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tvb陷入中年危機 發展模式亟需求變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1-13 12:09
tvb靈魂人物邵逸夫雖然2011年已將自己手中的股份悉數售讓,tvb正式易主,但其溘然長逝仍對tvb造成了一定影響,1月7日,tvb股價下跌0.89%,收於50.15港元,這是tvb股價今年的第四次下跌。
中投顧問文化行業研究員蔡靈表示,邵逸夫是香港娛樂產業的標志性人物,其一手創辦的邵氏兄弟、tvb影響了幾代華人,同時也是香港娛樂業的縮影。邵逸夫逝世之后,tvb何去何從,香港娛樂產業又將如何發展值得深思。
目前tvb藝人、導演流失嚴重,而新人尚未成氣候,正處青黃不接之際。經紀人業務作為tvb的核心環節,人才凋零對tvb今後發展極為不利。2013年tvb中期業績顯示其凈利潤出現負增長,倒退9%至7.7億元。相對大陸娛樂業而言,tvb頗顯疲態。現階段,大陸娛樂產業風華正茂,內生增長動力強大,而且享受到諸多政策紅利,相關概念股票在資本市場中受到投資者熱捧。
不得不承認曾經的電視臺大亨tvb已經陷入“中年危機”,從其內部管理,到所出品的電視劇作品都開始在走下坡路。tvb前期雖然培育了大批知名明星,劉德華、周潤發等國際影星均出自其中,但是tvb卻難以留人,藝人待遇較為苛刻,許多藝人成名之后便欲單飛,同時tvb在新藝人培育方面也較為滯后,形成了藝人斷層。明星制是tvb的一大法寶,tvb電視劇的高收視率明星效應功不可沒,藝人流失將對tvb造成沉重打擊。
此外,現階段tvb的電視劇制作路線與當前市場走勢格格不入。當前我國電視劇數量已經世界第一,但是精品缺乏,tvb在電視劇方面的態度只看收視率,電視劇質量達到70%左右即可。在這種思路下所生產出來的電視劇難以適應目前的市場環境。在香港,tvb電視劇或許仍是處於霸主地位,但以目前情況來看卻難以在大陸市場立足。香港電視劇市場的發展已經觸碰天花板,今後大力進軍大陸市場是必然之勢。事實上tvb也早已有此意向。2012年tvb移師北上,與上海文廣合作,成立tvbc公司。然而如果tvb繼續保持“七分即可”的制作態度,即使在大陸也未必會獲得較大發展。
近年大陸電視劇產業發展迅速,在質量方面有較大突破,精品劇紛紛涌出,例如《甄嬛傳》等。而且各大影視公司也聚焦電視劇業務,如為了強化電視劇業務,華策影視(300133,股吧)收購克頓傳媒,樂視收購花兒影視。華誼兄弟(300027,股吧)收購浙江常升等。在國內電視劇市場集中度不斷增強的同時,精品化路線也是這些影視企業的一致認識,粗制劣造的電視劇難以獲得市場青睞。
中投顧問產業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表示,tvb目前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為新藝人創造良好條件、走精品化發展道路、調整內部管理體制是其當務之急。tvb的發展現狀也折射出整個香港娛樂業的發展現狀,香港娛樂業當年的意氣風發之態正在逐漸消退。在人才凋零、市場飽和的情況下,香港娛樂業只有進行升級才能挽回市場。香港娛樂業之前一直走大眾化路線,但隨著大陸娛樂業的崛起,香港娛樂業需要與其定位有所差異。香港資訊發達,與國外接觸面較廣,在娛樂內容方面可以打破香港本土局限,使受眾向世界化蔓延。
事實上,大陸娛樂產業的薄弱環節是難以“走出去”,如電影《泰囧》在國內票房中名列榜首,但是海外票房成績卻怎一個“慘”字了得,這歸根到底是中西方文化差異使然。但香港在對外發展方面具有先天優勢,其文化包容性較強,相容西方文化,香港娛樂走向世界的難度相對較小,有許多港產電影在國外頻頻獲獎。香港娛樂和大陸娛樂一方面需要加強合作,形勢優勢互補,加快“走出去”步伐,向世界形成華語娛樂輻射;另一方面,二者需要各自發揮自身特色,打造不同市場定位。香港娛樂業和大陸娛樂業事實上是一個共同體,需要進行平衡發展。目前娛樂業的資金、人才等要素均向大陸娛樂業偏移,香港娛樂業只有通過轉型,才能增強對資金和人才的吸引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