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戰爭》作者:未來三五年內金價可漲至7000美元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2-14 11:17
《貨幣戰爭》作者Jim Rickards認為黃金市場有一系列動力,將會推動金價有大幅上漲。
從基本面看,Rickards的目標金價在7000到9000美元/盎司間,“這不是會馬上發生的事情,但也不是10年遠期預測,這會發生在3到5年里,價格會上漲5到6倍。”
Rickards稱自己的分析是基於美元等貨幣信心的崩塌而來的。“要重獲信心有量種方式,要么通過世界貨幣基金組織(IMF)以特別提款權(SDRs)的方式來增加流動性,要么重新回到金本位。”
“用SDR的方式將會帶來高通脹,”Rickards說,“那么金價就會被推高。如果回到金本位,那么就將要使用非通縮價格。”
雖然人們一直說世界上沒有足夠的黃金,但Rickards認為,世界上有的是足夠的黃金,只是問題在價格上。“1300美元/盎司的金價不足以支撐全球貿易和金融,但如果金價到10000美元/盎司的水平,就有足夠黃金了。這不是黃金量的問題,是價格的問題。”
在探到2013年金價大跌時,Rickards提到了黃金ETF(GLD)。“當人們買GLD的時候,他們不是買入或者賣出黃金,他們是在買入或者買入股份。”
“那些在倉庫中的黃金只有一些經過授權的參與者才能獲得,而這些參與者基本又是那些大行,高盛(Goldman Sachs)、花旗(Citigroup)、摩根大通(JPMorgan)、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和匯豐銀行(HSBC)等。”
因此,Rickards認為,在央行操控金價以及這些大行拋售實物黃金的作用下,很大量的黃金被投入到市場上,為Comex帶來了很大的售出壓力。
“所以這是很多不良因素合在了一起,但問題在於這是不會持久的。”
金庫是不能被反復清空的,很多大行的金庫存量都很低,Rickards稱諸如瑞銀集團(UBS)、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和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等金庫中的黃金都在被移至諸如G4S、ViaMAT和Brinks等私人金庫中。“這並未增加黃金的供應量,但卻減少了交易的浮動供給。”
“全球黃金總供應量是有限的,但要對市場產生影響,不用買下所有黃金,只要買下浮動供給就可以。全球大約有17萬噸黃金,其中只有一點是可被交易的浮動供給,”Rickards說,“Comex或者摩根大通或者GLD金庫中的黃金是可以被用來交易的。而被中國買走的黃金可能幾百年都見不到天日,也不會被交易。所以黃金在從西方向東方流,在從GLD流向中國。黃金總量沒有改變,但浮動供給量在迅速下降。”
Rickards認為這使得紙黃金越來越脆弱,因為沒有足夠的實物黃金在背后支撐,“因此會在某一時刻崩塌,並且引發大量買入。”
[NT:PAGE=$] 未來10年是“中國大媽”的“黃金十年”
面對起起伏伏的金價走勢,她們的規則就是漲也買,跌也買,不漲不跌還是買
最近看了一期央視的傳家寶節目,很有感觸:中國老百姓積聚、傳承財富的能力太強了。他們手中的傳家寶最低也有幾十萬元,上百萬元是屢見不鮮,上千萬元甚至過億元的也不在少數。
由此筆者聯想到最近幾年鬧得沸沸揚揚的“藏匯於民”。其實,對於中國人來講,“藏金於民”才更符合我們的傳統財富觀。“藏匯於民”這種方法作為一種規則也許更合適。
央行官方網站最近更新的“黃金和外匯儲備”報表顯示,2013年全年的黃金儲備維持在3389萬盎司(即1054噸),並未如此前外媒所報導的那樣出現激增;國家外匯儲備則由年初的34100.61億美元升至38213.15億美元。而在“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中,貨幣黃金同期也一直維持於此前669.84億元人民幣。
中國黃金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黃金產量達到428.16噸,較2012年增長6.23%,使得中國連續7年成為全球第一大黃金產量國。2013年我國黃金消費量首次突破1000噸,達到1176.40噸,同比增長41.36%,而2012年全國黃金消費量832.18噸,同比增長9.35%。
由此可見,盡管中國黃金產量屢創新高,但產量與消費量間的缺口則越來越大。於是,中國順理成章成為全球第一大黃金進口國。2013年,中國大陸從香港地區進口黃金1158噸,較2012年增長107%。在2011-2013年,香港累計向大陸凈出口黃金約1930噸。
在2013年我國黃金消費構成中,首飾用金716.50噸,同比增長42.52%;金條用金375.73噸,同比增長56.57%;金幣用金25.03噸,同比下降1.07%;工業用金48.74噸,同比下降0.23%;其他用金10.40噸,同比下降32.03%。由此可見,民間消費依舊是黃金消費的主力軍。
在去年金價的劇烈波動中,中國大媽名揚四方。黃金首飾和金條需求猛增,與價格下跌后中國大媽毫無顧忌的搶購有很大關係。黃金首飾和金條消費量的猛增,說明整個居民的需求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它們甚至已經成為親朋好友之間禮尚往來的標的物。
專家認為,目前中國人均擁有的黃金還不足全球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不足發達國家的十分之一。隨著中國國民財富的急速增長,黃金消費的空間還非常大。未來的黃金消費可能會與10年前的汽車消費一樣,出現一波井噴行情。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大媽將是絕對的主力軍,她們將堅定不移地把“藏金於民”的思路貫徹到底;面對起起伏伏的金價走勢,她們的規則就是漲也買,跌也買,不漲不跌還是買。未來10年將是中國大媽的“黃金十年”。(中國網)
[NT:PAGE=$]
中國人的黃金偏好能持久嗎?
