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冷戰後俄首逐美記者 索契冬奧臨近 媒體憂加緊打壓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1-15 14:23


正當俄羅斯為下月索契冬奧努力改善形象之際,俄國突拒絕一名駐莫斯科美國記者再次入境,等同驅逐,是冷戰結束以來首次。被逐記者懷疑事件跟俄國不滿其負面報導有關,令外界關注隨著索契冬奧臨近,俄羅斯會加緊打壓傳媒。美駐俄大使發出正式外交抗議,要求俄方解釋。俄羅斯指該記者違反入境條例。

據香港《明報》報導,任職自由歐洲電台顧問的薩特(David Satter)去年9月起駐莫斯科。他上月到烏克蘭首都基輔採訪反政府示威,聖誕節當日到俄羅斯駐烏克蘭大使館領取簽證時,俄國外交人員向他讀出一段聲明:「管轄機關認為你進入俄羅斯聯邦境內是不受歡迎的。你已被禁止進入俄羅斯。」


英國《衛報》及《金融時報》稱,聲明中的「管轄機構」(competent organs)指的是俄羅斯情報機關聯邦國家安全局(FSB),這類措辭通常見於間諜案。美國駐俄大使向俄外交部提出抗議及要求解釋。

66歲的薩特表示,俄國今次是用對付間諜的手法對付記者:「不知出於什麼荒唐的理由,他們顯然視我為國安威脅。」《金融時報》稱今次驅逐涉及情報機關,「非常不尋常」。

但俄羅斯外交部昨稱拒發簽證只是因為薩特違反入境條例,指他去年11月未有即時按要求向入境當局報到,被莫斯科法院下令驅逐出境,又指薩特當時已承認控罪。

薩特猜測俄羅斯驅逐他,可能跟其質疑1999年莫斯科公寓大宅爆炸案有關。1999年莫斯科等3個城市發生連環爆炸,導致超過300人死亡。俄羅斯指是車臣武裝分子發動的,但薩特懷疑爆炸的黑手是FSB。薩特撰寫有關該爆炸案的書去年2月推出俄文版。俄羅斯記者波利特科夫斯卡婭(Anna Politkovskaya)及前特工利特維年科(Alexander Litvinenko)亦曾作出同樣指控,兩人最終被殺。西方一直質疑是普京下令滅口,但俄羅斯反指是西方抹黑。

薩特1976年至1982年間任職《金融時報》駐莫斯科特派員。共黨倒台後,他在1990年代初一度重返俄羅斯,去年秋再返莫斯科,出任自由歐洲電台顧問。該電台是由美國國務院資助的,在冷戰時代是美國中情局賴以對蘇聯及東歐共產國家發動宣傳戰。自由歐洲電台主席高斯(Kevin Klose)抨擊俄羅斯做法「毫無根據」,「違反言論自由及新聞自由」。薩特稱他本來計劃擴大自由歐洲電台的偵查報導。

俄羅斯今次驅逐美國記者,令外界吃驚,因為俄國近月正積極改善形象,釋放了多名被西方視為政治犯的人,包括前首富霍多爾科夫斯基(Mikhail Khodorkovsky)、在東正教教堂祭壇前表演「反普京歌舞」的女子樂隊Pussy Riot的3名成員,以及在北冰洋抗議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鑽油台而被捕的30名綠色和平成員。

《金融時報》稱,今次事件反映俄羅斯政府對海外形象愈來愈重視。薩特對《金融時報》說:「我認為政策改變了。俄政府過往試圖影響西方傳媒,現在則試圖加以控制。」俄羅斯的傳媒大部分為政府或親普京財閥控制。普京上月更將國營傳媒俄羅斯新聞社(俄新社)重組,併入一家名為「今日俄羅斯」(Rossiya Segodnya)的國際新聞機構,並由親普京保守派名嘴基謝廖夫(Dmitry Kiselyov)主理。基謝廖夫經常炮轟西方及同性戀者,言論偏激。1941年創立的俄新社雖然是國營,但其立場溫和客觀,是鮮有備受推崇的俄羅斯國營傳媒,亦是索契冬奧的官方新聞發布機構。俄國政府稱,「今日俄羅斯」將肩負向海外宣傳俄羅斯之責。觀察家稱,普京將俄新社重組,是進一步鞏固對俄國傳媒的控制。

俄羅斯的新聞自由一直為西方批評,不少俄國記者因調查黑幫或官員貪污案遇襲甚至被殺。至於外國記者,英國《衛報》曾稱,雖然西方駐俄記者沒有俄羅斯同行般危險,但報道時亦會小心。普京的財富、高官涉貪的指控、前特工利特維年科毒殺案都屬敏感題材。俄國去年在無國界記者(RSF)新聞自由指數中排名148。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