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居住證制今年有望納入立法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地下人防工程出租房安全隱患多,不少區縣已開始整治。晨報記者 李木易/攝
交通擁堵、人車搶道、尾氣熏人,提到“城市病”,市民恐怕第一反應就是交通問題了。在這次治療城市病的4條深化改革政策里,“完善交通治堵”機制赫然在列。實際上,這些年為了治堵,北京(樓盤)沒少下工夫,而今明兩年,更多細化與創新的舉措即將出臺。
另外,過快膨脹的人口規模,給特大城市帶來一系列管理難題,從資源到環境均不堪重負。這次的深化改革“首都篇”也對人口調控機制作了部署。
今年立法 居住證有望納入計劃
原文:落實中央關於“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的要求,科學制定人口總量中長期調控目標,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多種手段,完善以業控人、以房管人、以證管人等人口調控措施。落實人口調控屬地責任。實施居住證制度。
解讀:北京晨報記者注意到,“實施居住證制度”這一明確提法,無疑意味著北京的居住證管理將結束長達數年的摸底、調研與論證準備,進入真正的落地階段。
2013年5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出臺居住證管理辦法,分類推進戶籍制度改革”。上海(樓盤)、深圳(樓盤)、廣州(樓盤)等城市則相繼出臺了居住證制度。
上海2013年7月實施《上海市居住證管理辦法》,采取積分制,持證人可享受子女教育、社會保險(放心保)、住房、基本公共衛生等公共服務待遇。
相比上海等地,北京的準備工作稍顯漫長滯后。北京晨報記者注意到,早在2009年12月的北京市政協“新城人口問題”重點督辦提案座談會上,市綜治辦相關負責人就曾透露,北京市流管辦和市公安局已開始采集流動人口與出租房屋的資訊,並將其納入了第二年的立法調研項目。2010年起將啟動推廣帶有資訊、服務功能的居住證。
2012年的北京黨代會上也提出,要積極探索實有人口服務管理措施,推行居住證制度。公安機關為了居住證制度的推出,正在進行全市實有人口的全覆蓋調查,為居住證制度奠定基礎。
北京市法制辦在2012年政府立法工作計劃新聞發布會上也曾透露,北京居住證管理當時有一個大的框架,涉及居住證管理、與暫住證制度的區別、取得的條件,在子女教育、社會保險、購買住房、考取駕照等問題上發揮哪些功能都在研究之中。
北京市居住證管理辦法目前仍處於調研階段。北京晨報記者昨日從相關人士處獲悉,居住證管理辦法有望列入2014年政府立法計劃。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