據中國黃金協會新發布的數據,去年中國消費者的黃金購買量猛增了41%,達到創紀錄的水平。中國黃金協會稱,2013年中國黃金消費量達到1176.4噸,同比增長41%。這是中國黃金消費量首次突破1000噸。中國去年的黃金產量和消費量均創歷史新高。中國黃金協會表示,2013年中國以428.16噸的黃金產量創下歷史紀錄,較2012年增長6.2%。過去七年,中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黃金生產國。
世界黃金協會馬上會發布2013年黃金消費數據。分析人士預測,數據可能會顯示中國將超過印度成為全球最大黃金消費國。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顯示,2012年印度的黃金消費量達864.2噸。該協會去年11月表示,印度政府提高黃金進口關稅的舉措可能會收到大幅壓制黃金需求的預期效果。但該協會稱,從2013年上半年印度黃金需求的強勁勢頭看,該國2013年全年的黃金消費需求仍有望略微超過2012年的總量。
中國去年黃金消費量創歷史新高是在金價大幅下跌的背景下實現的。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投資服務公司BullionVault的數據顯示,金價去年年底收於每盎司1205.99美元,創2010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全年累計跌幅為28%。2013年間利用金價下跌的機會抄底黃金市場的中國大媽在去年8月的一周中將金價推高了4%。也正是由於中國對黃金的需求猛增,去年緩解了金價跌勢。2013年黃金價格暴跌了28%,創出32年來最大年度跌幅,因為歐美的投資經理大舉拋售黃金、買進股票等其他料將從經濟增長加速中受益的資產。而許多中國買家把金價下跌視為買進黃金的機會。交易活動再度活躍幫助重塑了黃金市場的內在運作方式。過去一年,澳新銀行、瑞銀、德意志銀行和巴克萊全都在新加坡或上海開設了金庫。貴金屬咨詢公司湯森路透黃金礦業公司數據顯示,去年在交易所進行的黃金交易中,中國交易所占了22%的份額。據中國黃金協會統計,中國的消費需求占全球黃金總需求約四分之一。但中國消費者黃金購買量的增加使中國政府相信可能在黃金市場獲得更大的定價權。為此中國政府延長了黃金交易時間,並在黃金交易方面賦予了商業銀行更大的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中國人黃金消費量中首飾用金迄今為止仍占大頭,同比增長43%,至716.5噸。但金條消費量同比增長57%,至375.7噸。金條需求大幅增長,這表明更多中國人將黃金作為投資品。不過,作為黃金市場的新手,中國投資者也許需要考慮更多影響黃金價格的因素。比如,美元今年可能會繼續升值,這意味著金價將持續下跌。金價與美元通常存在負相關關係。或者說,黃金是美元的替代品。又比如,長期低迷的全球通貨膨脹表明可能不必要持有黃金,因為黃金被視為對沖通貨膨脹的工具。
另外,黃金價格波動很大。去年拋售黃金的投資者是因為擔心Fed(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退出刺激措施。但最近他們又因為新興市場利空而規則性地購入黃金。最近,2月黃金期貨合約上漲了0.9%,至每盎司1274.80美元,創出今年以來的結算價高位。黃金今年以來上漲了6.1%,而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則下跌了2.6%。
我以為,對待黃金,不必在意投資偏好的強烈程度,卻必須分析其持久性。或者觀察其在多大程度上是可以被替代的。這方面,中國政府主導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可能既是黃金價格的助力,也是最終的阻力。(東方早報)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