務更加靈活

大部分的離岸個人銀行賬戶可以通過郵件方式開立,並不需要客戶去所選擇的離岸銀行面談。此外,大多數離岸銀行可以接受客戶電話或傳真的指示。如今,很多離岸銀行賬戶甚至可以在網上銀行操作。

如果客戶希望設置公司賬戶管理個人資產,設立離岸公司也非常便捷。離岸公司的注冊一般都是通過注冊代理機構代為完成。一般情況下,如果客戶購買空殼公司,則在一個工作日之內可完成手續;如果客戶注冊新公司,在英屬維爾京群島需約4個工作日,中國香港約7個工作日,開曼群島5個工作日,便可辦完公司登記證事宜。

離岸投資服務更加豐富

許多離岸司法管轄區成為對沖基金、開放式基金以及各類集合投資基金或計劃的注冊地,豐富了客戶的投資選擇。

離岸司法管轄區往往對於共同基金的組合規則、杠桿投資倍數等方面很少進行限制,從而吸引了大量共同基金注冊。同樣的理由,由於受到更寬鬆的監管約束,對沖基金主要是在離岸金融中心注冊。全球范圍內75%的對沖基金注冊在開曼群島,相應的管理資產約為1.1萬億美元。此外,百慕大,英屬維爾京群島也是對沖基金的集中注冊地。

基於以上市場環境,私人銀行離岸服務可以為客戶提供豐富多樣的投資選擇。在離岸中心設立的共同基金,對沖基金、私人股權基金等,都更便於國際范圍的客戶投資。因為投資者對於這些產品,往往只需要考慮自己的居住地國的稅務政策,而基本不需要考慮國際投資雙重征稅問題。

離岸咨詢及其他服務更加便利

很多離岸中心都被視為國際貿易及資本流動的通路。許多投資者在離岸中心設立離岸公司,主要是由於離岸中心在普通法框架下,具有成熟的公司法體系,從而便於進一步推進上市融資、債券融資及安排對外投資和規避外匯管制等。

個性化的財產贈予、轉移及繼承的服務安排。私人銀行往往通過幫助客戶設置離岸信托的方式來解決財產的風險隔離以及轉移設計。例如,為便於避免強制繼承權的規定,私人銀行可以為客戶設立離岸公司持有離岸信托的結構。許多國家,如法國、沙特阿拉伯、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等,都在遺產繼承方面執行強制繼承權的規定,限制了立遺囑人死亡時分配資產的自由。此時,立遺囑人可以通過把個人資產注入一家離岸公司,由此離岸公司再發起設立離岸信托,立遺囑人可以通過持有該離岸公司的股份來決定最後的財產分配。

提供規避外匯管制或回避政治風險的交易工具。部分國家和地區實施嚴格外匯管制,或者是被認為政治風險在增加,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私人銀行客戶,往往會利用離岸公司持有家庭的財富,以降低資產被遣返的風險。此外,這些國家地區客戶如果擁有從事出口貿易的企業,也往往會構建離岸公司專用於貿易,出口所得款可以暫時停留在離岸公司,直到需要進一步投資。

提供整合的公司融資服務。有些私人銀行客戶名下的企業難以在國際市場上發行上市,制約因素之一是其國內的公司法體系與國際上成熟的公司法體系不同。鑒於此,這些企業主往往在離岸設立公司,將本國企業的股份轉讓給離岸公司,並將此離岸公司申請上市。大多數離岸公司可以在納斯達克、另類投資市場、香港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申請上市。在倫敦上市的84家中國公司中,四分之一由澤西島協助完成。它們先在澤西島注冊離岸公司,然后以澤西島公司的身份赴倫敦上市。同樣,在公司債券發行中,為最小化地減少監管帶來的繁冗程式,很多企業都是先在離岸注冊一個特殊目的公司。

為客戶參與國際直接投資打開優惠、便利頻道。部分私人銀行客戶希望參與國際市場的直接投資,尤其是當其想參與新興市場上的直接投資時,往往通過離岸公司進入。新興市場國家為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往往對外商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如稅收優惠。

主動把握人民幣離岸市場新機遇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中國市場的開放,離岸資產的設定越來越成為中國高凈值人士的選擇。根據《福布斯》2010年發布的《中國私人財富白皮書》,22.6%的高凈值人士持有離岸資產。房地產和海外股票是中國高凈值人士離岸資產的主要類型。在設定離岸資產時,將所有資產放在單一境外地區的占77.8%。中國香港為國內高凈值人士離岸投資首選地,北美次之。

隨著中國高凈值人士投資需求的多元化程度不斷增加,隨著民營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隨著子女就學、移民等方面的相關金融服務需求不斷加深,伴隨著外匯政策的逐步放松,私人銀行客戶離岸金融服務的需求將日益旺盛。

對於國內私人銀行經營機構來說,以下兩個方面的舉措值得深入研究思考:

當前,香港與倫敦是境外人民幣最主要的集散地。未來國內私人銀行經營機構可以進一步依托人民幣離岸市場發展,更好地滿足私人銀行客戶境外人民幣投資保值的需求,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參與離岸人民幣交易,並率先在提供人民幣投資理財產品上占據主導優勢。

商業模式、經營規則及吸引人才等方面應做積極調整。從商業模式上講,國際領先的私人銀行經營機構往往都是全能銀行模式下的全面綜合經營模式,能為客戶提供包括其個人、家庭及其所擁有的企業的一攬子的金融服務。

目前國內私人銀行服務往往側重於客戶個人金融資產的投資管理和銀行服務,距離領先的私人銀行所能提供的整合金融方案還缺少明確的規則定位。此外,中資私人銀行在加強專業人才培養方面還有很大距離。因此,在發展離岸金融服務的初期,必須具有清晰的商業模式,在國際、國內市場上公開選聘投資規則、跨文化交流等專業性人才。通過加強服務創新,提升對於國內客戶全球投資的服務能力以及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本文轉自《中國銀行業》雜志2013特刊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