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林:中國股市已走火入魔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1-15 11:22
中國僅用8年時間發行了美國100年發行新股的數量,不可謂不是一個“奇跡”。但在這個奇跡背后,是億萬股民的嚴重虧損和血本無歸。
1月12日晚間,中國股市又發生了一起“半夜雞叫”事件。當晚,中國證監會緊急發布《關於加強新股發行監管的措施》,原定於今天(1月13日)發布定價公告的創業板新股迅速反應,匯金股份(300368,股吧)、東方網力(300367,股吧)、綠盟科技(300369,股吧)、恒華科技(300365,股吧)及中小板的慈銘體檢,宣布暫緩新股發行或推遲刊登發行公告,此前預計的發行時間表也將調整。
6年前,中國股市也曾發生過“半夜雞叫”事件。2007年5月30日,沉浸於股市泡沫浴中的股民挨了當頭一棒,中國證監會在當天半夜突然上調印花稅,股市急挫,創出了印花稅調整后的5個交易日內股指下行21%的周跌幅紀錄。之后,滬深兩市反復震盪,中國股市“政策市”三個字深深地烙刻在普通股民的心頭。
不過,此次“半夜雞叫”事件的對象並非針對股民,而是針對即將上市的公司以及相關券商。按照原計劃,這5家公司將於13日刊登發行公告,並進行網上路演;14日進行網上申購確定網上網下最終發行量。同樣,后續發行的公司也將依次推遲,何時重新開始暫無確實時間表。
事實上,此次ipo(首次公開發行)重啟后,中國股市迎來了有史以來最密集的新股發行潮,獲得證監會放行的新股共有50只,這些新股均在1月8日至21日的10個交易日里完成申購,平均每天5只新股發行。剔除暫緩發行的奧賽康(300361,股吧)外,申購的新股共有7只,下周a股市場將迎來ipo史上最大發行潮,33只新股洶涌而至。
然而,ipo的重啟,對股市的資金面帶來較大壓力。上周,首批發行的新寶股份(002705,股吧)凍結資金達553.88億元,我武生物(300357,股吧)凍資達到727.82億元,日均五只新股發行,滾動炒新資金對a股資金產生的分流不容小視。中金公司測算顯示,歷史上市場較熱時炒新資金規模有近萬億元,一般情形下也有3000億元到4000億元。
回頭看,2013年以來,盡管證監會致力於改革,狂推股市新政,但針對核心利益環節卻仍是雷聲大雨點小。給人的印象是,資本市場仍熊途慢慢。在股市“血雨腥風”中,我們看到更多的是,股民們如何在經歷了漫長的等待和忍耐后,信心被消磨殆盡,股指也伴隨信心的崩潰一路潰敗。
去年初,滬指以2212點開市,最高達2444點,跌多漲少,到1月13日,滬指已跌至2009點,擊穿2000點正指日可待。一年來,股指已累計下跌435點,股民們虧損累累,很多人由於采用“守倉”、“價值投資”、“以靜制動”等傳統做法,已虧去半壁江山,令人想到就痛不欲生,非常難過。
難怪許多股民都有很大的怨氣。一位股民認為,證監會的ipo新政說可以存量發行,這幾天發行的5只新股,就全搞存量發行,這不就是減持嗎?以前還有個3年禁售期,現在倒好,一發行就減持,這些股東對公司有信心嗎?這不正好說明公司質地到底如何了?
但證監會和上市公司對股民們的這些情緒並不感興趣。眾所周知,中國股市是全世界唯一的以公有制經濟為主的、國有公司為主的證券市場,盡管上市公司中民營企業為數不少,但從股數的權重比例來講,79%是公有制公司的股票。而且多數國有公司即使有效益,不想分紅,也不愿分紅。
還有,在中國股市的五大功能(融資功能;投資功能;長期風險短期化;集中風險分散化;轉化企業經營機制;鼓勵新興產業發展等)中的融資功能,是政府特別重視的。用匈牙利經濟學家亞努什?科爾耐的話說,這是“社會主義國家計劃經濟下的投資饑渴症”,在股市中表現得淋漓盡致。故新股發行、增發新股等是世界上最多、最快的之一。
一個突出的例證是,中國僅用8年時間發行了美國100年發行新股的數量,不可謂不是一個“奇跡”。但在這個奇跡背后,是億萬股民的嚴重虧損和血本無歸。況且,中國股市的泡沫已越來越大,而泡沫破裂的后果將是徹頭徹尾的股災。
因此,我們不客氣地說,中國股市已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也許有些人不一定同意這樣的說法,但有一點卻肯定的,“奧賽康事件”的爆發,將剛試水的ipo新政架上了“烤架”,今後證監會在實施這一新政中還會出現更多“半夜雞叫”事件,昨晚的“半夜雞叫”只不過一個開頭而已。(博客:邱林)
- 貿易戰再起 新興市場債券還能投資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